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五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五章循环结构
程序设计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第一节循序渐进
一、学习目的
.初步掌握计数循环、条循环两种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初步掌握简单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3.理解程序的循环结构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掌握计数循环、条循环两种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掌握简单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

2.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时安排
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二、学习指导
.计数循环语句
格式:FR循环变量=初值T终值STEP步长
语句组
NEXT循环变量
FR语句为循环说明语句,NEXT语句为循环终端语句。

FR和NEXT后面的循环变量必须相同。

初值、终值和步长都是数值表达式。

步长为1时,STEP可省略不写。

功能:根据FR语句说明设定的循环次数重复执行循环体。

其具体执行过程可用图-4-l表示。

图—4—1
其中循环变量超过终值的规则是:
步长为正,大于终值;步长为负,小于终值。

一般地循环次数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循环次数=INT/步长)+1
2.条循环语句
格式:DHILE条
语句组
LP
功能:当条成立时,执行D和LP之间的语句组,否则终止循环,转到LP语句的下一句执行。

3.计数循环程序设计关键是确定循环的次数和重复循
环的操作;条循环程序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循环的条和重复循环的操作
三、应用实例
.编程求1+2+4+8+16+……+2n的值
解:
此题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和式,加数为2的乘方,可考虑用累加求和的方法来计算。

设累加变量为s,加数为2,=…n。

构造一个关于的循环,重复执行s←s+2^,即可算出和式的值。

根据分析,可编程序如下:
INPUTN
LETS=0
FR=TN
LETS=S+2^
NEXT
PRINT“S=”:S
END
运行结果如下:
?63
S=1.844674E19
数列各项为2的0、l、2……n次乘方,即乘数始终为2的累乘积,可构造一个n次循环,用卜T*2累乘依次生成数
列各项,用S←s+T依次累加各项。

循环结束,其累加和s 的值即所求和式的值。

根据分析,可编程序如下:
INPUTN
LETT=1
LETS=T
FR=lTN
LETT=T*2
LETS=S+T
NEXT
PRINT“S=”;S
END
运行结果如下:
?63
S=1.844674E19
四、练习实践
.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
FRA=1T0
PRINTA,A*A,2^A
NEXTA
END
LET=1
INPUTA,B,
FRI=ATBSTEP
LET=*I
NEXTI
PRINT
END
①输入l,,1
②输入0,-l,-1 结果为:
结果为:
LETT=1
LETA=0
FR=lT0
LETA=A+T*
T=-T
NEXT
PRINTA
END
结果为:
LET=0
FRX=1T10
IF
INT=x/2THEN LET=+X
ENDIF
NEXTX
PRINT
END
结果为:
LETS=
LETX=2 DHILES<30 LETS=S+X*X
LP
PRINTS
END
LETA=l
LETB=l
D0HILEB<20 PRINT
A,B
LETA=A+B LETB=A+B
LP
END
2.根据题意,把程序填写完整
求1/2+2/3+3/4+…+99/100的值。

LETS=0
FRI=lT
LETS=
NEXTI
PRINTS
END
把输入的6个数中绝对值大于的数打印出来,并统计这样的数的个数。

LETT=0
FR=1T06
INPUTX
IF
THEN
PRINTX,
ENDIF
NEXT
PRINT“T=”;T
END
教学后记:
第二节小小统计员-----HILE—END语句
一、学习目标
了解HILE—END语句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HILE—END语句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HILE—END语句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

2.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时安排
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二、HILE循环结构HILE <条>
<循环体>END
注:<条>是终止循环的逻辑表达式,<条>应随循环的执行而变化,最终退出循环。

如:s=0
i=1
HILE i<=100
s=s+i
END
构成“死循环”——无终止的循环。

这时可用trl+Brea 终止其程序运行。

例1:如果我国工农业生产每年以12%速度增长,问多少年后产值翻一番:基值设为100。

(逐年计算产值,看是否达到200)
p=100
r=12
n=0
HILEp<200
p=p*
n=n+1
END
PRINTn;"ears","p=";p
END
例2:给出两个正整数,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算法:(辗转相除法)
、以大数作被除数,小的数n作为除数,相除后余数为r。

、如果r=0,则n就是最大公约数。

否则将
n=>,r=>n,重复。

程序及框图:
INPUT",n=";,n
r=Dn
HILE r<>0
=n
n=r
r=Dn
END
PRINT "最大公约数为:",n
END
例3:给一个整数n,判别它是否素数(质数)。

算法:判别n是否素数,只要将n被1~各数轮流作除数除,若都不被整除,则为素数。

若n不是素数,则n=n1*n2,而n1和n2中必然有一个大于或等于n的开方根,另一个小于或等于n的开方根。

即若n是非素数,则必然有一个因子小于或等于n开方根。

程序及框图:
INPUT "n=";n
=INT)
i=2
flag=0
HILEi<=ANDflag=0
ifnDi=0THENflag=1ELSEi=i+1
END
IFflag=0THEN
PRINTn;"是素数!"
ELSE
PRINTn;"不是素数!"
ENDIF
END
教学后记:
第三节大浪淘沙----D---LP语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条循环语句的结构
2.掌握条循环语句执行过程
3.知道条循环语句编程过程
4.掌握条循环的格式及执行过程。

能力目标:能够能读懂条循环程序并编写简单的条循环程序。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要想做成一事,应具备一定的条。

教学重点:条循环的格式,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循环执行的条,重复循环的操作。

教学方法:
提问法
学生讨论交流法
训练反馈法
练习巩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
求1+2+3+……+100的方法(计数循环)
二、引入新
求1+2+3+……到和大于1000为止,怎样求?叫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前面已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较为困难,于是引出新知——条循环,它就可完成此题。

格式:
D
HILE

语句组(循环体)
LP
功能:
当条成立(即为真)时,执行D和LP之间的语句组(即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转到LP语句的下一句执行。

流程图
例题一
统计某班某科考试成绩平均分
S=0
R=0
INPUTX
DHILEX>=0
S=S+X
R=R+1
INPUTX
LP
PRINT
S/R
例题二
求从1开始的自然数相加直到和大于1000为止。

S=0
X=1
DHILES<=1000
S=S+X
X=X+1
LP
PRINT“S=”;S
练习一
求在等式3□X826=□3X628里□中的最小值。

X=1
DHILE
X=X+1
LP
PRINT
END
练习二
年产值为1000万,若年增长率为8%,几年后产值翻上两番。

T=1000
N=0
DHILE
N=N+1
T=
LP
RPINT
总结
介于DHILE和LP之间的语句是循环体。

确定循环的条和重复循环的操作。

在循环体中要有能使条改变的语句。

作业
第一题
S=0
X=2
DHILES<30
S=S+X*X
LP
PRINTS
END
第二题
A=1
B=1
DHILEB<20
PRINTA,B
A=A+B
B=A+B
LP
板书设计(把主要和重要的容放在黑板的醒目位置——中间)
例题一
格式
习题
流程图
总结
例题二
功能
作业
时间分配
复习旧,引入新(3分钟)
格式,功能,流程图(12分钟)
例题(11分钟)
习题(11分钟)
总结,作业(8分钟)
教学后记:
第四节环环相扣---循环嵌套
一、学习目标
了解循环嵌套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循环嵌套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循环嵌套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

2.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时安排
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一个循环体内包含另一个循环
找出100-200间的全部素数。

frn=101t200step2=int) i=2f=0 hilei<=andf=0ifndi=0thenf=1elsei=i+1
end iff=0thenprintn,nextn end
例打印乘法九九表
fri=1t9fr=1t9
p=i*
printp,
next
print
nexti
end 打印表格(P17) printTAB;"|"
fr=1t9
printtab;;
next
print
frn=1t7
print"-";
nextn printtab;"|"; print
fri=1t9
printi;"|";
fr=1t9
p=i*
printTAB;p;
next
print
nexti
frn=1t7
print"-";
nextn
end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