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1捐书活动》精品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加与减
第1课时捐书活动
教材第17~18页内容。
知识与能力:结合“捐书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能用竖式正确计算千以内数的连加算式。
过程与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善于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因为买不起书,交不起学费而失学。
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都非常有爱心,他们给希望小学的孩子捐了很多书,现在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根据图表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板书课题:捐书活动)
二、新知探究
1.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三年级捐书情况
班级数量/本
三(1)班118
三(2)班104
三(3)班95
四年级捐书情况
师:你们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吗?
(1)预设:
①三(1)班和四(1)班一共捐书多少本?
②三(2)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
③三(1)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
(2)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2.想一想。
师: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18+104+95=
师:同学们先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本?
(1)100+100+100=300(本),大约捐了300本。
(2)120+100+100=320(本),大约捐了320本。
师:究竟哪种估算更接近实际结果?大家来算一算。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教师请小组代表汇报并总结。
方法一:
118+104+95
=222+95
=317
方法二:
1 1 8
1 0 4
+_
1_9
1
_5
3 1 7
方法三:118+104+95
=100+100+100+18+4-5
=317
方法四:118+104+95
=120+100+100-2+4-5
=317
3.对比算法。
师:你更喜欢哪一种算法,你想把哪一种方法推荐给大家?为什么?这种方法你认为好在哪里?你不太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4.解决问题。
师: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现在我们来算一算。
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师生一起核对答案,教师请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103+109+98=310(本)
1 0 3
1 0 9
_8
+___9
2
3 1 0
师:比较一下,哪个年级捐的书多?
学生比较得出结果:三年级捐的书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主读题,思考问题。
(1)想知道谁花的钱多一些,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买哪三种商品能获得大礼包”是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2题。
请四位学生上黑板列竖式计算,全班学生点评。
3.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请小组代表上黑板列式解答。
4.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思考:“最接近”是什么意思?怎样快速判断哪两个数相加最接近某个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胆地提出来。
本节课主要教学三位数的连加,重点是在连加计算的运算方法上。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或直接介绍连加竖式这个知识点,学生虽然学会了计算方法,但缺
少了创新思维的训练。
所以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设计放手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会很多计算方法。
学习小提示: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加油吧,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