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金山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2.,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
3.半匹红绡一丈绫,。

(《卖炭翁》)
4.,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5.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
6.,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诗中“齐鲁”是指现在的地区。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句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狼的形象。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句描写了狼的贪婪。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描写了狼的狡猾。

D.文章结尾的议论句充满了对狼的蔑视和讽刺。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①,见巨蛇②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


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视殊③无所见,大疑。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④,攧⑤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

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①觇(chān):探看。

②围:此处指蛇的身围。

③殊:完全。

④以剌刀攫其者: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在割蛇的头⑤攧(diān):跌,意为“任由蛇怎么翻滚”。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渐近临.之()(2)攧不可去.()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

(姓张的)看到蛇上的皮肉已经被割破了。

B.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

(姓张的)看到蛇头上的肉已经被割破了。

C.过了很久,蛇竟然死了。

(姓张的)看到蛇头上的皮肉已被割破了。

D.过了很久,蛇竟然死了。

(姓张的)看到蛇上的皮已经被割破了。

14.螳螂凭借“”这一举动杀死了蛇。

(2分)
15.读了上文后,你悟出的道理是(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盼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得到真正落实
①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发布,其中明确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写入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意志。

相信这样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与时俱进的,但作为教育者更期盼着: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得到真正落实,而不再是一纸空文。

②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代表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

”身体与心灵相通,一个身体健康、A体魄强壮的孩子,他的进取心常常会更强,创造力会更强。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有识之士对青少年身体B羸弱有切肤之痛,梁启超曾大声C急呼:“少年强则国强。

”时至今日,当国家越来越强盛,再来看看我们的孩子,生活好了、锻炼少了,而体质却差了。

最近一次国民体质健康调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肥胖率增长近50%,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

更令人担心的是,青少年体质羸弱,不仅是身体的“缺钙”,更导致精神的“缺钙”,要撑起一个D崛起的大国,这样的孩子怎堪重任?
③青少年体质状况与体育锻炼密切相联。

科学研究表明,坚持每天一小时有氧运动能消耗体内脂肪,提升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

锻炼时间太短效果会打折扣,时间太长又会影响学习和休息。

“一小时”对学生强身健体而言,可说是“刚刚好”。

因此不独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一小时”的概念,并由政府出台措施予以保障。

美国颁布了新锻炼指南,要求保障儿童每天一个小时的跑跳玩乐时间。

加拿大实行鼓励儿童健康的退税措施:10岁以上的孩子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学校组织课余体育活动的费用可退税。

④我们国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实行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通过运动项目的等级测试,提高青少年的体力、耐力、速度、灵巧等素质。

2007年,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

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们看到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国家意志和政府作为。

⑤然而,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青少年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仍难以实现。

学校说,场地太局促、经费很有限、安全难保证。

家长说,我们害怕“输在起跑线”上,不得已让补习班等挤占了孩子锻炼时间。

由此看来,青少年体育关系学校、家庭等多个主体,涉及观念、投入、体制等多个环节。

⑥眼下要保障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

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善于创造学生体育锻炼的条件,开齐开足课程,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孩子锻炼。

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

保障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还需要各级政府把青少年体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将公共资源向学校体育倾斜。

譬如,将学校体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做到随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

总之,保障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迫切需要由局部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单兵作战转化为全民行动,像打一场战役、办一项工程一样,举全社会之力,把锻炼时间真正交还给孩子。

⑦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当是扎扎实实执行和持之以恒落实,
把国家意志化为全民行动。

(《中国教育报》 2011年03月24日,有删改)16.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体魄 B.羸弱 C.急呼 D.崛起
17.联系本段内容,说说第②段画线句中“钙”具体是指(2分)
18.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论证方法,其作用是(4分)
19.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围绕论点,作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1);(2);我们国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政府作为;(3)。

(1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
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⑴大民失业了,他没有告诉妻。

他出门时,妻像往常一样拉住他,帮他整理衬衣的领口。

大民夹了公文包,挤上公交车,三站后下来,在公园的长椅上坐定,愁容满面地看广场上成群的鸽子。

大民就这样待了5天。

到了傍晚,大民仍换一副笑脸回家,敲敲门,大声喊,我回来啦!
⑵妻就奔过来开门,笑盈盈地。

⑶5天后,他在一家很小的水泥厂,找到一份短工。

那里环境恶劣,飘扬的粉尘让他的喉咙总是干的;劳动强度很大,这让他身上又总是湿的。

组长说你别干了,你这身子骨……大民说我可以。

他紧咬了牙关,两腿轻轻地抖。

他全身沾满厚厚的粉尘,像一尊活动的疲劳的泥塑。

下了班,大民在工厂匆匆洗一个澡,换上笔挺的西装,扮一身轻盈回家。

他敲敲门,大声喊,我回来啦!
⑷妻像往常一样奔过来开门,笑盈盈地。

⑸满屋葱花的香味,让大民心安。

饭桌上妻问他工作顺心吗?他说顺心,妻高兴地给大民夹一筷子木耳……妻说水开了,要洗澡吗?大民说洗过了。

妻说,洗过了?大民说洗过了,和同事洗完桑拿回来的。

妻说,好享受啊你。

她轻哼着歌,开始收拾碗碟。

大民想好险,差一点被识破。

疲惫的大民匆匆洗脸刷牙,然后倒头就睡。

大民在那个水泥厂干了二十多天。

快到月底,他不知道那可怜的一点工资,能不能骗过妻?他像往常一样回家。

⑹妻奔过来开门,仍笑盈盈地。

⑺晚饭后,妻突然说,你别在那个公司上班了吧?我知道有个公司在招聘,帮你打听了,所有要求你都符合,明天去试试?大民一阵狂喜,却说,为什么要换呢?妻说换个环境不很好吗?再说这家待遇很不错呢。

于是第二天,大民去应聘,结果被顺利录取。

那天大民买了很多菜,仍像往常一样喊着,我回来啦!
⑻妻仍像往常一样笑盈盈地迎他。

⑼那天晚上,大民烧了很多菜,喝了很多酒。

大民知道,他其实瞒不过妻的。

或许从去水泥厂上班那天,或许从他丢掉工作那天,妻就知道了。

是他躲闪的眼神出卖了他吗?是他疲惫的身体出卖了他吗?是妻从窗口看到他坐上了相反方向的公共汽车吗?还是他故作轻松的神态太过拙劣和夸张?他可以编造故事骗他的妻子,但却无法让心细的妻子相信。

其实,当一个人深爱着对方,又有什么事,能瞒过去呢?
⑽大民回想这二十多天的日子。

每一天,饭桌上都有一盘木耳炒蛋,大民知道木耳可以清肺,粉尘飞扬中的大民,需要一盘木耳炒蛋;有时妻会逼他吃掉两勺梨膏,现在大民想,那也是妻精心的策划;还有这些日子,妻不再缠着他陪她看电视连续剧,因为他是那样疲惫。

现在大民完全相信妻早就知晓了他的秘密,她默默地为他做着事,却从来不揭开它。

事业如日中天的男人突然失业,变得一文不名,这是一个秘密。

是大民的,也是她的。

她必须咬着痛,守口如瓶。

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制造秘密的男人。

⑾大民站在阳台看城市的夜景,终于有一行眼泪落下。

⑿……
21.请将第⑼段中的画线句改成陈述句。

(2分)
22.第⑶段中画线句运用修辞方法,其作用是(4分)
23.第⑽段在记叙顺序上属于__________,作用是(4分)24.体会作者将⑵⑷⑹⑻段独立成段的用意。

(4分)25.对文章主旨理解最恰当
...的一项是()(4分)
A.生活中的磨难,有时却能使人走向更大的成功。

B.源于爱的善意的隐瞒,会增加彼此之间的感动。

C.生活中需要理解和支持,它能够增进彼此感情。

D.对关心你的人,要包容对方对你的隐瞒或欺骗。

26.用议论性文字给本文续个结尾(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掌声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共18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
1.出淤泥而不染 2.黄鹤一去不复返 3.系向牛头充炭直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6.起坐而喧哗者
(二)古诗词赏析(共4分)
7.山东(2分) 8.A (2分)
(三)课内文言文(共8分)
9.(1)清(1分)蒲松龄(1分)
10.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关键字:倚,其,弛)
11.C.(3分)
(四)课外文言文(共12分)
12.(1)靠近( 2分)(2)离开(2分)
13.C (3分)
14.“(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 2分)
15.只要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48分)
(一)(22分)
16.C.((2分)
17.进取心和创造力(2分)
18.举例(2分)有力地论证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一小时”的概念,并由政府出台措施予以保障(2分)
19.第⑤段首句紧承上文“我们国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政府作为”内容;后面内容分析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仍难以实现的原因,自然引出第⑤段“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以保障实施”的内容。

(2分)
20.盼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得到真正落实(3分)
(1)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代表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

(3分)
(2)青少年体质状况与体育锻炼密切相联。

(3分)
(3)保障中小学生每天锻炼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

(3分)
(二)《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26分)
21.当一个人深爱着对方,没有什么事能瞒过去的。

( 2分)
2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民在水泥厂工作的辛苦和工作环境的恶劣。

( 2分)23.插叙。

( 2分)补充交代了妻子发现大民失业后替他守住秘密为保护他的自尊心所做的事,突出了夫妇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 2分)
24.在文中独立成段并反复出现,一方面作为全文的线索,串起了故事情节;另一方面强调了妻子始终如一的表现,表达了妻子对大民的深深理解和默默支持。

(4分每点2分)
25. C.(4分) B.( 2分)
26.略( 8分)
三、作文(60分)
参照上海市初中学业考作文标准分项评分标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