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我国未来房价走势分析和预测

合集下载

2011年:中国房价走势预判

2011年:中国房价走势预判
的来临 , 竞不是 轮侨 轰炸 的楼 r 仃斩政 昕 带求 的 。
个 寒 的 冬天求 r。而这个寒 | 畦 }
2 1年 中国 的房价 已成 定局 , 0 9 中 00 20年 国 的房价 涨 势惯性 得 以延续 ,这一 年 中 国的 房价 是上 涨 的 ,而 且势 头强 劲 。尽 管 国家 三 令五 申,调 控 新政 集 中发布 ,狂 轰滥 炸 ,可
这一 组 数据 告诉 我们 ,中国楼市 价 升量 不 够缴 房租 的 。 实 际上 , 自2 1年 4 1 日, 国务 院发 增 ,势 头 强劲 。 00 月 6
布 的新 国 十条》 实施 后 的这段 时 间 ,中国 的房价 始终 没有 怎 么跌 。仅仅 是 在成 交量 上 我 们接 着再 看 : 遭 到如 此灾 难 的 ,不 只 是 北 京 的蚁 族 们 。同样 ,上 海 、广州 、深 圳 、武 汉 、济南 、
的愿 望 ,于是 ,他们 失去 了耐 心 。 入秋 ,中国楼 市 量价 齐升 ,全面 回暖 。
市 , 自新 《 国十 条》 实施后 迎 来首 次的集 体 飙升 。成 交量 的大 幅上涨 ,引发 市场 对下一
让 我 们 来 看 看 2 1年 1 月 1 日发 布 在 波 房价 走 势 的猜测 :房价 将报 复 性上涨 ,还 00 0 5 国家 统 计 局 网站 上 的 最新 统计 数据 : 9 : 月 是 迎 来第 二波 更加 严厉 的调控 政 策?
年 中 国楼市 大势 。
销售 价格 同 比上涨 91 ,涨幅 比8 . % 月份 缩小 房 租同 比上 涨了 2 %,一 些 交通便 利 的房源 0 02 百 分 点 ;环 比上 涨05 . 个 .%。二 手住 宅销 更 是 上 涨 了5 %。 统计 显 示 ,今 年 上半 年 , 0

2011年--2012年五月份房地产市场分析及未来展望(精)

2011年--2012年五月份房地产市场分析及未来展望(精)

2011年--2012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分析及未来展望工程09甲林新选 0992410135【摘要】自1997年房地产改革以来, 中国房地产逐步的向成熟走去。

而自2009年到2010年随着房价大幅不正常上涨之后,政府开始利用宏观调控大胆干预房地产市场,促使房地产发展走向正常的、成熟的发展道路。

本文主要对过去的2011年及2012年1--4月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初步探讨及分析,并对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2011年 2012年房地产市场房价宏观调控一、引言自2008年至今,房地产市场此起彼伏。

从2008年由于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房地产走向了低谷。

之后,政府为应对房地产市场疲软,保障经济稳步增长,在08年出台新规新政,保障房地产的稳步向上发展。

在2009年初,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新规开始出台,以四大国有银行宣布“七折政策”为开始,各地方政府积开始积极响应国务院文件,释放信贷政策,使得在09年的第二季度开始,房地产就开始它的回暖之路。

由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除了对房地产有着刚性需求的消费者积极购买房产,一大部分的投资热钱开始很快的涌入房地产市场中,从而导致了投资性需求使得房价不断上升,使得刚性需求难以承受如此高的房价。

在09年末,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四条”。

至此,房地产市场开始了其打压房价之路。

在2010年一月伊始,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十一条。

在之后的几个月间,又再次颁布国十条,新国五条等等文件以抑制房价的不正常上涨。

但是,单从价格角度来看,房价依然居高不下。

到了2011年,房价打压依然在进行着。

国务院的打压政策一贯到底,从年初的国八条到后来升级五条。

种种政策依然表示着政府对房地产调控力度和决心不减。

各企业、房产开发商、房产投资者、刚需者都在无时无刻的观察着楼市的变动。

在过去的了的一年多时间里,楼市所经历的,可谓是跌宕起伏。

二、2011年房地产回顾(一)新房①新房价格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 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如表1-1 所示,可以看出自2011年9月以来百城平均价格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式显现。

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垒 工 旦-_一 ! i_ _
胀 之 间寻 求持 续 平衡 是根 本 。为
者 。 价格 适 度上 扬 , 交量 迅速 而 成 扩 大 所 形 成 的 良性 需求 态 势 , 正
此 , 保保 障 型住 房建 设保 质 、 确 保
量 开展 , 张 国 内消费 需求 , 动 扩 启 “ 源 节 约 型 、 境 友 好 型 ” 房 资 环 的 地 产市 场是 个好 的选择 。
社 会 上大 大 超过 G P 天量 货 币 D 的 正 在 对 房 地 产 市 场 形 成 强 劲 冲 击 ,而 这也 正是 中国楼 市调 控 的 难 点和 痼疾 所在 。
以说 , 房地产 业 一头联 投 资 . 头 一
通 消费 , 是实 现投 资先 行 、 消费 跟 进 最捷 达 的通道 。 2 1 f 的 中国经 济将 比以往 0l- 任何 时候 更 加需要 房 地产 市场 的 繁荣 。 为理 想 的市场 形 态是 : 最 房
压 也 不 松 口 ,把 楼 市 调 控 的 主 导
另一 方面 .中央发 动 的四万亿元 基础设 施投 资初见成 效 .中 国经
济从 一 季度 起 就 出现 高 位运 行 .
至 险些 跌 破8 现 美 、 ; 欧诸 国 的政
治领袖 不约 而同地将 目光聚 焦于 来 自中国的需求 。在此 辞 旧迎新
似 乎消失 ,取而代 之 的则 是 中国
沿 海 缺 少 2 0 万 以 上 的 劳 动 力 00
到9 ,房 地产 市 场 成交 仍 然 低 月 迷, 房价 也未能 显著下 降 . 以至 于 大 家一致 怀疑 .金九银 十”还会 “ 有 吗? 所幸 , 九月底 以上海 为首 的 全 国楼 市终 于 步 人 了 回 暖 的 通 道 。有 鉴于 此 。国务 院采取 了重 申四月新 政 的中性 作法 ,既不 加

2011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12年市场展望

2011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12年市场展望

2011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12年市场展望第一篇:2011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12年市场展望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全国投资、新开工增速高位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再创新高,但调控效果在限购城市显现,成交量下降,百城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下跌。

(1)政策环境:房地产调控持续加码,措施进一步落实细化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1月,“国八条”、房产税试点改革先后落地,“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全面升级,限购城市从2010年的不足20个大幅增加到40多个;7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二三线城市也要限购”,随后台州、珠海等城市跟进,限购城市数增加到近50个;10月底,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提前实现;始于2010年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在2011年不断细化和落实,抑制需求与增加供给两手抓,行政与经济手段进一步细化。

(2)新房:全国投资、新开工增速高位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再创新高,但调控效果在限购城市显现,成交量下降,百城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下跌。

从全国来看,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分别为29.9%和20.5%,增速在2010年35-40%的历史高位上持续回落;商品房需求在2010年的高位基础上继续增长,1-11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5%和16.0%,增速比2010年全年略有下降。

从重点城市来看,2011年1-11月,一二线代表城市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5%和7%,但9-11月单月同比降幅均在30%左右,且降幅有扩大的趋势。

从绝对量来看,一线城市近期成交量已低于2008年低点,二线城市表现各异,杭州、南京低于2008年,武汉、天津好于2008年,而唐山等三线城市普遍高于2008年。

价格方面,9月百城住宅均价出现近一年来的首次下跌,10-11月跌幅略有放大;近三个月一二线城市价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特别是东部沿海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北京、深圳等地,主流品牌企业纷纷实行“以价换量”策略,部分楼盘价格降幅超过20%,新开楼盘亦以相对周边较低的价格优势进入市场;而非限购的三线城市价格总体较为平稳。

2011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2011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2011九江市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2011年房地产发展趋势对2010年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总结为“调整”。

对2011年关键词仍旧是调整第一,宏观调控力度不会撤,限购令还会继续。

第二,银根收紧,我和若干银行都碰过,实际上各个方面银行可以放开其他,对于信贷尤其是房地产信贷是要继续收紧的。

第三,保障房的批量出现,双轨制正式确立。

第四,房地产税上路了。

这些方面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尤其对于价格来说是看跌的因素,但是这些政策真正发挥作用是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综合大家的观点2011年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几大趋势1.虽然楼市调控政策会继续进行,但可能不再是国家的重点方向。

2011年国家防范的通货膨胀是主线,房地产极有可能不在享受严厉打压的命运;“案内不如攘外”,希望发地产市场能够在2010年的严厉打压之中松一口气2,房地产的价格难以下降。

2011年上半场房地产市场价格会相对稳定,开发商资金链的紧缺。

土地供应量的加大、商品房结构会调整。

拆迁难度的增加,民工紧缺、拆迁成本的提高,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土地的日渐紧缺,所有原材料的涨价。

由其实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转战二三线城市。

所以2011年房地产市场价格很难下降这也包括九江3 保障性住房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角。

2011 年江西省今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3.1万套保障房大潮来袭九江政府重点转向廉租房和公租房如果说保障性住房这两年一直作为政府主打方向的话,在2010年保障房依然被明确写入宏观调控之中,如北京的保障房供地已占住宅市场的百分之70,而且近期北京市区县加大力度推出保障性住房虽然2010年北京的保障性住房供应部足5万套。

但是随着土地市场调整和政府的重视,相信2011年保障房将离普通老百姓遥远不再。

开发商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开的转型过程中,从跟本看不上到不得不重视。

万科这样的企业也跟着政府去做保障房,挑肥拣瘦已经成为过去,能在保障房市场分一杯羹成为房地产企业生存方向之一。

况且,做保障房,资金压力小,国家给政策,又不愁卖,所以也成为了企业转型的重点方向4 更多的传统房地产企业转型或加重做商业地产。

2011年全国楼市运行分析

2011年全国楼市运行分析

“限速”中前行博弈将持续——2011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分析【摘要】2011年上半年调控措施持续加码,信贷环境不断紧缩,房价涨幅得到控制,全国的供应和需求仍保持高速或持续上涨状态;下半年调控效果显现,多个月份出现量价齐跌现象,且降幅持续扩大,投资和新开工等供应类指标也高位回落,预计这一态势至少延续到2012年上半年,供应仍在加大,需求继续受到抑制,价格仍将调整。

一、2011年全年市场综述201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在全方位的限制性环境中生长。

这一年,央行总共进行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信贷的日益紧缩,致使房地产行业运行整体放缓。

这一年,全国有超过120个城市出台了房价调控目标,46个大中城市出台了“限购令”,10个城市出台了针对楼盘的强制“限价令”。

“限价”、“限购”和“限贷”等多样限制手段,致使房地产市场流通全面受阻。

在诸多限制性手段的作用下,调控效果日渐显著。

3月起,在全国重点城市范围内,商品住宅成交量迅速下滑,至11月份,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大中城市无可幸免地遭遇寒潮。

房地产行业开发速度全面放缓及交易量的大规模萎缩,已经逐渐波及其相关联的上下游行业的运行恶化。

受调控政策影响,衡量房地产开发的各项指标均呈现涨幅回落现象,国房景气指数更是跌至2009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98.89,这说明中国楼市整体市场比较萧条。

尽管总体投资放缓,但二级市场投资交易及并购活动将持续活跃。

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

而商品房销售额59119亿元,增长12.1%。

这说明2011年销售出去的商品房均价要高于2010年。

2012年预计中央仍将保持现有的调控政策,特别是行政强制手段的“三限”政策和房产税及货币紧缩政策。

尤其在1800万套开工量和500万套完工量的巨大保障房数量的实施压力下,201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面临巨大的调整,土地和市场将实施‘两条腿’走路的发展,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暂难有回暖迹象。

未来几年我国房价走势分析

未来几年我国房价走势分析

2011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论文写作试卷未来几年我国房价走势分析——房价是高还是低?提要:随着经济形势的紧张,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几年来,我国国内的房价不断上涨,虽有小幅度回落,但回升势头强劲。

一级城市量价齐升,幅度较大,二、三、四线城市微升,幅度较小。

随着市场销售的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提高。

通过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模型(定量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法来论证我国未来几年房价是上涨的,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涨趋势明显。

总的来说,在政策没有大的调整情况下,2011年及今后房地产市场继续上涨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房价上涨下跌一、引言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增长显著,一级城市量价齐升,幅度较大,二、三、四线城市微升,幅度较小。

随着市场销售的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提高。

楼王频频面世。

房地产市场下半年明显放慢速度,发展商和消费者都在疑惑中国的房地产何去何从,2007年的疯涨,2008年的低迷还会不会重现。

那么2007年疯涨、2008年低迷背后的玄机又在哪里呢。

未来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走向何方?是涨还是跌?二.正文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人们认为安家才能定天下,有了房,下半辈子就有了保障,因而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再者,由于“丈母娘现象”,房子是男女结婚的必备物品,没房就别想结婚。

最重要的是,房地产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为了保证GDP逐年持续稳定上涨,除非有大的政策调整我国的房价将会继续上涨,是不会下跌的,即使有回落,也会那上回升的。

(1)目前人们对房价上升的心理预期普遍一致。

虽然希望下跌的人很多,但专家、舆论、媒体普遍看法是认为今年房价还会稳定上涨,而且以后也不会跌。

分析一下各个群体:第一,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是不希望房价下跌的,因为这和他们的利益和政绩紧密挂钩。

第二,中央政府的调控目标也仅仅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不是希望下跌。

第三,银行不希望房价下跌,否则可能出现大量坏账。

第四,有房人多,没房人少,有房的人自然是希望房价上涨的。

2011房地产走势及国内大城市预测1

2011房地产走势及国内大城市预测1

2011房地产预测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全国35个城市中,量价齐升的城市达到17个,逼近半数之多。

其中21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26个城市均价环比上涨。

其中,杭州、北京分别以91.61%和57.52%的环比涨幅领涨十大重点城市成交;而上海更是在成交涨幅超过30%的同时,创下了周均价破3万元/平方米的历史新高。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从成交量看,中指研究院上周监测的35个城市中,21个城市楼市成交量上涨,13个城市成交量涨幅在30%以上,其中徐州、扬州、合肥和杭州4个城市成交量涨幅均超过90%。

在成交量环比下跌的城市中,跌幅最大的是汕头,达53.87%,泸州、温州和连云港成交量跌幅亦超过20%。

10大重点城市中,除武汉和南京小幅下跌外,其余成交量均环比上涨。

其中,杭州涨幅最大,达91.61%;其次是北京,涨幅达到57.52%;重庆和上海涨幅亦超过30%;而武汉的跌幅为5.32%,南京微幅下跌0.52%。

价格方面,多数城市上周价格环比上涨,个别城市价格波动明显。

其中,三亚成交价格涨幅最大,达到25.85%;杭州因上城、江干等区域成交价格走高,导致本周成交均价上扬幅度亦超过20%;广州和苏州两城市价格跌幅超过10%。

各地楼市中,商品住宅价格异动最为明显的当属上海。

由于上周两大高端项目的集中成交,拉动上海商品住宅周均价环比大涨58.4%,达到31720元/平方米,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上周上海排名成交面积榜前两位的分别是“上海紫园”和“瑞虹新城铭庭”两大高端项目,预售均价分别达到100201元/平方米和40200元/平方米。

其中地处佘山板块的上海紫园上周一举售出34套别墅,总成交金额达到17.7亿元,超过了该项目2009、2010两年的总和。

汉宇地产分析师认为,目前豪宅市场有重新启动的苗头,支撑全市均价再创新高。

2011年下半年国内商品房市场价格拐点分析

2011年下半年国内商品房市场价格拐点分析

2011年下半年国内商品房市场价格拐点分析年初“新国八条”横空出世,把“限购”推向全国,并上调了二套房贷;而后的两次加息更是从资金方面加大了房地产调控力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制度的确立和“一房一价”等直接干预房价的政策出台,更彰显了政府楼市调控的决心。

2011上半年,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来说,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调控区一片低迷,非调控区房价领跑楼市”。

对于下半年国内商品房市场房价是否将出现拐点,通过近段时间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阐述如下: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力度空前(一)年初国八条的颁布实施,遏制了房地产投资投机性需求今年“国八条”中首次提出制定房价控制目标,表明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从通过行政手段宏观调控上升为直接调控房价。

根据“国八条”要求,2011 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目前已有 600 多个城市出台房价控制目标,但大多数城市的目标是房价涨幅不高于 GDP 及收入增幅,多与 GDP 及收入增长挂钩。

“国八条”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一定时期实行限购措施,对本地户籍家庭拥有 2 套及以上不得再购买,非本地户籍家庭拥有 1 套及以上住房、不能提供当地纳税或社保缴纳证明的不得购买住房。

截止目前,已有约 40 个城市出台限购措施,严厉程度略有差异。

从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来看,“限购令”、“限价令”的效果不同,限价是规定了实施地区商品房价格的上限,但是对于市场需求没有进行打击,对于外地需求主导的区域市场来说,只要有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开发商还是愿意继续拿地的,销售无非是利润多少的问题。

而限购,实际上是框定了需求的总量,并堵死了增量,使整个市场再循环机制受到了一定的束缚。

(二)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调整2011 年 1 月 27 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对购买不足 5 年的普通住房,如转让者将以往的差额上缴营业税调整为全额征收。

中国房价未来走势分析预测

中国房价未来走势分析预测

中国房价未来走势分析预测作者:杜燕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22期时近岁末,全国楼市下行已确证成为普遍趋势。

权威数据证实了全国楼市已进入寒冰期,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出现跟此前完全不同的降价潮,核心城区或者高档社区纷纷加入降价行列,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降价浪潮相继延至中心城区,部分高端楼盘和大开发商高调降价。

受此信号影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伴随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透露的决策层继续调控意图,2012年将会成为10年来最冷的楼市寒冬。

据此是否可以推断未来房价的一路走低呢?长远看,房价是由供求关系、消费者心理预期、房地产业生命周期、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决定的,因而是要涨的。

2011年1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的相关数据。

该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猛增15个至49个,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也自28个月以来首次落入不景气区间。

新华社报道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全国房价已进入下行区间”。

中国的房子是世界上最贵的,按可比较的相当价格(综合考察两地的名义房价、土地权时限、土地希贵性、房子质量、普通市民收入差距),上海房价相当于东京的10-14倍左右!但是东京的房价已经下跌了22年,20年前也是贵得不得了,眼下上海房价正在最高价位。

对此,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房价迎来了拐点,房价的下跌从很大程度上将缓解购房难的矛盾,通过政策完全可以维持低价局面。

但是,从长远看,房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房价的上涨的必然性,其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一是住房存在着现实的需求。

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其住宅成为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率很快将达50%,并还将继续提速深化。

这种城市人口数量膨胀,给商品房市场的持续繁荣提供了论据。

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国的25岁-34岁的适婚人口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受结婚买房的传统观念影响,青年人成为购房大军。

2011年后未来的房价走势分析

2011年后未来的房价走势分析

随着国家加大保障型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加快,2011年后房价全国范围内普降,大多数三线城市房价看涨,一类城市房价普降,2011年,嘉兴市、湖州市、常州市、无锡市、南通市、镇江市、宣城市、芜湖市、安庆市等三类城市房价会迅速上涨。

社会稳固存在的根本,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是需要人民成为奴,特别是社会的栋梁中产阶级成为奴,否则中产阶级靠投资就能生存得很好,都不用干活了,社会怎么发展?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来看一切问题,都很清楚了。

在中国,房价就应该上涨到工薪阶层都成为房奴为止,以上海为例,白领平均收入如果是5000元每月,一个家庭两个人的收入其中一个人的5000元全部用来还贷,另外一个人用来生活,3成首付,最长的30年还贷,那么城郊100平方的房子,可以涨到15000元每平。

如果再多点收入用来还贷,甚至可以涨到20000。

从前我从来没有计算过,原来通过贷款,可以支撑这么高的房价。

所以,如果我们从所有其他错误的角度来分析,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比如:1,成本理论,成本这么低,(任何东西售价跟成本没直接关系)2,供求理论,还有那么多地空着,(再空十年也不拿出来造房)3,趋势理论,已经涨了3倍了,太高了肯定要下跌,(接下来又涨了两倍)4,房价太高,老百姓怨声载道。

(任何人这样想这样决策,也必然成为怨声载道的老百姓中的一员)涨到普通白领都买不起了,那么就要开始跌了吗?未必。

为了分析清楚,我们把买房的人分为两种,买房自住的老百姓和投资的有钱人。

一,第一种可能性我定义为中国模式:保持现状,以不变应万变,把房价长期控制于高位,即使跌也很少,防止给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危害,毕竟国家的利益是大于人民的利益的。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对于我们的政府来说,房价完全可以用多种方式控制住。

二,第二种可能性我定义为美国模式:不尽可能把买房自住的老百姓和投资的有钱人都套进去之前,是不会跌的,这个跟股市一样,07年一直涨,直到看到基本上全国人民都进股市了,才开始暴跌。

2011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走势展望(第一期)

2011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走势展望(第一期)

2011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走势和调控展望尹伯成一、楼市走势:看涨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我国城镇住宅市场而言,确实可称是空前的政策调控年。

针对2009年城镇住宅价格的疯涨,2010年国务院多次出台从严从重的调控政策重拳,从金融、财税、土地到市场秩序整顿,一副副的调控猛药可说是史无前例。

人们普遍预期,楼市能有适当降温,楼价能有适当下调。

然而,使人料想不到的是,2010年楼市继续升温,楼价照涨不误。

以上海为例,据媒体公开报导,到12月26日,全年成交量达933万平方米,较2009年1764万平方米大减47%,但楼价不仅不降,还大幅攀升,12月均价达24176元∕平方米,比2009年大涨33%。

应当说,这种局面在全国许多城市同样出现,这真使人大跌眼镜,也感到失望。

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不久以前都再次表态,2011年要继续加强调控。

最近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透露,楼市调控还将从紧从严。

在这样情况下,要对2011年楼市走势作出预期实在是件难事。

然而,正如老话所说,温故而知新。

总结2010年楼价逆势(调控之势)上涨的原因,也许对展望2011年的走势是有启发的。

今年我国城镇房价的走势会怎样,我预期可能是两个字:看涨!这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找到原因。

先从供给看,构成房价的主要成本——地价还在不断攀升。

仍以上海为例,已成交的土地中平均楼板价在2008年每平方米是3393元,在2009年是7230元,2010年则高达10574元(《新闻晚报》2010年12月29日A1叠21版)。

到去年12月24日已成交566幅土地获得的土地收入达1475.77亿元,加上马上8幅地块作价40亿元起拍,全年上海“卖地”款绝对超过1500亿元。

地价已如此高,房价怎么会不涨呢?上海不过是全国所有城市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国家如此调控背景下,土地成交额屡创新高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为什么会如此?显然是中央政府从地方财政拿走太多。

2011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1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March 20114入不景气区间2010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1.79,比11月份回落1.41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87点,下滑幅度较大。

在“9.29新政”以及对未来紧缩性调控政策预期的作用下,景气指数仍将继续下滑,预计将于今年一季度步入100点以下的不景气区间,下半年会触底,谷值将高于上一轮的谷值,即2009年3月的94.74,其后将会在低位盘整后重起。

(图1图1 2007年以来国房景气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二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强劲,2011年增幅将明显下滑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同比增长33.2%,增幅创近十年新高,明显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国家暂时不会担心调控楼市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受持续调控利空影响和保障房建设利好影响,预计2011年增幅将有所下滑。

(见图2~4图2 2001年以来全国年度房地产开发投资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图年以来房景气指数走势2011年房地产市场展望2010年对于我国楼市而言,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问题,我国发起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一轮调控。

本轮调控政策主要围绕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增加土地和住房的有效供给展开,呈现“三波”推进形态:第一波为以“国十一条”为代表的紧缩型调控;第二波为以“国十条”为代表的打压型调控;第三波为以“9.29”新政为代表的管制型调控,要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

在接连三波的调控下,我国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一、总体态势: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下行通道(一2011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将滑文/杨红旭房地视野March 20115图5 2001年以来全国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图6 2009年以来全国年初累计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幅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图7 2009年以来全国月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二2010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大幅增加,2011年增幅将有所回落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16.3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0.7%,数量和增幅都创近十年之最。

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P.O. NumberTermsRepShipViaF.O.B.ProjectQuantityItem CodeDescriptionPrice EachAmount丁祖昱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先生联席执行总裁 副院长 2011年6月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Total©2011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版权所有者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档及其部分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或移作他用。

1PART 1 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运行情况PART 2 中国商业地产市场运行情况PART 3 商业地产潜力及风险PART 4企业运作©2011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版权所有者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档及其部分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或移作他用。

2PART 1 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运行情况©2011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版权所有者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档及其部分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或移作他用。

3行业整体——未来市场供应看涨,前五月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长。

2011年5月房地产建设及商品房销售指标汇总商品房新开工 面积 (万m2)2011年 5月 2011年 1-5月 19277商品房施工 面积 (万m2)352472商品房竣工 面积 (万m2)4494房地产开发投资 投资额 (亿)5397商品房销售 面积 (万m2)8034同比 增速22.2%同比 增速22.4%同比 增速8.6%同比 增速35.4%同比 增速18.5%7611823.8%37751632.4%2162112.9%1873734.6%329329.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1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版权所有者书面许可,不得对本文档及其部分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或移作他用。

4城市结构——5月份成交量低位企稳,与历史同期相比仍处低位。

n 5月份典型城市成交环比全线增长,同比同样涨多跌少,市场企稳回暖迹象初现;但与历史同期水平相比依然 处于绝对低位,大部分城市存量处于增长趋势中,显示出当前楼市整体依然在调整周期内。

2011年房价

2011年房价

2011年房价引言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价的涨跌情况经常被用来判断经济的状况和人们的购房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2011年中国的房价走势,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011年房价背景2011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和稳定金融市场。

其中,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1年房价走势在2011年,中国房价整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线城市的房价继续上涨,而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城市。

由于经济发展较快,这些城市的房价一直保持着上涨的态势。

2011年,由于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和供应不足,一线城市的房价进一步上涨。

特别是在上半年,投资需求的增加导致了房价的快速攀升。

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相比之下,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房价在2011年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在2009年至2010年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发挥影响。

此外,二线和三线城市在经济增长和发展速度上相对较慢,导致了市场需求的不足,从而导致了房价的下降趋势。

2011年房价影响因素2011年中国房价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政府政策、供需关系等。

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在2011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也相应提高。

因此,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政府政策政府在2010年底和2011年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旨在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限购、限贷和提高购房首付比例等,对影响因素起到了积极作用。

供需关系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供应不足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的一线城市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并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

相反,二线和三线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导致市场供应过剩,从而引发房价下降。

2011年房价对经济的影响房价的上涨和下降不仅影响个体购房能力,也对整个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1年中国房地产预测

2011年中国房地产预测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要内容一、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预测二、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三、政策建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一、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预测“二次调控”实施后,随着提高存款准备金、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等市场化调控手段和非市场化调控手段的交替出台,2011年房地产市场在国家复合调控政策的多重压力下,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2011年我国商品房价格将呈现难以维持高速增长转而逐渐回落的局面。

其中: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速趋缓,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增幅有所下降;房地产供给同比明显下降;房地产行业完成投资额总体上仍有较高增长,增速减缓;房地产销售价格仍将保持上涨,但涨幅将下降。

1、房地产投资预测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计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涨幅不会超越2010年。

完成投资额、土地购置和土地开发面积涨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受2010年后半年销售回升的影响,并且主要城市尚存较多土地,2011年各地土地购置动力仍然较强。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房地产需求预测在货币政策从紧的政策下2011年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速将放缓。

预计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8961.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3%。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50 705亿元,同比增长10.51%。

3、房地产供给预测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虽然较2010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同比增长,但增幅同比下降比较明显。

但竣工面积与销售面积的差距继续拉大,市场供需缺口仍然存在,房价仍有上升的动力。

4、房地产价格预测 预计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将逐渐回落,房价难以维持高速增长趋势。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测2011年4个季度的全国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国房销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6.9、106.1、105.4和105.3,房价增幅呈环比下降趋势。

2011年房地产市场探讨

2011年房地产市场探讨

2011年房地产市场探讨2010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系列政策的严厉调控,旨在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整体市场供求预期均发生显著变化,截止12月中旬多数城市购房需求仍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但房价在高位稳定运行;虽然少数楼盘采取低价入市策略,制造市场短暂温暖,但处于行业第一线的我们,已经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楼市的寒意。

2011年楼市何去何从,我们又该如何结合宏观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策略?因此我们需要基于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环境,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

一、宏观形势分析(一)宏观经济形势1、货币增发下,全球经济虚拟回升;热钱流动,房地产等热点领域成为热资的首选,同时我国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经济整体回升,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的看好,境外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加上楼市的升温,房地产板块成为境外资本追逐高额利润的首选。

“热钱”多采取“蚂蚁搬家”方式,呈现“多点、渗透式”直接或辗转流入房地产等热点领域。

热钱的涌入,同时也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大,政府也出台政策围堵热钱,比如汇率政策及最近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池子”理论等。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高升,消费受阻,同时也波及新兴国家出口贸易;为了全面的抵抗金融危机,2009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通过货币扩张和财政赤字,纷纷采取“量化宽松”的刺激政策,造出了背离潜在增长水平的“虚假”实体经济需求,资金流动性充裕的局面延续至今,以美国为首的主流国家经济明显有所回升;但最终也直接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且引发了大量的热钱流向经济率先回暖的国家,致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人民币升值加压力加大,且在我国当前CPI水平高胀下,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格外谨慎(2010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仅加息1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多名官员10月19日表示,美联储即将采取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

其中一名官员说,定量宽松将达每月1000亿美元规模。

2011年房价预测上涨10大理由PK下跌10大理由

2011年房价预测上涨10大理由PK下跌10大理由

2011年房价预测:上涨10大理由PK下跌10大理由作者:来源:《青年时代》2011年第02期策划人语:201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其效果甚微,可以说令不少购房者非常失望。

但失望归失望,2011年人们仍将继续上演同样的戏码:该不该买房的都将继续买房,该不该炒作的都将继续炒作。

2010年对楼市来说可算是折腾之年。

若要问折腾者是谁,不是别人,正是政府。

我们欢迎这种以民生为本的“折腾”,因为楼价高得实在太离谱了,让老百姓无法承受。

2010年已经折腾了一年,那么2011房价是下跌还是持续上涨?对此,结合各方面因素和经济形势,公众形成了两极观点,上演了一场上涨10大理由对下跌1O大理由的大PK。

正方:2011年房价仍将上涨目前,物价飞涨,十面埋伏,人们购房抵御通胀和购房保值增值的预期日趋强烈,加上因调控积累的刚性需求集中爆发和明年保障房不可能大量供应等因素,商品房的供求失衡仍会十分突出,强烈的购买欲望和卖方市场的坚挺,决定了房价即使不会大幅上涨但也决不可能大幅下跌,2011年房价仍将骂声中上涨!理由有10点:1.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必然要求房价稳中有涨。

同时,在经济向上的前提下,有专家认为“房价降20%”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房价降20%”,其结果不仅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会“唇亡齿寒”,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2.“土地财政”的结果。

2011年“土地财政”和土地垄断的现状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只要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不变,房价就不可能大幅下跌。

3.房地产商抗压能力增强。

经过多次调控,房地产商的抗压能力已经大大加强,对于可能发生的资金链断裂早有准备,大型企业的流动性不会出现明显恶化,部分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可能出现暂时困难,少数甚至退出或倒闭,但不会影响整体房价的上行。

2011年,房价会走向何方?

2011年,房价会走向何方?

2011年房价会走向何方?2011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犹如洪涛骇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继去年的“新国十条”、“国五条”之后,1月26日晚,国务院再次出台“新国八条”,对2011年楼市调控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紧接着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正式上路。

2011年的房价将何去何从?是像以往一样“稳坐钓鱼台”,在“空调”中步步追涨;还是房价逆转开始走下坡路,甚至犹如危言“雪崩”?“新国八条”:新在何处?其实,“新国八条”里边,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更严格的限制非本地居民购房、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等,都算不上新措施,这些都是在打压购房需求,甚至是不惜牺牲人们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平衡供求矛盾。

真正有新意的地方:一是显示了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

温家宝总理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多次表示“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新国八条”的及时出台显示了本届政府调控房地产的意志更强烈。

二是解决了中央的调控政策不落地的问题。

“调控政策不落地”正是以往“空调”的根源所在,这次中央明确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毫无疑问,这次调控的执行力度会比以往更加强。

三是明确表示“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舆论正是当下撬动人们购房需求的那个阿基米德支点,没有舆论的合力,“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另外,在“新国八条”里,增加保障住房、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方向比以往也更加明确。

在“新国八条”的总体思路之下,只要配套措施得力,执行不打折扣,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实现“住有所居”的理想,可能并不遥远。

只是,在一线城市笼罩于调控压力之下的时候,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四、五线城镇的购房者,会不会不得不进一步面对房价上涨的压力,让人忧虑。

房产税:一把随时可以变换的利剑!重庆、上海房产税细则1月27日晚出台,1月28日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刀:中国未来房价基本走势的分析和预测中国房价走到今天,一切还在政府可控之间。

这是我们看见的积极的一面。

当然,危机依然深重,风险敞口极其巨大,如何应对,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大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背景:首先我们来看人民币,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在人民币升值到顶的时候,也是本轮通胀的末梢,同时,在外贸上出现连续三个月的逆差。

那么,按常规,人民币将停止升值。

这时不仅仅只是买房的时机,也是购买美元的最好时机。

这个底部的确认,有三大特征:一是连续三个月的贸易逆差,不管差额多大,这一项指标就当正式确立;二是中美经济和战略和合作关系一直在维持,这个时期内没有大的风波;三是美元走强,突破90点后。

时间节点上判断:人民币目前已经升值3.6%,离2011年的预期目标6%还有2.4%的空间,看来升破6元,要到2012年的6月至7月之间。

其次是央行停止加息,这一条表明通胀停止,滞涨开始。

央行加息与否,是有很多数据在支撑,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所关心的一大数据,因为统计局的变来变去,已经很不可信,这不妨让我们做一个参照,也没有别的数据可以参照。

也就是说,CPI回到3%以下,是央行停止加息的主要依据。

管理层要不要央行加息,主要是看CPI是不是降下来了。

中国经济诸多病症,已经不能好好康复。

通胀一结束,很可能来临的是滞涨。

滞涨一开始,全社会购买力急剧下降,很多人连工作都不保,有什么心思去买房子?在滞涨中,人们都很迷茫,首先想到的是未来的路怎么走的问题,而不是改善居住。

这个拐点,是一个很痛苦的拐点,因为简单的刺激经济已经不起任何作用,只能踏踏实实搞好生产和消费,但是,市场次序已经破坏,重新建立要很长一段时间。

第三个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这是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大拐点。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说明中国的城市化是一种极度虚伪的城市化。

简单地说,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体现在很多企业,就是一涨薪水,老板就要破产;而不涨薪水,就招不到工人。

民工荒现象,就是这个拐点的一个信号。

这个拐点已经出现,而且,已经暴露出恶果,直接导致企业破产。

国家把农民诱惑到城市打工,什么保障都没有。

农民工根本就没有因此而积累财富,更谈不上到城市消费,吃喝玩乐,通胀一来谁都消费不起;衣食住行,无一能得到保障,更谈不上能够在城市买房,能够居住。

这样的打工,不可持续。

这是一种典型的伪城市化。

第四个是人口拐点,25岁至34岁婚龄人口锐减40%。

摧毁高房价的,最后是人口结构。

城市到处是住宅,但是,有的官员一人几十套,而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一辈子也根本买不起的住宅,还叫做住宅吗?全国660个城市空置住宅已经突破一亿套,可以供3亿人居住。

空吧。

现在好了,没有人结婚,没有人需要住房,去炒吧。

2011年25岁至34岁的婚龄人口锐减30%,2012年要锐减40%,幅度比上年要增加10%。

建这么多房子,完全缺乏战略考虑。

想买房子的买不起,也买不到;不想买的,拿着大把钞票把房价炒到天下人耻笑。

到2015年,城市老龄化浪潮涌起,高峰期2020年,城市消费力急剧衰退,那个时候再来看看现在的作为,这些人还有脸见江东父老吗?关于人口,我在《穷人通胀富人通缩》一书中,有过完整的表述,这里不再多讲。

除刘易斯拐点已经发生外,以上三大拐点都将在2012年发生。

其次我们来看看谁在逃顶?在高位逃顶,在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往往是位高权重之人。

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高位出逃,而留下一批中小投资人最后割肉。

这是一件很悲剧的事。

由于股市易于变现,机构投资人要出逃,中小投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所以,在高位出逃方面,我们主要来讲讲楼市,因为这主要涉及到众多在高位买房的刚需群体。

这一轮的加息通道是在2010年10月开启的。

随后11月,央行发布数据,银行存款储蓄环比减少7000亿。

这个数据当时就引起了我的重视,一个问号是:这些存款储蓄去了哪里?股市波澜不惊,可见很少有资金大量流入;理财产品一时火起,但是,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也不信任,因此,有资金流入,据推算一个月也只有区区200亿到300亿之间;拿去放高利贷,会有一部分,也不会在一个月涌入,因为有机构测算,尽管全国很多城市高利贷泛滥,但总量不会超过500亿。

流入楼市和金市,总额不会超过2000亿。

也就是说,还有4000多亿,那么,这么多的钱去了哪里?一个简单的道理,卖了房子,还了贷款,流回银行了。

只有房地产才会有如此之大的吸附和释放能力。

再看看全国二手楼和新房销售同时放大到一个天文数据,环比和同比都超过40%,是全年房地产的销售顶峰。

再看看后面,紧接着,一线城市宣布限购,北京市主要领导表态,坚决将房价降下来。

在市场上,中小投资人还在拼命博傻,而大投资人一个月内拉高出货,而且,出得干干净净,神不知鬼不觉。

这个顶逃的利索。

第二次储蓄大缩水,发生在2011年4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

这些钱到哪里去了呢?除了楼市炒家还贷款外,还有一部分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再就是一部分因为通胀和加息,原先的收入已经不够支付月供,便将存款取出来交月供。

还有一大块,是楼市炒家的大逃亡。

这一次楼市炒家逃顶也算成功,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一线城市房价的滞涨,并由滞涨走向普跌。

大的炒家基本出逃,现在留在楼市的炒家只是中小炒家,资产只等缩水。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8月26日下发通知,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从9月5日起实行分批上缴。

这意味着大量资金将被冻结,相当于未来6个月内上调两至三次存款准备金率。

其实质意义,远远高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同时取消了支付工具承兑汇票,对流动性造成灭顶之灾。

房价大跌趋势就此生成。

再来看看大的开发商的表现。

谁在第一个降价销售?是恒大。

不错,这个超级地产帝国,老板是2009年的首富。

同2008年一样,又是第一个出逃。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降价没有引发退房风波。

2011年元月,恒大全国范围内降价,七五折优惠,单个楼盘有套数限制。

据媒体报道:合肥恒大华府楼盘此次推出的优惠为每天的前1—20名折扣7.5折;前21—50名折扣8.5折;50名之外享受9折优惠。

在长沙、武汉等地的40多个楼盘,开始实行85折销售。

这些是跑的早的,所以,降价15%就能吸引购买。

但是,到6月份恒大发现销售进度不妙,便做了一个噱头——内部员工可享受6折优惠,很多7000多元的房子只卖3900元。

其实,内部员工纷纷拿到指标后,立马转手,促使很多楼盘实际成交均价下降40%左右。

这一次,退房的没有,闹事的来了,前期买房的提出抗议。

然而,恒大不理会,继续低价卖楼,回笼资金。

两个字:逃顶。

再来看看万科。

2011年中报出来,非常难看。

尽管业绩还在增长,但是,现金流不畅,负债率在提高。

为了吸取2008年教训,万科早在春节后在全国开展明升暗降的活动,后来发现市场不为所动,便干脆降价卖楼。

古人说:图穷则匕首见。

万科广州盯住碧桂园,一同赛跑,比谁逃得更快;在深圳,金域华府降价幅度超过30%,前期买房人再也不会砸售楼处了。

只是拉拉横幅,以示抗议。

有什么用?降幅还在扩大。

什么力量也不能阻挡万科的逃顶。

温州、通州等地,前期泡沫严重的地方,正在呈现破灭的征象。

现在坚守房价的,只有中小开发商和中小炒房客,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还在涨,不影响整个趋势。

但是,这种降价放大到全国,不是全局性大降价和泡沫破灭,只是一种逃顶,再等下去,会有开发商资金链出问题而降价50%以上抛售,然后,蔓延到全国。

越晚跑,就越跑不赢。

那么,市场后续走势如何。

我们首先看见的是第一阶段,是市场的冰冻时期。

将要持续到2011年底,政府将要充当房价下跌的救火队,哪个城市快要下跌,政府就会去救火,采取的方法就是限购,冷冻起来再说。

房价的表现是不涨不跌,个别区域和楼盘将会有开发商降价出逃,炒家开始割肉,但是,房价不会普跌,经济开始滞涨,通胀有所遏制,时间将会持续2012年4月。

第二阶段,政府将会去房价泡沫化。

政府开始稳住阵脚,试图恢复经济增长。

但是,房价不降,通胀不可能得到遏制,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持续高涨,压制了全社会的购买力,长期下去将导致经济大萧条,迅速去除房价泡沫,有利刺激消费,拉动实体产业。

他们知道,生产是有周期性的,工业产品很多周期要3到6个月,农产品要6到12个月,再拖下下去,将会严重影响新政府交接,所以,在2012年5月至10月这半年,房价才会开始去泡沫。

这时会有一些便宜的资产投进市场,现金为王;同时,公租房开始启用,租金涨价的历史结束。

第三阶段,房价开始普跌,至于跌什么50%是无知之说,中国房价普跌不会超过20%,因为体量巨大,在一年拉平普跌超过20%根本不可能,但是,区域、个盘跌去50%的楼盘比比皆是。

这时市场正式进入买点,持续三年左右。

95后婚龄到来之时,中国彻底告别高房价。

当年日本房价泡沫破灭,愤怒的日本国民烧毁象什么《楼市》一样的杂志《炼金术》的情景,将成为房价泡沫最后的葬礼。

但是,房价的跌幅因各个城市而异,可各自斟酌。

预期时间在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之间,将产生比较好的买点。

此时买房,只要持有现金,将会买到很便宜的资产,五年之内,不会贬值太大。

可以解决一些夹心层的购房问题。

不过,大家千万要记住,买房子是自己的事,其他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

回答几个问题:未来房产有投资价值吗?就一线城市来说,这十年,中国的房产和黄金大约涨了3.6倍左右,主要是货币的作用,而同期的地产股票和黄金股票很多收益达到30倍到40倍,如果象持有房产黄金一样持有股票,放着不动,股票投资收益是房产和黄金的十倍。

相比起来,投资房产是一项很低效能的产品,仅仅只能跑赢通胀。

中国是个大国,人口众多,衣食住行不解决好会出大乱子,维稳是没有用的。

所以,住宅就不要炒了。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结构会有所调整,房地产的投资效能还会减弱。

现在持有住宅比较多的家庭,可将住宅用于出租,保持一定的收益。

房产税会开征吗?回答是肯定的。

时机会在公租房平抑租金以后,政府肯定要开征房产税来增加税源,因为公租房的启用,政府将重建诚信,取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如果这一轮房价下降到能够解决夹心层居住的改善问题,那大多数人的居住问题,就不会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

随后,开征房产税不影响大多数人的利益。

我现在正在研究房产税的开征办法和时机选择,提出我们的看法和观点,争取尽可能的科学一点,取得社会财富的新平衡。

房价还有上涨动能吗?从周期性来判断,这一轮的房价已经见顶。

这个见顶,不是什么限购带来的,而是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一轮新的循环的使然,再加上中国婚龄人口大幅减少,购买力急剧下降的结果。

新的购买动能重新聚集,不是三五年能够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