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需求面创新政策扩大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OECD(需求面创新政策》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4-9146(2013)05-0004-03
完善需求面创新政策
扩大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OECD 《需求面创新政策》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彭春燕[基金项目]北京市软科学计划课题(Z121100005812023)
收稿日期:2013-03-21;修回日期:2013-04-21
作者简介:彭春燕(1976-)女,黑龙江伊春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创新政策研究,E-mail :pengcy@ 。
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创新战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OECD 于2008年启动了关于需求面创新政策的研究项目,并于2011年5月正式出版了《需求面创新政策》报告。
这一报告系统总结了需求面创新政策理论,并介绍了OECD 各国政策实践的经验及所遇到的问题。
其中许多战略思想、政策措施、政策工具等值得借鉴,将为我国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需求面创新政策成为政策实践的重要方向
需求面创新政策就是指通过为创新增加需求、改善促进创新吸收的条件,提高对市场需求的认知等途径,刺激市场的出现或重构新的市场。
需求面创新政策的目的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加速实现创新扩散。
尽管需求和市场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早已经存在,但需求问题之所以受到当前多个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背后体现的创新需求和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OECD 各国在健康、安全、人口老龄化和环境等领域的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强烈,希望通过需求面政策来激励创新,从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报告表明,OECD 成员国的需求面创新政策大多应用在那些单靠市场机制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领域(如健康、环境),或在私人和公共力量相互作用的领域(如能源供给、交通)。
在这些领域,很多国家所采用的需求面政策降低了市场风险,避免了过度分散,在不损害竞争的前提下有效地拉动了需求。
原有的线性创新模式是从
一项发明、发现或者革新活动开始,依次经过研发—实验发展—应用开发—中试—小试—市场化—大规模应用。
基于价值链的创新扩散,是由价值链、知识网络和创新系统连接在一起,由创新者、供给商、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参与完成的创新活动,在这个价值链内,不同的参与者都在寻求价值最大化。
供给与需求两
*. All Rights Reserved.
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快速。
需求面创新政策通过不断激励和创建新的需求,推动创新扩散,促进研发端与使用端的信息交流和互相影响。
一旦新的技术占领了市场,就被赋予“领先市
场”的特征,领先市场可以为研发企业创造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能够成为市场先行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并不单独由技术优势引起,还受包括竞争者、消费者和政府规定等市场因素的影响。
其他国外市场对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等都可以影响到领先市场的形成。
需求面创新政策具有多种形式
OECD 成员国从政策战略、政策框架上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需求面创新政策。
主要包括:公共采购、
政策法规、标准政策、消费者政策、用户导向型创新计划以及“领先市场行动计划”等。
各国的创新政策用以促进知识资源与商业需求的整合与转化,通过促进知识应用,实现产业需求与公共研究(供给)的匹配。
一方面,实施需求导向的科研计划,从研发源头实现产学研联合开发。
另一方面,促进公共研究部门对企业的创新服务,加快公共研究部门的知识扩散。
各国的创新政策还用于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降低企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缩短技术转化的时间。
其中利用公共采购政策促进创新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成熟的政策工具。
第一个层面是在常规性公共采购中,将与创新相关的标准纳入到采购过程中,通过大规模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来淘汰落后、引导全社会的创新活动。
第二个层面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战略性采购中,对特定的技术或服务进行公共采购。
采购的目的是满足政府交通、国防、健康等公共需求,采购的内容是尚不存在的产品、服务或系统方案,促进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对创新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个层次是直接对研发的采购,也就是在研发的前商业化阶段进行采购,填补企业研发初期的资金不足和研发后期的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各国的政策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是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购买其发展中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保证。
各国政府还致力于营造以创新为导向的政策环境,间接地激励和促进创新的发展。
一是合理设立和调整技术标准,引导新的技术需求,促进技术进步。
二是利用健康、安全、环境等限制性法规,对创新性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三是实施领先市场战略,采用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培育和发展新的产品和市场,支持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另外,许多国家还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消费者的创新需求。
需求面创新政策实施需要科学的设计
与供给面创新政策相比,需求面的创新政策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和试行的阶段。
许多OECD 国家政府加强对创新政策的有效评估,最大限度扩大政策计划的正面影响,同时尽量缩小对市场的干扰。
由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复杂互动,需求面创新政策遇到一系列的挑战。
创新活动的本质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面临巨大风险。
政府为
了拉动预期需求,需要实施具有预见性的政策措施。
虽然通过监测国际市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发展,或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来提高对市场发展的监测和跟踪能力,但是预测市场发展依然是极为困难,且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同样可能面临政府失灵的困境。
另外,由政府主动驱动刺激技术创新,还可能受到原有技术的封锁和垄断。
政府需要做出对现有技术或是新兴技术创新的支持。
需求面创新政策与供给创新政策相比,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市
场机制,调动和协调政府内部、政府与私人部门、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各个参与者的利益关系。
需求面创新政策要求政府公共部门在推动创新过程中要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要求公共部门提高相关能力,加强组织协调。
.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我国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的启示
有研究证明,在国家或地区逾越温饱线、开始向全面
小康甚至富足阶段迈进过程中,社会公共需求增长率逐步高于社会总消费增长率。
在人均GDP 1000美元之上的发展期,社会开始了公共需求超速膨胀的扩张局面。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人均GDP 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
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为5432美元。
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令社会步入公共需求大幅度增长与深刻变化期,健康、交通、资源等公共领域对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
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运用需求面创新政策杠杆,拉动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仍处于动荡、调
整之中,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据统计,近10年来,印度、巴西、中国、韩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科技论文产出均有大幅度增长。
同时,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确定了优先发展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领域上来看,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美国、英国、日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重点领域高度相似。
可以预见未来的科技与产业竞争将更为激烈。
从OECD 国家的经验来看,这种竞争不仅是技术研发的竞争,更是“领先市场”的竞争。
只有先期启动新兴技术的市场,扩大领先企业的规模生产,才能够提升创新产品和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需要政府加大对新兴产业的需求拉动,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吸收和扩散。
需求面创新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充分重视和调动市场力
量的基础上发挥引导作用。
因此,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众多主体的利益协调问题。
这关系到需求面创新政策实施的成败与否。
首先,政府与市场的协调。
许多新的技术研发往往涉及到众多的中小企业,因此政策要从选择性政策拓展到普惠性政策。
其次,政府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
科技相关部门的协调中,还应包括行业部门、财政部门等与科技部门的协调;中央各部门的协调中,还应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协调;政府部门的协调中,还应注意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之间的协调。
就科技相关部门来说,我国政府科技经费多头配置,缺乏统筹协调,各部门的科技拨款载体大多是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的形式,存在重复配置和资源浪费现象。
因此,需要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科技管理部门在创新友好型需求政策的统筹协调能力。
除了整体的创新战略、政策框架外,推动实施创新的需求
面政策主要开发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拉动新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强化需求面创新政策,最为重要的是创新政策的工具和手段。
一方面,改革现有需求政策,增加创新导向。
如芬兰年度公共采购大概为320亿美元,2009年芬兰政府修订了“政府公共采购战略”,其中就包含促进政府采购创新的指导方针。
而2011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突破1万亿元,约合1600亿美元,是芬兰的5倍多。
更好地推行创新友好型的公共采购政策,将为我国技术创新注入更大的活力。
另一方面,根据创新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现有框架外的政策工具。
如,“创新券”“未来远期约定采购”等。
(责任编辑高远)
Perfecting Innovation Policies of Demand Side Expanding Market Demands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Inspiration of Report of OECD “Innovation Policy of Demand Side ”to China
Peng Chun-ya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Through expounding background,objects,tools and evaluation of implementing innovation policies of demand-side,the paper was summed up the active explorations of member states on the policy practice,and found that there were many important thoughts deserved by China,which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implementing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and accelerating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OECD;innovation strategy;innovation policy;demand side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