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其典型特征。
政治上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人类历史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 经济上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文学艺 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背景下 术上 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阶段十四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课时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阶段十四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的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 总特征 史的第一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2.进程
(1)二月革命 ①时间:1917年3月。 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罗曼诺夫 王朝的统治。 a.推翻____________ ③结果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 b.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革命 的任务。 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 (2)“四月提纲”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
[巧学妙思] [易错提醒]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从革命任务看,它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 (2) 从革命结果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
[构图解史] 俄国十月革命
课时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历程及影响。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
[主干梳理]
考点一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帝国主义 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政治:俄国进入_________ (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俄国十月革命
(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爆发。 ①1917年11月7日,__________ (4)武装起义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冬宫 ,推翻__________________ ②攻占______
3.结果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___________ (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4.意义 社会主义革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 (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_______________ 道路。 (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的新局面。 (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
①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 和政治危机。 (1)背景 ②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 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1921 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 (2)开始:________ 议。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 ① 农业: 以 ________ ②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3)内容 商品交换 。 ③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______________ 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4)特点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1)背景②1924年,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③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__________ 新经济 政策被逐渐取消。 重工业 ,其资金来源是农业和轻工业。 ①工业政策:优先发展__________ (2)表现②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农业政策:推行_________________ 农业集体化 运动,组织集体农庄。 (3)特点: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共产主义 ”的特色。 (4)特点:兼有“战时”和“___________
①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 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5)评价 ②消极: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严重 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
2.新经济政策
考点二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 ①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________________。 (1)背景 ②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余粮收集制 。 ① 农业: 实行 ______________ 国有化 。 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_________ (3)内容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义务劳动制 。 ④分配:实行普遍______________
(4)评价
工业化 。 a.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________ ①功绩 反法西斯 b.为后来________________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重工业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 a. 片面发展 ________ b.向农民索取太多,压制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②弊端 计划指令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c.长期的____________ 苏联解体 的重要原因。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