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8我不能失信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自学生字词。
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个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主要 板书安排: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蝈蝈
皮( ) 主( ) 夕( ) 披( ) 往( ) 多( ) 3.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云朵 ( )的太阳
3.英英学古诗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 兴趣。 4. 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朗读课文。
宋庆龄:(189—1981)海南 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 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70多 年里,宋庆龄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 国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曾 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 誉主席。宋庆龄一直热情关注青少 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主持中 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 宋庆龄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 平,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 的女性。1950年,宋庆龄被选为 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1951 年,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 大林国际奖金”,将10万卢布奖金 全部捐赠中国福利会作为创办国际 和平妇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 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 员会主席。
1. 听录音欣赏。 2. 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 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4. 同桌交互背。 四.写字指导。 五.作业
1. 抄写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古( ) 自( ) 代( )
故( ) 首( ) 袋( )
3.)(
)(
)( )( )( )
)(
)
艹( 讠( 4.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故事发生在什么间?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
爸爸们间有着怎样伯的联伯系?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课是文宋一个主耀位你怎要如朋一觉样讲一友个得的了家家星宋人一准去期庆?件备,天龄什到 二,么事。
重女儿宋庆龄也很想 诺去。她突然想起今 言 天叠上花午篮要,教爸小爸珍妈学 妈 守都但她劝为她了改守天信再就教留, 信了下来。
宋耀如:(1863—1918)原名宋乔荪,字 耀如。他本姓韩,名教准,由于家境贫寒,年仅 12岁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舅父谋生,被舅父 收为养子,改姓宋,英文名字是查理·琼斯·宋。 宋耀如不甘心于学徒经商的生活,为了获得求学 深造的机会而离家出走。在他人的帮助之下,进 入了达勒姆附近的圣三一学院(后改为杜克大 学)学习。后来,他又进人万德比尔特大学神学 院学习,于1886年毕业后被派赴中国上海传 道。过了一段时间,宋耀如辞去了牧师的职务, 改营工商业,成了上海第一个进口外国机械的代 理商。宋耀如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热爱 祖国,不满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渴望献身革 命。一个偶然的机会,宋耀如结识了孙中山,两 人一见倾心,成了莫逆之交。宋耀如不但在经济 上支援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而且帮助孙中山秘密 印制大量的革命宣传材料。正像时人所说:“他 不断帮助孙先生推进他的革命事业,对此,简直 是不分昼夜。”
客厅不大,但洁净、简朴、高雅,桌上摆着盛 开的鲜花,与女主人的气质相称。北墙正中挂 着孙中山的遗像,南墙上有1961年毛泽东前来 看望她时同她热烈握手的留影。在这间客厅里, 她曾会见过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 领导人,一些外国国家元首如金日成、西哈努 克曾等也都来此作客。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 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领
看到 清波
让它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 课外:读背诗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 各种 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 失明老人 是事。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4. 朗读指导。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静夜思》。 第三课时 一. 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出一首小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 古诗《静 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激发我们学习古
诗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学习这篇课文后,对古诗学习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三.指 导背诵《静夜思》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 么 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 能
宋庆龄生前非常关心少年儿童 的身心健康,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 况下,她倡导和兴办了儿童文化教 育的场所和保健机构,在我国起到 了示范作用。她一生无私无畏,艰 苦奋斗,执着追求。她的高风亮节 和坦荡胸怀为我国各族人民所敬仰。 她生前一直希望看到祖国统一。
龄生前原宋样庆。这龄里故是居宋庆位龄于长什期居刹住海和后从事国 务海活动北的沿地4方6,号里,面收这藏里了原许多是具醇有亲珍贵王历史 价位府值。的花文园物,,已宋被庆列龄为上于海1市9重63点年文起物保在护单
这过里厅居中陈住列,着至林直伯渠逝同世志,赠送在给这她里的“百 鸟居朝凤住”了石1刻8摆年件。和外国人赠送的风景油画。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 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 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 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 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 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 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安排:
英英学古诗
明月光疑是霜
背
静夜思
(
听懂
像)
望
乡
奶奶 思
作业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字词、写出带有偏旁的字、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以前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 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一个小 朋友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背 给奶奶听。这篇课文 的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解题 二.初读指导 1. 看图。
一. 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 教师范读,学生掩书认真听。 2. 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3. 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4. 指名试背。
5. 同桌交互背。 6. 齐背。 三.写 字指导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组词:
用
活中分有你角没在色有日朗遇常读到生 过类似的事?你 是怎么处理的? 读了本文后有何 感想。
宋庆龄故居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
假三层西式楼房,故居房前是一大片草坪,四 周是终年苍翠的樟树,环境幽雅宁静。故居底 层是过厅、客厅、餐厅和藏书室。宋庆龄于 1948年底迁到这里居住,故居内陈设保持宋庆
宋庆龄陵园有纪念广场、宋 庆龄汉白玉雕像、由邓小平同志 亲笔题词的宋庆龄纪念碑、宋庆 龄生平事迹陈列室等纪念设施。 宋庆龄陵园还保留了万国公墓外 籍人墓园,并建立了名人墓园。 名人墓园安葬有爱国老人马相 伯、抗日英雄谢晋元、“三毛之 父“张乐平等知名人士;外籍人 墓园葬有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 600多名外籍人士,其中有鲁迅 的日本朋友山完造夫妇、宋庆龄 的美籍女友耿丽淑等。
2. “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说明了什么? 3.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轻轻地走向……”?这时太阳已 经看不 到了,只看到什么? 4. 小结。齐读。 齐读二、三、四段。 第五段
1. 指名读。 2. 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了他的什么 心情? 感情读。 3. 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 有什 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自学情况。 (4).分角色读对话。 4. 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2).英
英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第三次说了什么? (3).奶奶
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
5. 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学习《静夜思》 1. 板书诗题,解释诗题。 2. 看图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
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 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 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 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 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图上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英英正在说什么?奶 奶听了会说什
么? 2. 自学课文。 (1)讲述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2)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 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故乡
明亮
意思
月光 唐代
不由得 (1) 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家乡 3. 检查 (2) 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 通读课文。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 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 第一句
a.指名读。 b.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c.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 英英 把它解释成“好像”呢?
第二句 a.指名读。 b.“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 c.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时有些什么感受? (3).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4).齐读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