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一德:中学课程标准语文研究试题-判断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考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试卷
判断改错题(5题 30分)
1、教材的体例与呈现方式应尽量模式化。
(×)
(p103: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阅读资源。
(×)
(p16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
3、写作评价应注意对写作过程的评价。
(×)
(p174: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
4、“以评价促发展”是语文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
5、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前提。
(√)
6、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思想与品德。
(×)
“思想与品德”改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应当学写规范、通行的草书。
(×)
“草书”改为“行楷字”。
8、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多于260万字。
(×)
“不多于”改为“不少于”。
9、写作时应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
10、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1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
13.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习关系。
(√)
14.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
(×)
改正: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15.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教学目标。
(×)
改正: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学目标。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6.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
1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
18.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习关系。
(√)
19.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
(×)
改正: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0.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教学目标。
(×)
改正: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学目标。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21.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语文教育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
答:改为“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2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对我国语文教育曾有过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23.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是个体行为,不需要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 答:“不需要”改为“并不排斥合作学习,相反,这样做会相互启发,促进学习”。
24.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
25.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教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