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试卷(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数字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①曲线——城市人口总量
B.②曲线——人口死亡率
C.③曲线——人口自然增长率
D.④阴影部分——人口出生率
2.与图中Ⅳ人口增长阶段相符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B.巴西
C.德国D.朝鲜
下图为2005—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
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负数表示人口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图。

读图完成3~4题。

3.对2005-2010年部分省区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沿海省份人口净迁入B.四川人口净迁出
C.贵州人口增长率大于上海D.广东人口增长率大于浙江
4.图示人口变化,会带来()
A.北京交通拥堵加剧B.安徽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C.浙江农业人口大幅增加D.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读右图漫画,完成5~6题。

5.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变缓B.环境污染加剧
C.资源开发潜力无限D.环境人口压力大
6.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人口数量呈负相关B.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影响的首要因素是资源D.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读某城市空间布局变化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城市三个发展阶段的空间
布局。

据此回答7~8题。

7.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矿产
8.该城市空间布局从Ⅰ到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的发展B.国家政策的扶持C.矿产资源的开发D.城市
人口的增加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9-10题。

9.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
人口比重
10.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
合理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
又插田”,这是南宋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中描写的江南初夏时节的
农耕风光。

读芒种节气图,完成11~12题。

11.诗句中描述的“又插田”反映江南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水稻种植业
12.该图反映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水平低C.商品率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
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
香米新品种。

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

回答13~
14题。

13.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农业
技术
14.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B.提高粮食种植面积
C.发展农业技术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读右图,回答15~17题。

15.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16.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
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
17.下列工业地域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的是()
A.德国鲁尔区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C.中国辽中南工业区D.美国“硅谷”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该地种植业、桑蚕业、渔业及其它部门的产值比是()
A.50:10:40 B.40:50:10
C.40:10:50 D.10:40:50
19.对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B.机械化水平高
C.商品率低D.市场适应性强
下图示意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

读图回答20~22题。

20.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A.①B.②
C.③D.④
21.货物④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B.铁路
C.河运D.海运
22.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3.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
A.人类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的改进
B.大面积地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开垦草原和草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

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
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

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
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

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
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
工程农业。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24~25题。

24.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应大力推广()A.白色农业B.绿色农业C.彩色农业D.蓝色
农业
25.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
其布局应()
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
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
地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读我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图中①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8分)
(2)结合①、②两地土地荒漠化现状,为其防治土地荒漠化提出可行性建议。

(6分)
27.读美国本土主要粮食生产区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题。

(20分)
(1)①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②、③两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4分)
(2)图中①、②、③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简述其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

(12分)
(3)①区和②、③两区的粮食作物不同,其自然原因主要是的差异。

②、③两区的粮食作物收获季节不同,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的差异。

(4分)
28.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
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

该地盛行南风。

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8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