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诞生于抗战硝烟中的珍贵药书——《滇南本草图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诞生于抗战硝烟中的珍贵药书
《滇南本草图谱》
■张玲
在云南省档案馆浩如烟海的馆藏中,有一本编辑出版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的珍贵药学著作《滇南本草图谱》(以下简称《图谱》)。

《图谱》为石印本,竖排,编者为经利彬、昊征镒、匡可任、蔡德惠,由当时位于昆明市东升街二十四号的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云南省立药物改进所发行。

一、《图谱》简介
但凡有点医药学知识的人大都知道《滇南本草》一书。

这部据传由明代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中医药学著作,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书早140余年。

《滇南本草图谱》顾名思义就是脱胎于《滇南本草》。

《图谱》主要内容以滇南本草所载植物性药物为主,共收录植物26种,间或附有相关的其他药用植物,全书106页。

《图谱》对每一种植物按图例(整页)、文字说明(含汉字说明、英文原文献及图版说明)进行排版。

在图例页按每种植物其外观图样及花果结构详细解剖图绘制图样,并以英文学名头字母对植物每一部分构成及详细解剖图作简略标识,每种植物图例按整页进行排版;文字说明部分按“释名”(即学名、别称及名称出处)、“原文”(引用相关文献对该植物性味、药性的详细记载)、“形态”(引用当代相关学者对该植物的种属、性状等之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其学名,即英文名,中名,即汉字命名,进行详细之考订),“文献”(引用英文原文对植物的相关说明),“图版说明”(对图例页英文字母标识作详细说明)。

图谱手工绘图堪称精美,文字说明详细,引用相关文献出处精确至页,体现了编写者严谨细致,对学术的敬畏,治学的一丝不苟精神
《图谱》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题写书名并作序。

在序中,陈立夫对中医药之重要性及图谱出版的必要性作了精辟的阐述。

他写道「中国医药之学导源邃古,自有其独特之功效及价值。

医药之用,药物关系其半,而植物又占国药之绝对多数。

是以'神农本草',至今犹为中医药学最重要之宝典。

然而神农至今,年代久远,国土纵横,空间广大,许多可供吾人药用之植物,若不以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整理,则零落委弃,至为可惜。

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爰有药用植物图谱之印行。


…际此抗建期中,药物缺乏,有此图谱问世,信其必为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者之一助也,余故乐为之序。

”龙云以隶书为《图谱》出版题词:“金碧之光”四个大字,以小字附书:“国立中医药研究
滇南本草图谱第一集
IGONES PLANTARUM ME 麗ARUM
E LIBRO TIEN-NAN-PEN^AO LANHAOANO
TOM. 1
L.P. KING. O.Y.WU, K.乙 KUANG. etT.W.TSAI
APRIL ®45

斎本草圈諧第一集
中華尺国三十
編者:經制裕異徵
#
匡可任篥德惠 簧行所1明

a
二十加隸 國立
中團臀集梆愛所如
滇南本草图谱第一集
所经所长利彬为兰芷庵先生滇南本草作图谱将
出版敬题四字以弁其需民国三十二年十月
龙云”。

可见该书的编辑出版在当时引起了国民
党军政要人的重视和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第一编者经利彬的
弁言及附志。

在弁言中经教授对“自汉讫清”百余
种中国本草类著作作了分类考证,分为两大类:
普遍性之本草和地方性之本草。

《滇南本草》作为
四种“地方性之本草”之一,经教授对其作了重点
考证,他与昊征镒、匡可任经致力研究后认定:“滇 南本草之现存刊本有两种:一为云南丛书本;一
为务本堂本。

”虽然“是两种刊本,均定为兰茂所
著者矣”,但“然综览群书,不无可疑之点”并“先 由各种文献中所载兰茂事迹,考证滇南本草之著 者”,经考证《正德云南志》《嵩明州志》《兰先生祠
堂记》(作者李澄中,清康熙庚午典试云南)及昆
明县志(戴筠帆辑桂香楼刊本)等文献得出“滇南
本草之非止庵兰茂所著也”;再“由滇南本草所载 药物,考证滇南本草之时代”,考证了 “野烟”、“玉
麦鬚”后得出“由此观之,在兰氏生存时代,中国 尚未有烟,亦无玉麦鬚;今滇南本草载此两条,其
非出自兰氏手笔,彰彰明矣。

”;再“由植物名实图
考,证明滇南本草尚有逸本。

”因“昊其濬著植物
名实图考,成于清嘉庆中。

其书中引用滇南本草
之处甚多,但昊氏所引用者,有数条不见于今存
刊本之滇南本草中,或有之而图说均异。

”并列举 襲荷、水朝阳草、兰花双叶草、飞仙藤四种植物,
得出“以上所举,足证明吴氏,所见之滇南本草,
与今刊本不同,必定尚有逸本;而今习见之刊本, 均非原本也。


在附志中,经教授特意说明了时已故清华大 学昊韻珍教授生前对《图谱》编写所作的贡献,表
达了对其敬佩及悼念之意!他写道:“谨以本图谱
第一集纪念故清华大学教授昊韻珍先生氏随校
来滇致力考定滇省植物,本图谱引用其考定及绘
图之处甚多。

今此集甫成而氏已归道山曷胜悼
念。

虽然斯人云逝斯业终将因其精神而愈益发扬 则纪念之意不亦永乎。

本所同人其共勉旃”
二、《图谱》的出版及作者
民国三十一年(1942)七月,云南建设厅与中
国医药研究所协议合组云南药物改进所,其主要
工作在将滇产药用矿植物负责试验改良以增加
生产为目的o ”当年8月1日改进所成立后即着 手研究改进推广本省药物为主的三项工作:(—)
调查采集野生药用植物;(二)编制药用植物图 谱;(三)推广种植药用植物。

其中第二项工作之
“以本草纲目及滇南本草为蓝本编制图谱时中西
文说明分期出版”,第一期从民国三十二年(1943)
—月初开始绘画。

并开始从滇南采得药用植物标
本中选择绘画图谱预备出版第二期。

“考本草所
载药用植物八百余种产于滇省者实过半数,其矿 产蕴藏之富更甲全国如锌、砒、铁、锡等矿无一非
制造药品之主要原料,设得依照本所工作计划迅 速实行不特增加生产福利民生且可挽回利权塞
夷漏危并可阐扬光大我国固有之文化,就抗战言
提炼成品是以代替舶来品之缺乏自为当急之务,
就平时论提倡学术之研究增进生产亦固为国家
永久之大计也。

”其工作内容之一项即为“依照
,本草纲目,「滇南本草,编制图谱出版专门药物
研究刊物以备医药界研究之借镜”。

该图谱原计
划拟分集印行,不定期出版,但其后或因抗战结
束,经费困难及相关机构回迁等原因,现仅见第—集的出版。

在云南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对《图谱》的四位编写者经利彬、昊征镒、匡可任、蔡德惠均有相关的记载。

民国二十七年(1938)的一份国立云南大学履历表记载:经利彬,别号燧初,浙江上虞人,44岁,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医科博士,曾任法国里昂大学医学院助教、国立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教授、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学院教授、国立中山大学交换教授、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研究所所长、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组织学教授。

馆藏旧云南省政府建设厅厅长张邦翰于民国三十—年(1942)致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的一封书信表明,中国医药研究所与云南省建设厅合组云南药物改进所,时任中国医药研究所所长的经利彬是积极倡导者。

如前所述云南药物改进所设立的初衷之一,即是:负责试验改良《滇南本草》所载之产于云南的药用植物,以增加生产弥补抗战急需之药品。

1946年经利彬去台湾,后任台湾省卫生局局长,1958年在台逝世,一生著述甚丰。

至于《图谱》的第二位编者,其实也是主要编者昊征镒,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民国二十六年(1937)昊征镒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后随西南联大迁到昆明。

建国后奉调中国科学院任党组成员,五十年代末,请调昆明专心植物学研究并出任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

《图谱》编写时值昊院士科研生涯的起步阶段,此时期他兼任云南大学理学院生物系讲师。

相关文献表明,为《图谱》的编写昊征镒可谓是倾心尽力,在当时经费场所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采用手写石印的方式,以主力的身份完成了《图谱》编写工作。

第三编者匡可任,江苏宜兴人,1935年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国,曾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部派教员的身份任教于腾冲益群初级中学及腾越中学,精通植物学拉丁语,具有精湛的植物绘画技术,曾带领学生采集植物标本并编写《和顺乡植物调査》用作教材,曾任职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后转入中国医药研究所,后来成为我为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逝世于1977年。

第四位作者蔡德惠,是西南联大生物系高材生,后留校任助教,1943年兼任云南药物改进所技士。

在著名作家汪曾祺笔下,沉默谦和的蔡德惠沉心于植物分类学研究“庄重认真地工作,每年暑假都要到滇西、滇南采集标本”,可惜的是,蔡德惠后因肺结核死于西南联大任上。

当然,这里还应该郑重提及的是《图谱》不落名的编写者昊羯珍教授。

随清华大学迁入云南任教于西南联大的昊槻珍教授,早年曾公费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在西南联大极端困难又缺乏外文资料的条件下,昊教授身患胃病仍废寝忘食作研究,他结合了解民间草药和民俗,考证了《植物名实图考》和《滇南本草》中的植物学名,并确定了“金铁锁”这—新种。

只可惜昊覩珍教授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1942年,终年44岁。

中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植物分类学家。

《滇南本草图谱》出版至今已75年,在当时抗战艰难时期应该印数不多,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中以一卷档案的形式得以完整保存一式两本,实属珍本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