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章节题库(政治决策)【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章节题库
第十章政治决策
一、概念题
1.政治决策
答:政治决策,既可以指决策主体的政治决策行为,即形成政治决策的过程,也可以指政治决策行为的最终结果,前者一般称为动态政治决策,后者被称为静态政治决策。

作为动态的政治决策,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政治主体根据一定的形势,为达一定目标而进行战略选择;作为静态的政治决策,是政治决策行为的结果,是政治决策者经过综合选择判断后,最终采取的方案。

研究者往往更多的是在动态决策的意义上探讨政治决策。

总体来看,政治决策是政党、政府或政治领导人等政治主体在现有的信息状态下,经过信息评估和战略研判,对影响国家和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正式方案并执行和评估的过程。

2.政治决策者
答:政治决策者即政治决策的主体,是策划和进行政治决策的执行机构,也是整个政治决策过程的执行人。

政治决策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决策者的知识和水平。

政治决策者一般是国家政治机构或公共权力机构,这些是政治决策者中最主要的部门,领导者个人在政治决策中也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在现代发达国家,影响政治决策的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智囊机构;在中国政治决策的主体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政协机构、行政机关、智囊机构。

3.政治决策过程
答:政治决策过程,是指政治决策从最初的酝酿制定到最终颁布实施所经历阶段的先后次序,在很多政治政策的分析中.往往还将政策效果评估也纳入政治决策过程中。

政治决策大多会经历信息搜集、信息分析、战略研判、方案抉择和决策评估五个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政治决策的含义和类型。

答:(1)政治决策的含义
政治决策,既可以指决策主体的政治决策行为,即形成政治决策的过程,也可以指政治决策行为的最终结果,前者一般称为动态政治决策,后者被称为静态政治决策。

①作为动态的政治决策,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政治主体根据一定的形势,为达一定目标而进行战略选择;
②作为静态的政治决策,是政治决策行为的结果,是政治决策者经过综合选择判断后,最终采取的方案。

研究者往往更多的是在动态决策的意义上探讨政治决策。

总体来看,政治决策是政党、政府或政治领导人等政治主体在现有的信息状态下,经过信息评估和战略研判,对影响国家和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正式方案并执行和评估的过程。

(2)政治决策的类型
政治决策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①根据决策的形成过程,政治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政治决策和非程序化政治决策
a.前者大多是常规状态下的决策.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政治决策都是程序化政治决策;
b.后者是非常状态下的政治决策.往往在政治机构不健全或面临前所未有的突发事件
时使用。

②根据决策结果的可靠性,政治决策可以分为确定型政治决策、风险型政治决策和不确定型政治决策
a.确定型政治决策是指所有备选方案都是已知的,而且每种方案的结果已是可以完全预料的,决策者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只需在其中选择最优方案即可;
b.风险型政治决策是指在未来的决定因素中,对可能出现的结果不能作出充分估计的情况下,根据各种可能结果的客观概率作出的政治决策;
c.不确定型政治决策是:指既不能对未来结果作出充分估计,又不能推断每种方案的发生概率状态下的政治决策。

2.简述政治决策者。

答:政治决策者即政治决策的主体,是策划和进行政治决策的执行机构,也是整个政治决策过程的执行人。

政治决策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决策者的知识和水平。

政治决策者一般是国家政治机构或公共权力机构,这些是政治决策者中最主要的部门,领导者个人在政治决策中也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智囊团等辅助机构亦对政治决策有直接影响,因此也是政治决策主体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智囊团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具体而言,在现代发达国家,影响政治决策的主体主要有以下部分:
(1)立法机关
议会是西方国家的立法机构,也往往是主要的政治决策机构。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议会制度差异很大,但总体上看,重大的政治决策往往需经过议会的讨论和批准,这是共同的。

(2)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一方面会经常执行政治决策,但另一方面,它实际上已不仅仅是执行决策,同时也参与政治决策,甚至直接影响政治决策结果。

行政首脑实际上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有时甚至左右政治决策的发展。

(3)政党
在现代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现代政党制度,并形成了成熟的政党政治。

在政党政治背景下,各大党派虽然在大多数时候不直接参与政治决策,但政党仍会通过较为曲折的方式影响政治决策。

(4)智囊机构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专业性日益增强,政府机构往往难以对各个领域均进行深入研究,而智囊机构由于其专业性,满足了政府在分析和研判形势方面的需求,智囊机构自身也随之对政治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智囊机构的研究结果有时候能直接左右政治决策,因此也成为政治决策产生的实际主体之一。

3.简述当前中国的政治决策主体。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根本制度,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民意代表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的政治系统核心力量。

在这种政治架构下,政治决策的主体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明显差异,需要具体分析。

一般认为.当前中国的政治决策主体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机构、行政机关和智囊机构等。

(1)中国共产党
①虽然中国共产党不是权力组织或生产组织,自身也不谋求任何利益,但由于其是被宪
法确认的长期执政的唯一政党,因而其政治决策过程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中枢中,中国共产党实际上处于领导和核心地位,它对这一政治中枢的其他部分包括中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乃至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实现政治领导。

②历史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很多重大政治决策,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行酝酿,成熟后再推广实施的,这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而未获得党的认同的决策或党内未达成共识的决策,则往往难以出台。

此外,中国共产党的党内领导人员一般会同时在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域重要岗位兼任领导职务,直接影响这些领域的活动。

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决策的实际核心力量,在政治决策系统中处于总领地位。

(2)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是中国的立法机构,也是最高权力机构,事关国家和社会全局的重大决策,往往会经过全国人大的讨论和通过,因此人大具有在法律上的最高决策权。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因此,全国人大是中国的最高法定政治决策机构。

(3)政协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由于中国共产党经常通过政协渠道进行协商和听取建议,政协机构在政治决策中也有影响,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重要主体。

(4)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也是参与政治决策的重要主体,是参与政治决策的常规机构。

按照宪法规定,中国国务院具有广泛的职权,全面领导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事业。

可见。

国务院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决策权限。

(5)智囊机构
①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政治建设水平的提高,智囊机构的作用渐受重视,相对以往而言,智囊机构对政治决策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从重要文件的起草中可以看出。

党的十二大以来逐步形成了一种惯例,历届党代会和要作出重要决策的中央全会,都要委托中办、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小组等单位拟定一些重大研究题目,布置给全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各大高校等,这些都是中央决策极为重要的智囊机构。

②智囊机构还通过授课等渠道直接影响中央的重大决策,各智囊机构核心人物经常受邀为政治局委员等授课,讲课题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党建等各大领域。

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国智囊机构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在不断加深.影响更加多元化。

4.简述政治决策的原则。

答:政治决策是政党、政府或政治领导人等政治主体在现有的信息状态下,经过信息评估和战略研判,对影响国家和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正式方案并执行和评估的过程。

政治决策质量的高低,不仅受制于政治决策者的水平,也与政治决策中是否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直接相关。

政治决策中最主要的原则有民主化、科学化与程序化,其中程序化往往也放入科学化中进行分析。

(1)民主化
①民主化不仅是政治决策的内在要求,也是政治决策正确的保证。

民主化是决策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
a.政治决策往往较为宏观,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关乎各种利益群体,与社会各个层次密切相关,只有听取了各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决策才能增强合法性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