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

明清时期,儒学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第三页,共34页。
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jiéhé)所学知识找出明清之际 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
第四页,共34页。
明朝政,治番腐禺败秀,才社吴会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 赴京考会拜试金的(b途盛ài中行jīn。)风他气是家中独子,但是他 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
——《焚书 》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 (zhōngjiān)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 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焚书 》
否定儒学正统(zhèngtǒng)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 言作为辨别是非的标准。
第十一页,共34页。
二、明清(mínɡ qīnɡ)进 步1.李思贽想:家反正统意识
第八页,共34页。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1.李贽的反正统(zhèngtǒng少) 年求学穷困潦倒
(意1识)人物(rénwù)生平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lǎonián)入狱被迫害致死
有官弃官有 家弃家有发
弃发
第九页,共34页。
李贽的“异端”思想
材料一 不可(bùkě)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
“经世致用”——中国宋 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 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 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 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
(3)评价(píngjià):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 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 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2)主张
①倡导“经世致用(jīnɡ shì zhì yònɡ)”; ②大胆抨击君主专制(帝王皆贼也),反对神化帝王 ③抨击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3)评价(píngjià) ①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对君主专制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 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③把希望寄托于明君,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 身(xiūshēn)、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3)评价
几乎在传统哲学(zhéxué)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 的见解; 哲学(zhéxué)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zhéxué)发展的顶峰。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二、明清进步(jìnbù)思想家 5.唐甄: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生平
唐甄字铸万,号困亭,达州(今四川达县)人,他是清初的著名 (zhùmíng)进步思想家、文学家。 也是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倡导者。 著有《潜书》。
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 中。而天下治之。
第十九—页,共—34页。顾炎武《日知录》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3.顾炎武:启蒙(qǐméng)精神 (2)主张
①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②提出(tí chū)了“众治”的主张; 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第二十页,共34页。
第十六页,共34页。
(3)影响 (yǐngxiǎng)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sīxiǎng)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 (sīxiǎng)武器
梁启超曾说:“我们在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 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 而最深!”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 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 (fǎnduì)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于来到北京(běi jīnɡ),他看到大街上很
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
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
释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 商品经济 西 开来方 阔到文眼客化界传栈入,,他看到有很多像(snhg他ājnì那g)p发样ǐn展j的ī
考生,有的在高声谈第六页论,共34页科。 举考试,有的埋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中国 思想 走向 近代 化的 先声
反专制 主义的 主张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这还是不是 儒学的新发展?
❖ 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 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 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李贽和明清之 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 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希望 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因此,有些人将明 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变异(biànyì)时 期。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
(1)人物生平
(2)李贽的进步思想(sīxiǎng)主张: ①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②认为(rènwéi)“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④主张男女平等。
(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①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 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②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进步性。
二、明清进步(jìnbù)思想家
4.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
(1) 生平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
湖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
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
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
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
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
他见大势已去,辞职(cí zhí)还
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
代表作
共同学说 评价
明末清初三大(sān dà)思想 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为天下之大害者, 批判“私天下”的
君而已”
君主制
“循天下之公”
君臣平等
学校是决定是非的 最高机构
“以天)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十七页,共34页。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3.顾炎武:启蒙(qǐméng)精顾炎武(1613—1682),号

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
(1) 生平
“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
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
后,遍游北方各地,搜集材料,
尤其致力于边防(biānfáng)和西
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
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júmiàn)
第一页,共34页。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 明清时期(shíqī)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页,共34页。
儒学的发展史
春秋(chūnqiū):应运 而生 秦朝:遭受(zāoshòu) 打击
战国:蔚然(wèirán)大 宗
西汉(汉武帝)后:正统思想
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
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焚书》
主张男女平等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chú què)穿衣吃饭,无 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焚书》
认为(rènwéi)“理”在百姓 的日常生活之中
第十页,共34页。
材料三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ér hòu)足 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明夷待访录》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船山遗书》
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
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明末清初的 思想活跃局 面(júmiàn)
李贽的反正统 (zhèngtǒng)意识
黄宗羲的“天下(tiānxià)为主,君 为客”说
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背景 ⒈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⒊思想:程朱理学(lǐxué)占统治地位,摧残人性
(根本原因)
⒋外部:西方文化传入
第七页,共34页。
二、明清(mínɡ qīnɡ)进步思想家
问题一:李贽是如何批判(pī pàn)程朱理 学思想的?你如何看待李贽对程朱理学的 批判(pī pàn)? 问题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
思考:儒家思想的演变(yǎnbiàn)历程及其原因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时代 思想内容 地 位
原因
春秋
仁、礼、 为政以德
不被重视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战国
仁政、君 轻民贵
不被重视
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 代不可能获得重视

受压制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西汉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独尊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 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第十二页,共34页。
二、明清进步(jìnbù)思想家 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平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
浙江宁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
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
(huànguān)魏忠贤陷害致死。黄
宗羲成年以后加入复社,坚持反
宦官(huànguān)斗争,险遭杀害。
清兵南下,他招募义兵成立“世
材料四 “世儒不察(bù chá),以工商为 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 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第十五页,共34页。
二、明清(mínɡ qīnɡ)进步思想家 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2) 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jūnzhǔ zhuānzhì); ②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③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④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魏晋南 北朝
危机 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宋明
“理” 复兴、重新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 “天理” 确立正统 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
明清
受批判
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 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 儒学的束缚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为何中国(zhōnɡ ɡuó)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 西欧启蒙运动一样波澜壮阔的景象?
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
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君臣(jūn chén)平等 第十四页,共34页。
黄宗羲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wèibì)是,天 子之所非未必(wèibì)非,天子亦遂不敢自 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 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 (juédìng)是非的最高机构
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晚
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注经学
第十八页,共34页。
二、明清(mínɡ qīnɡ)进步思
想家
3.顾炎武:启蒙精神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
(2) 主张
亡天下奚辨?曰:“易姓(yì xìnɡ)改号,
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
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
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 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 之 官 , 莫 不 (mòbù) 分 天 子 之 权 , 以 各 治 其事。
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2) 主张(zhǔzhāng)
①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②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 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③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 重物质运动(yùndòng)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 思想家)。
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
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他们走到湖南时,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
烂(pòlàn),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
边,接着又看到一大政帮治农(z民hè手ng拿zh着ì)腐锄朽头,和大 社会矛盾尖锐 第五页,共34页。
以 科程 举吴朱考必理试中学,一因(边l循ǐ赶x守ué路旧)为一,标边束准还缚的不忘死记硬背 四书思想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
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
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作
第十三页,共34页。
(2) 主张(zhǔzhāng)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
我一人之淫乐(yín lè)……然则为天下之
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cuìruò),使早期民主思想的 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 整的体系。
第二十七页,共34页。
生活背景 共同经历
共同进步 政治思想 (批判君主 专制)
共同 经济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