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训练基地的分类及其规则-2019年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体育训练基地的分类及其规则
一、前言
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明确管理对象,通过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从而促进其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求得最大的管理效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训练基地的发展规模较快,数量逐年提升,总体而言,全国的体育训练基地大约有300 多个,其中包括我国的高原训练基地、冬季训练基地、单项体育训练基地等。
如果管理这些数量众多的体育训练基地,首要的是做到分类管理。
正所谓分类是管理的第一步工作,分类的前提之一是标准明确。
现在,对训练基地的研究大都只是在理论层次上进行探索和讨论,对训练基地现状的实践研究不够深入,定性较多,定量和实证较少。
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电子查阅法对我国体育训练基地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搜索,结合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同时综合考虑地理气候条件、基地利用率、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深入全面地了解我国体育训练基地的分类状况,为实现体育训练基地的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详实的依据。
二、我国体育训练基地的总体分类训练基地是为运动训练提供后勤保障,为了提供运动训练的根本的保证。
体育训练基地把运动员、教练员联系在一起,可以加深彼此了解,有利于教练员及时掌握运动员训练、实施训练调控与训练计划的调整。
我国体育训练基地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依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国家级训练基地,省、市、训练基地和地、市级训练基地。
国家级训练基地是指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或国家体育总局与省市、地市XX局共同投资兴建管理的体育训练基地;省级体育训练基地是指由各省XX局或者各省XX局与地方XX局共同投资兴建管理的体育训练基地;地市级训练基地是指由地方XX局投资或与企业公司共同兴建的体育训练基地。
一般而言,高层次的训练基地比低层次的训练基地的规模要大,训练基础设施要好,管理要严,后勤保障更到位。
(二)依基地包含运动项目划分按基地包含运动项目可分为单项运动一训练基地和综合训
练基地;单项训练基地只为各单项运动训练服务,具有独特性。
例如,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千岛湖皮划艇训练基地等,综合性训练基地更具全面性,能够为各项目的训练服务;北仑训练基地除了是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外,还是乒乓球、篮球训练基地。
不过,我国的体育训练基地中综合训练基地占的分量较多。
(三)依训练环境划分按训练环境和训练要求可分为高原训练基地、冬季训练基地
等,高原训练基地在我国的训练基地中典型代表之一。
随着近年来对于高原训练的研究不断深入,教练员对进行高原训练的效应越来越重视。
据统计在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游泳比赛奖牌(计93 块)获得者中,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美国弗拉格式塔夫高原训练基地训练过。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总数排在前8 名的国家(美、俄、德、中、
法、意、澳、古巴),在奥运会前都把运动员带高海拔较高的地方进行
了高原训练,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我国的高原训练基地中青海多巴、
云南海埂是最具代表性,并具有一定训练基础设施规模。
云南海埂在
春、秋、冬三季具有良好的训练气候条件,都能满足各运动项目进行。
例如,每年冬季各中国超级足球联赛俱乐部都把球队带到海埂进行冬
训,而青海多巴只在夏季具有良好的训练气候条件,中国游泳队和中长
跑队都把多巴作为体能训练的基地。
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主要分布在陕西
太白山、甘肃兰州、甘肃刘家峡、甘肃榆中、青海西宁、青海多巴、宁
夏西吉,这些地区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多,具有较好的训练环境和自然条
件。
而在吉林长白山、新疆天池,适合进行冬季项目的高原训练。
(四)依运动训练时间划分按运动训练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训练基
地和短期训练基地。
长期训练基地是指长期承担训练任务的基地。
国家
队长期训练基地主要有国家体育总局直属运动训练管理中心的训练基
地,设置的主要运动项目有:田径、体操、游泳、跳水、举重等各大运
动项目,青岛奥帆中心、千岛湖皮划艇训练中心等长期训练基地。
短期的训练基地有大庆乒乓球训练基地、上海莘庄田径训练基地等。
训练基地既是国家队的训练场所;同时又是管理该项目的全国发展中心。
这些基地是我国管理水平较高的基地,承担着我国长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
此外,我国体育训练基地除了以上的分类外,各省市也相应地建立
了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儿少体育训练基地等。
例如,河南漯河青少年
体育训练基地和温州儿少网球体育训练基地等,这些基地是为青少年儿
童创建的,为我国的体育后备人才做铺垫。
三、小结本文探讨了对我国数量众多的体育训练基地的分类问题,共总结了四种分类标准,即依据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法,依据训练基地所包含项目法,依据训练环境法,依据训练时间法这四种基本方法,并以此对我国共300 多个体育训练基地进行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