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思维 高中政治13.2超前思维方法与意义 金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
沈阳要困难得多,但先攻占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打锦州是主要矛盾,打长春 和沈阳是次要矛盾。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相关链接】: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
随着现代决策的科学化,对具体事件的预测往往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 的方法: (1)定性预测:(分析矛盾的性质)
议题:如何用超前思维看待经济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 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 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 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 和综合国力。
对事物发展状况的直观估计和评价,比如采取历史类比推测相关事件的走势等。 (2)定量预测:(分析矛盾的程序)
使用因素变量、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方法、组合预测方法等 ,构建数学模型,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预测和推测事件的未来 发展情况。
【知识拓展】:矛盾分析方法
(1)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 ,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2)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坚持对立统一观点,从统一中看对立,从对立中看统一: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 3.2 超前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方法与意义
议题一
超前思维的方法
议题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1、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1)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2)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3)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 见。
【知识拓展】:提高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超前思维不同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既包含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 析,也包含对未来的思考和预见。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从事物发展 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创造有利条件 ,促使事物向预测的方向发展。
①必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切忌“顾此失彼”; ②必须坚持“重点论”,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③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 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坚 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必须坚持“发展论”,分析矛盾的动态,防止思想僵化。
议题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典例1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目标,
需要把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超前思维用矛盾分
析方法是因为
A.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 B.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C.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
议题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4、超前思维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的。 (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3)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5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结果显示 ,男女比例仍然存在失调问题,婚育人士逐年降低;人口老龄化数 据持续走高,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均 衡发展的压力。 ➢ 怎么减轻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议题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3、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 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 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 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 这是对中日战争矛 盾的总体分析。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 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 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 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C
超前思维方法有哪些?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提 示 : (1)矛盾分析方法: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转型期,面临各种矛盾,人们要在矛盾的解 决中,用内在动力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2)推理和想象的方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把握新常态下的因果关系,推理出最适合 的状态。 (3)调查研究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进入新常态后如何进一步更好地发展,需要调 查目前改革中不合理的部分,明确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 预测。 (1)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2)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 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 毛泽东为什么说“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他得出这个结论采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提示: (1)矛盾分析方法,分析把握了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日双方实力的特点,又分 析了中日战争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不同方针,最后得出结论“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2)推理的方法: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运用推理方法预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 (3)调查研究方法:在对战争发展状况的把握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了解事实情况,分析、 综合,认识战争规律,得出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的正确判断和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