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
习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
父亲
韦延才
父亲决定去一趟深圳。
父亲两个月前就想去深圳了。
父亲很早就听说深圳是个美丽的城市,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到深圳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他觉得那个城市再好,也只能是别人的城市,他只要种好他的两亩地,他这一生就算是平稳了,也无憾了。
然而命运就是捉弄人,父亲晚年平静的生活被一个意外打破了,确切地说那是他人生里的一个大悲痛——父亲的大儿子,我哥,因病去世了。
大哥是在深圳去世的。
大哥最后没能看一眼含辛茹苦养育他的父亲,也没能看到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就匆匆走了。
这个噩耗从深圳传来,我们一家人都无法接受。
父亲听了走回他的房间,沉默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出来。
大哥去深圳打工已经十多年了。
每年大哥都要回来一趟,看看老父亲,每次回来,都带上大包小包的东西,说是给父亲补补身子。
父亲对那些东西没有兴趣,每次都告诉大哥,下次回来,不要再带那些东西了,只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他就高兴。
但大哥每次回来,还是少不了孝敬父亲的礼物。
大哥今年春节回来的时候,还是带回很多的东西,有健身的酒,有补体的人参,有暖和的衣服。
父亲也没有多看,他盯着大哥看了一会,说:工作不要那么拼命,干不下去就回来,家里还有两亩薄田呢。
从父亲的话里,我发现大哥比去年消瘦了,估计在那里干得太累了吧。
大哥只是笑笑,说:没事儿。
想不到半年之后,大哥就走了。
大哥是被癌症夺去生命的。
大哥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对于大哥的不幸,有人说大哥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职业病,甚至有人说是死于安全事故。
对于这样的猜测,我也产生了怀疑,怀疑大哥的死是不是真的跟他的工作有关。
后来了解到的事情,使我的怀疑更加深了。
听说大哥在住院期间,他所在的公司给了他一笔医疗费,公司又发动员工捐款。
可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大哥的生命,大哥住进医院没多久就不治了——原因是大哥的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那时候父亲是想亲自到深圳去处理大哥的后事的,但考虑到父亲内心的悲痛和他的身体状况,在我们的一再阻止下,父亲才没有去深圳。
两个月后,父亲决定要南下了。
任我们一再劝说,父亲就是一个死理,非要到深圳去不可。
父亲说,不那样他的一生都会不平静的。
我们无法说服父亲,也不知道父亲去那里到底为了什么。
我和父亲登上了南下的客车。
父亲看似平静,但我的心里却是波涛滚滚。
面对失去儿子的城市,面对太多猜不透的死因,刚强的父亲会做出些什么呢?我无法预测。
一如我所预料的,在大哥工作的那间公司,我们没有顺利地见到经理。
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我们才见着经理。
经理对两个月前他公司失去的那名员工还隐隐有些印象。
经理安慰了父亲一番,然后就把他的秘书叫了来。
经理让他的秘书到财务那里支两千块钱给我父亲。
父亲听了,站了起来,摆了摆他那双有点干枯的手,说:经理,我来深圳不是向你要钱的。
经理看着我父亲,一时不知说什么。
这时,父亲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色塑料袋子,慢慢地解开。
那是一沓崭新的票子。
看着父亲的举动,我惊呆了。
经理也愣愣地看着我的父亲。
父亲上前几步,把那沓票子递给经理:这是你们工人给我孩子治病捐的款子,现在用不着了,请你转给他们,并转达一个父亲对他们深深的谢意。
父亲说完,向经理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看着父亲深深弯下的脊梁,我的心一颤,眼里饱含着泪水。
我们走吧。
父亲拉着我的手,说。
从他那平静的声音里,我知道,现在的父亲心里一定是很平静的,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3.小说用不少的笔墨写大哥的有关情况,有何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独到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
(18分)
寻找目击证人
陈凤群
警察同志,我被打劫了!女人一进门,便抛过来一句话。
女人瑟瑟地坐到我的面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盛满遭劫了的觳觫。
“歹徒抢走了我身上所有钱物,还企图劫持强奸我!看,我挣脱时被剐了一刀!”女人撸起衣袖,给我看她手臂上的刀伤。
伤口有一指多长,红红的划痕血迹斑斑。
处理好伤口后,我对女人温言软语安慰了一番。
在我的安抚下,女人断断续续讲述了遭劫的过程。
女人是附近梅园工业园区一家制衣厂的工人,这天晚上临时加班,九点钟下班行至福惠路时被一个蒙面歹徒抢劫了。
从警校毕业来到这个五里岗警区工作三个月了,这是我接到的第一单报案,心里有些兴奋有些紧张。
三个月来天天在警区猫着没有用武之地,都快把我憋疯了。
录完口供后,我跟女人要了联系电话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急匆匆赶到案发地点勘察现场。
这是一个城乡结合部地段。
福惠路接壤洛城城区和梅园工业园区,是梅园工业园区员工来往洛城的必经之路。
女人上个月才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在洛城租了房子,每天往返园区和出租屋之间。
福惠路没有电子监控,附近住的都是一些在洛城工作的低薪阶层。
女人说福惠路偏僻,晚上过了九点就很少有人走动了。
园区晚上极少加班,没想到这次临时加班就出事
了。
我来回巡视着路面,脑海跳动着女人说的这些话,试图发现什么遗漏。
几个来回后,我失望了。
这条一百来米长的福惠路在曛黄的路灯下一览无遗,根本找不到女人说的挣扎中被歹徒扯断的白色珍珠项链。
我心里很懊恼。
这是一个反侦察能力很强的对手,对园区很熟悉,作案后把路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遗留下一颗珍珠,连块纸屑都没有。
望着一览无遗的福惠路,我的心渐渐收紧了。
五里岗警区是“治安模范警区”,何况这是我接的第一个案子,得拿出成绩让大伙瞧瞧啊!
现场找不到任何线索,只有寻找目击证人了。
女人说那晚只有她一个人在福惠路,没有其他人走动,但园区门前驻扎着流动商贩卖快餐、水果什么的,不少员工下班后喜欢往小摊跑,那晚光顾小摊的员工中说不定就有目击者。
次日一早,我来到梅园工业园区,跟各厂区厂长沟通案情。
“歹徒竟然这么猖狂在我们园区门前作案,在我们眼皮底下打劫我们的员工!我们一定尽全力配合警察同志调查案情!”听了我的汇报,厂长们神色凝重,说马上召开员工大会,寻找目击证人。
很快,信息反馈回来了。
整个园区两千多名员工,竟然没有一名员工注意到那晚有人打劫!梅园工业园区没有目击者,我把目标转向福惠路一带的住户。
苍茫夜色,说不定哪扇窗有双眼睛哪扇门有个身影无意间就瞥见了打劫。
当晚,我早早扒拉完饭就急匆匆赶往福惠路,挨家打听。
四十五户走下来,已经十二点了。
夜沉沉,我的心情也沉得如这黑黢黢的夜空,别提有多气馁了。
女人遭劫的时间正是万家灯火时,然而这四十五户人家都说不知道没看见。
从福惠路一带住宅区寻找目击证人没指望了,我唯有在这个被打劫的女人身上寻找线索了。
第二天上班,我翻出女人的口供录音,反反复复地听,希望能捕捉到被我疏忽的哪个细枝末节。
可是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了,也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我找来女人的手机号码打过去,女人关机了。
我一个电话拨到女人就职的那家制衣厂,被告知女人没来上班。
一个问号在心里扩大,我坐不住了,决定上女人出租屋一趟。
房东是个五十开外的胖女人,听了我的来意后很惋惜地告诉我女人半小时前就退租了,说女人到洛城公墓去了。
我来不及说声“谢谢”,骑上摩托风驰电掣般赶往公墓。
女人对我的到来很平静,不惊不诧,似乎早就料到我会找到这儿。
燃尽最后一张冥钱后,女人开口了:里面的人是我丈夫。
五年前,丈夫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
一天晚上,丈夫到福惠路散步遇上了打劫,一个蒙面歹徒劫持了两名女工企图强奸,是树丛的抖动惊动了丈夫。
丈夫和歹徒进行了搏斗,歹徒捅了丈夫一刀后仓皇逃离现场。
等到工友们闻讯赶来时,丈夫已经不行了。
梅园工业园区给丈夫开了追悼会,把丈夫葬在了洛城公墓。
每年的清明我都要不远万里赶来给丈夫上一炷香。
第一年,坟前摆了很多花。
丈夫乐善好施,我知道是丈夫生前帮助过的工友和那两名女工来过。
第二年,坟前的鲜花零零星星的。
我想是那两名女工献祭的吧。
第三年,坟前没有花。
我想大家都很忙吧,抽不出时间。
第四年,坟前没有花。
第五年,坟前没有花。
长眠异乡,一年到头,没有人来看丈夫一眼啊!丈夫该多么孤单啊!我来到洛城来到梅园工业园区打工,问了许多员工,竟然没有人知道五年前发生在福惠路打劫的事,于是我导演了这场打劫,希望唤起一些人的记忆,可是情形让我失望了。
女人幽幽说完,回头看了我一眼,警察同志,我报的是假案。
从你站在我面前那刻,我就知道你已经破案了。
好了,我可以跟你走了。
看着女人美丽的大眼睛泪光莹动,我说,你走吧,回去好好生活!搁下这句话,我大踏步走下山去。
你知道我被打劫那天是什么日子吗?是感——恩——节——
(选自《黄河文学》2010年第3期有删改)
5.请分析小说题目“寻找目击证人”的多重含义。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中两次写到了女人的眼睛,请分析这两次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18分)
盯着雨靴的人
哲·仁勤
多年以来,镇中学数学老师查戈德尔的梦想是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
一到雨天,他就会看到校长夫人还有土产店老板巴拉丹的妻子,穿着锃亮的雨靴从屋里进进出出。
雨靴是橘黄色的,靴口上印着漂亮的花纹,真是让人羡慕。
每当看到她们穿雨靴,查戈德尔就瞧不起自己。
他想,人家有好几双雨靴换着穿,我却连一双都没有。
如果有一天,我能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哪怕是一双最普通的雨靴,就能在别人面前昂首挺胸地走路了。
再下雨时,也不会因为怕弄湿鞋子,而在泥泞里蹦来蹦去,找干地方了。
他简直害怕下雨。
每当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读《雨》这一课时,他就听不下去,总是悄悄溜掉。
去年大旱,人们都在为田里的秧苗就要枯死而着急,他的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舒坦。
查戈德尔多年以来的梦想,就是不管什么颜色、什么质地,只要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便可。
特别是中午那会儿,黑云密布,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水一样蔓延开来时,他的脸色也会跟黑云一样阴沉起来。
他不知如何对付这难熬的雨天。
学校大门口的地面,是条土路,雨天自然就和成稀泥了。
他为此专门去找学校的后勤主任,提供解决的方案。
“抹上水泥或铺些煤灰吧。
”
“好的,好的。
我会向上面汇报的。
”
唉,怎么说呢?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是老样子……一下雨就……特别是雨后的中午……
又下雨了。
这次查戈德尔不打憷了,希望雨下得越大越好。
他穿着崭新的黑雨靴与同事们有说有笑地走在校园里,学生们看着他的新雨靴,指指点点的样子很让他开心。
一声惊雷,查戈德尔从睡梦中惊醒。
唉!又是雨,他没有忘记叹息。
查戈德尔所在的办公室里,除了一个代课的老头之外,就数他还没有雨靴。
老头身体不好,老伴又常年卧病在床。
如果这老头也穿上雨靴了,就只剩查戈德尔一个人没有雨靴了。
查戈德尔真怕代课老头不知哪天穿着雨靴走进办公室。
自从他那天听说老头已经向学校递交了辞
职报告之后,他想,要是再不赶紧买一双雨靴的话,简直没法活下去了。
没过几天,学校放假了。
对于查戈德尔来说似乎可以松口气,但是拥有一双雨靴的想法仍旧不分白昼黑夜地折磨着他。
学校快开学了。
查戈德尔拮据的生活,这时也稍微宽裕了一点。
他决定与妻子商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买一双雨靴吧。
星期天下雨的话你穿,其他日子下雨,我穿。
”
两人就这样说好了。
终于,这两个可怜的人拥有了一双属于他们自己的雨靴。
查戈德尔的老婆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妇女,找了份给人家看孩子的临时工作,自己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从明年起就一个接着一个都要上小学了。
雨靴是买了,雨却没有下。
一周以来,查戈德尔盼望着瓢泼大雨。
他已等不及开学了。
终于开学了。
查戈德尔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雨后穿雨靴上班的情景。
可是老天爷偏偏跟他作对,每天都晴空万里,金灿灿的阳光明媚地照耀着大地。
最终还是下雨了。
这雨浇得查戈德尔心花怒放。
第二天,乌云散去,艳阳高照。
查戈德尔穿上雨靴,急忙往学校走去。
路上,与偶遇的同事攀谈起来。
“这雨下得真好!”
“就是,空气多清新。
”
“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好处啊!”
说话间,查戈德尔不忘观察人们的眼神,他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自己脚上的变化。
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已经穿上了雨靴。
这一瞬间,查戈德尔心里盘桓多日的苦闷连同刚才的那股喜悦心情,顿时化作泡影,思绪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空瘪了下来……
(选自《意林》2011年第7期)
9.文章多处用了对比的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插入查戈德尔穿新雨靴的梦境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的版本将此文的题目定为“雨靴”,与“盯着雨靴的人”相比,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请立足文本,说明理由。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查戈德尔好不容易穿上的雨靴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说明了什么?查戈德尔的这种经历对你有怎样的启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1)不能亏欠别人(或: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
(2)这是父亲做人的原则,表现父亲善良质朴的品行。
(注:答出一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参考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通情理、本分、善良、朴实的父亲形象。
他关心子女,期盼合家团圆,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懂得感恩。
(意思对即可,共4分)
3.参考答案:第一,烘托(衬托)父亲:①大哥是个孝子,说明父亲给他的良好影响;他的去世对父亲是个沉重的打击。
②大哥的死还有疑问,父亲有理由前往深圳了解真相。
③表现父亲对子女的关爱。
④表现出父亲的质朴和崇高的品质。
第二,充分铺垫,使情节的发展更符合生活逻辑,使结尾父亲还钱的举动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意思对即可,两个方面各2分;第一方面,四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答对两个要点即可给2分)
4.参考答案:(1)悬念迭出,使人以为父亲去深圳是质疑儿子的死因,找人要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扣人心弦。
(2)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小说直到最后,才点明父亲去深圳的动机,引人深思,使父亲的形象更丰满高大,深化了主题。
(要点2分,举例分析1分;每条3分,共6分。
考生如果从表现手法方面作答,如对比、插叙、侧面描写等,不给分)5.参考答案:①“我”为女人被劫一案寻找目击证人;②女人寻找丈夫当年见义勇为时的见证人;③人们在共同寻找失去的正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6.参考答案:第一次:通过写眼睛表现女人遭劫后的恐惧,突出了眼神中的渴求。
第二次:通过写女人“泪光莹动”的眼睛,表现出她对现在的人们正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失望。
(本题考查对人物特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每点2分)
7.参考答案:①丈夫当年的壮举;②当时被救助者的感恩之心;③人们内心曾经有过的正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8.参考答案:示例一:对这种做法表示赞同。
女人这是在用她所特有的方式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正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方式比起空洞的说教更为形象生动,影响力更大,效果更好,当然她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示例二:对这种做法表示反对。
女人的做法虽是出于无奈,但这样做无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言语的表达是更为经济的方式;同时如此的兴师动众,也会给他人带来恐慌情绪,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9.参考答案:面对大旱,别人的着急与查戈德尔的舒坦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因为干旱用不着穿雨靴而庆幸的心理。
梦境中别人对他雨靴的关注与现实中没有一个人注意他的雨靴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人物心里的失落。
有雨靴前他对雨天的害怕与买雨靴后他对下雨的渴盼形成对比,突出人物急于炫耀的心理。
(写出对比的内容给2分,结合对比分析人物心理给2分,写其他对比内容言之成理亦可)
10.参考答案:写出了查戈德尔对于新雨靴的渴盼;与下文真的穿了雨靴后没有人关注形成对比;使情节具有起伏感。
(答出2点给3分,答出3点给4分)
11.答案:示例一:以“雨靴”为题好。
“雨靴”是贯串情节始终的线索,小说围绕这一线索设计了查戈德尔梦想拥有一双自己的雨靴,查戈德尔终于拥有了一双雨靴,查戈德尔穿上雨靴后却得不到人们的关注而深感失落等情节。
以此为题不仅能突出线索,而且能向读者提示文章的核心情节内容。
示例二:以“盯着雨靴的人”为题好。
首先,以此为题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心理。
“盯着”二字生动地写出了人物对拥有雨靴的渴望、执著,而渴望度越高最终带来的心理落差也越大。
其次,以此为题可以形成悬念,吸引读者主动去探究人物之所以“盯着”雨靴的原因。
(写明观点1分,具体分析3分)
12.参考答案: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查戈德尔脚上的变化,这说明查戈德尔此前因为雨靴而产生
的种种苦恼、自卑、煎熬的心理都只是作茧自缚,没有雨靴而低人一等、有了雨靴就会被别人另眼相看等感觉都是自我臆断而产生的。
启示:略。
(答出第一问2分;启示能结合文本2分;有分析且表达流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