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
加法的知识虽然简单,却对后面学习的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共设计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通过学生的实际演示(1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和课件演示(把1只黄纸鹤和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观察画面,体会加法的含义。
通过观察教材上的气球图,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图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发散思维,理解加法的含义。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用加法来表示的事例,进一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加法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动手操作,巩固加法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先是看算式摆,再用学具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会折纸鹤吗?老师这里有几只纸鹤。
(课件演示:1名男同学与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黄纸鹤与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
师:课件中的1名男同学与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黄纸鹤与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能不能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表示出来呢?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1只黄纸鹤与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合起来都是3,教师很自然地提出:能不能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表示出来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1)先自主探究,再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2)提问:从刚才的方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强调:1名男同学与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黄纸鹤与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边讲解边配以手势表示合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并配以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并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与人交流的意识。
2.学习加法算式。
(1)引导学生演示上面的活动,抽象出数1和数2。
师:上面的1名男同学我们可以用数1来表示,2名女同学可以用数2来表示。
(2)教师明确: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1和2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几来表示?
师:1+2等于几?“等于”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是等号。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4)教师小结,引出课题,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
(板书:加法)
(5)读一读加法算式。
①教师范读。
②同桌互读。
③指名读。
设计意图:由直观形象的演示抽象出数的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加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进一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24页的气球图)
(1)看图,这幅图画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3个红气球,1个绿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
(3)引导学生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4)学生明确:3+1=4。
(5)师生共同小结:把几样东西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4.发散思维,展开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能用3+1=4来表示的事例。
师举例:有3朵小红花,1朵小黄花,合起来是4朵花,即3+1=4。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散思维,列举事例)
预设生1:有3名男同学,1名女同学,合起来是4名同学,即3+1=4。
生2:有3块水果糖,1块奶糖,合起来是4块糖,即3+1=4。
……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3+1=4,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感受加法算式的多样化。
(出示教材25页小松鼠玩耍图)
(1)看图,说明图意。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
(3)小组之间讨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4)列出算式:3+2=5。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5)出示课堂活动卡,探究多种算法。
(6)师生评价。
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种算法,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理由是什么?
(学生介绍后,教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语言表述,从中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在这里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渗透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应用巩固,深化问题
1.出示教材24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2)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出示教材25页“做一做”。
(1)读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算出结果。
(3)引导学生明确: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口算。
2+3=2+1=2+2=
3+2=1+2=1+1=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和计算方法,又让学
生明白了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使学生喜欢学数学。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28页1、2题,教材29页6题中的前两个小题。
板书设计
加法
读作:1加2等于3。
算法:①点数法。
②接数法。
③利用数的组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