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生物优生强化训练题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 32 32 32 32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产生 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D.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12 分)某果蝇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观察该果蝇某器官装片;发现如乙、丙所示的 细胞,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丙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乙、 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的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与甲→乙过程相比, 甲→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 是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 W,白眼 w)位于 X 染色体上,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 若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白眼个体,则是亲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在 进行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出错所致。 14.(20 分)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过 程未经人为调控。 A 细胞到单核细胞、 血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 PU、 GATA 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调控因子,请据图回答有关 问题: (1)在图中所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②中, 染色 体数目的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与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差异的主要体现时期是____________。 (2) 在过程①和②中,伴随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有 ________( 填 数 字 ) , 发 生 过 程 ① 的 原 因 是
A.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为甲→丙→戊→丁→乙→己
B.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丙、丁和戊 C.若在戊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则形成的 4 个子细胞都异常 D.戊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存在 2 条 Y 染色 体的可能 7.研究发现,实验室培养的抗体可激活骨髓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生长,最终将骨髓干细胞 (通常会发育成白血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即将成熟的脑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A.骨髓干细胞能被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骨髓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中的 mRNA 不完全相同 D.若骨髓干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增殖方式不变 8.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图 1 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图 2 为其分裂某时期的状态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 3→2→1→E→F→G→H, A 与 B 的比值越大,就越适合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 B.D 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它是使细胞中遗传物质有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可能会导致 C 过程的出现,且起作用的时期应为 E 时期,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 G 时期 D.图 2 对应的时期是图 1 的 G 时期,该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9.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昆虫(AaBBDd)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 mRNA 含量和每条染色体中 DNA 分子数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图甲细胞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图乙中的 b 或 d 时期 B.图甲细胞有 2 个染色体组,处于图乙 e 时期 C.图乙 c 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前期 D.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0.在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细 胞凋亡的关键因子 Dnase(酶)和 Caspase(酶)被激活, Dnase 能切割 DNA 形成 DNA 片段, Caspase 能切割相关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Dnase、Caspase 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B.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均能表达机体固有的凋亡相关基因
2பைடு நூலகம்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与细胞质 DNA 平均分配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出现 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2.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解离和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开,成为一层 B.制片时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后,要加一滴清水,清水可以用盐酸代替 C.龙胆紫和醋酸洋红都属于碱性染料,染色便于辨认染色体 D.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如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 a 时期 B.b 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a 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染色体与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在 b 时期发生 D.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其发挥作用于 a 时期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动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重要的生命现象,以下仅存在 于有丝分裂而不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A.分裂间期的 DNA 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合成 B.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一个细胞周期 C.联会后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交换 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其 80%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实验表明,将 2 cm 长的涡虫切成 200 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涡虫体内组织中干细胞的比例较高 B.涡虫生活史中的细胞增殖方式都属于有丝分裂 C.离体涡虫切块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D.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利于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 6.下列各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癌细胞结构改变,可能无法识别凋亡诱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程序 D.吞噬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吞噬凋亡小体后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其分解 11.用 P 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P 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 P 标 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 P 标记的 DNA 分子数分别是 () 12.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 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 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 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X X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产生 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D.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12 分)某果蝇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观察该果蝇某器官装片;发现如乙、丙所示的 细胞,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丙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乙、 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的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与甲→乙过程相比, 甲→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 是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 W,白眼 w)位于 X 染色体上,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 若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白眼个体,则是亲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在 进行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出错所致。 14.(20 分)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过 程未经人为调控。 A 细胞到单核细胞、 血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 PU、 GATA 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调控因子,请据图回答有关 问题: (1)在图中所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②中, 染色 体数目的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与植物 细胞有丝分裂差异的主要体现时期是____________。 (2) 在过程①和②中,伴随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有 ________( 填 数 字 ) , 发 生 过 程 ① 的 原 因 是
A.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为甲→丙→戊→丁→乙→己
B.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丙、丁和戊 C.若在戊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则形成的 4 个子细胞都异常 D.戊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存在 2 条 Y 染色 体的可能 7.研究发现,实验室培养的抗体可激活骨髓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生长,最终将骨髓干细胞 (通常会发育成白血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即将成熟的脑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A.骨髓干细胞能被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骨髓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中的 mRNA 不完全相同 D.若骨髓干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增殖方式不变 8.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图 1 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图 2 为其分裂某时期的状态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 3→2→1→E→F→G→H, A 与 B 的比值越大,就越适合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 B.D 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它是使细胞中遗传物质有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可能会导致 C 过程的出现,且起作用的时期应为 E 时期,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 G 时期 D.图 2 对应的时期是图 1 的 G 时期,该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9.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昆虫(AaBBDd)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 mRNA 含量和每条染色体中 DNA 分子数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图甲细胞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图乙中的 b 或 d 时期 B.图甲细胞有 2 个染色体组,处于图乙 e 时期 C.图乙 c 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前期 D.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10.在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细 胞凋亡的关键因子 Dnase(酶)和 Caspase(酶)被激活, Dnase 能切割 DNA 形成 DNA 片段, Caspase 能切割相关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Dnase、Caspase 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B.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均能表达机体固有的凋亡相关基因
2பைடு நூலகம்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与细胞质 DNA 平均分配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出现 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2.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解离和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开,成为一层 B.制片时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后,要加一滴清水,清水可以用盐酸代替 C.龙胆紫和醋酸洋红都属于碱性染料,染色便于辨认染色体 D.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如图表示某植物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 a 时期 B.b 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a 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染色体与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在 b 时期发生 D.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其发挥作用于 a 时期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动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重要的生命现象,以下仅存在 于有丝分裂而不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A.分裂间期的 DNA 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合成 B.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一个细胞周期 C.联会后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交换 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其 80%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实验表明,将 2 cm 长的涡虫切成 200 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涡虫体内组织中干细胞的比例较高 B.涡虫生活史中的细胞增殖方式都属于有丝分裂 C.离体涡虫切块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D.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利于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 6.下列各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癌细胞结构改变,可能无法识别凋亡诱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程序 D.吞噬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吞噬凋亡小体后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其分解 11.用 P 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P 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 P 标 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 P 标记的 DNA 分子数分别是 () 12.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 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 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 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