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县北城联中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word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此项条款出自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美日联军D.俄法联军
3.此漫画名为《“惩罚”中国》,它讽刺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

”每一步的新旧之争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加深了民族危机 B. 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D.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下图为签订某一条约的场景,属于其相关内容的是()
A.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
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C.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给日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6.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
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

盖印章的主人是()
A.B.C.D.
7.《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中有这样的描述:“1894年农历甲午年,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颐和园条条垂柳秃枝在寒风中颤抖,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骞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他走的人生道路是()A.科技救国B.弃官从商
C.弃医从文D.实业救国
8.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

这位“思想巨人”的主要著作是()
A.《海国图志》B.《天演论》C.《猛回头》D.《物种起源》9.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不包括()
A.创办近代工业B.创建新式海军
C.废除八股取士D.向西方派遣留学生
10.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撤,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1.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是()A.1912年 B.1915年C.1916年 D.1919年
12.1895年的《纽约时报》针对某一事件做出如此评论:“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其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戊戌变法学
1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一部分推进皇帝的高级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

”这次尝试()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C.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4.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
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
15.小明同学对“近代社会生活”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以下社会生活场景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A.阅读各类报刊B.乘坐轮船外出旅行
C.学会了照相和观看电影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看电视
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6.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同盟会誓词……秘密地流传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所提出的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想从此深入人心。

——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于哪一年?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凝练为什么理论。

(2分)
材料二:1878年,(康有为)在求学时,"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

1879年,他又说,"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

——以上摘编自《康章合论》
材料三: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国魂可以不亡,终可复国。

欲令国魂不亡,唯有掌握国性,坚持文化认同。

……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动机。

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

——以上摘编自《康章合论》
②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志向?以他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其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
③概括材料三中章炳麟的主张。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这一主张持何态度?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4分)
材料四: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这是20世纪早期著名诗人闻一多的困惑——谁是中国人?
——摘编自《中国文化导读》
④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分)
17.工业化和民主化是近代仁人志士的梦想,他们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深重的灾难?(1分)例举中国此后中国遭到列强蹂躏的史实。

(2分)
材料二: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
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2)材料二中洋务派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

(2分)
材料三: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

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四: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付诸于怎样的实践?材料四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

(3分)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进步的因素。

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何在?(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6、(1)1905年;三民主义。

(2)拯救天下;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提倡国学等。

批判。

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和新文学。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17、(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辛亥革命;成功的理由: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先进人士的探索,西学的传入,思想的解放,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深重;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答没有实现民族独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