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制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水的分解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 水的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能说出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能判断简单的化学反应的类型;能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问题探究,进一步用观察、分析、概括的方法认识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水的分解和合成实验探究中,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水的分解和合成。

2、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3、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而分子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

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
所不同呢?
二、合作探究
1.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
学变化。

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电解水实验:
问题一:水通电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与电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

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是。

总结:
(1)电解水是化学变化在这个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2)水电解生成物质正极的氧气和负极的氢气,二节体积比是1:2。

【注意事项】
a、加稀硫酸溶液目的:
b、为什么实际实验中,H2体积往往大于O2体积的2倍?
原因主要有:
① O2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H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②电极材料消耗了部分O2
两电极处生成的气体经检验:正极的气体是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是氢气(H2),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电解水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种类体积可简单记忆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读法: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问题二: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变化的?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