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陌中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姓名总分
一、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
1、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教师成长
D. 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7.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D )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恰当地组织教材
③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新课标》强调“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四基是指:( C )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
B.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C.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D. 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过程
9、《新课标》强调“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四能”是指( B )
A.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B.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D.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D )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含A、B、C
二、填空题
1、《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X )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V )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X )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X )
5、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X )
四、简述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据你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说说一节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1)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2)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3)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气氛和谐交流充分的课(4)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生成性的课(6)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
(7)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2、(10分)课程资源包括哪些?请列举10条。
(1)教科书(2)教师教学用书(3)学生课外用书(4)科技书刊(5)音响资料(6)教学软件(7)互联网(8)图书馆(9)实验室(10)校外的博物馆(11)科技馆(12)工厂(13)农村等
3、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四、论述题(23分)
1、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11
分)
答: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就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2、新课程中评价建议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怎样的区别?(12分)
答:评价目的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程评价的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坚持全面评价的取向,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
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来配合。
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
“评价建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课程评价主体上,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
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3、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学生为本?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
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或少数高材生。
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
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
当然,在保证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创造条件,满足那些有更多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
面向全体学生,这看似是一个很宏观很难驾驭的问题,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注意一些小细节来达到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效果。
中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还没完全成熟,所以很容易受教师行为的影响。
所以教师不仅要表扬和奖励成绩好的学生,更要鼓励成绩差的学生。
这样才能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4、结合教学实际说一说,你认为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20分)答:(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