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样本(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样本
一、目的和范围
为了及时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对传染病有疑似症状的人员报告和处理。
二、报告要求
1.任何员工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向部门主管或安全保卫部门报告。
2.报告内容应包括自己或他人的姓名、工号、部门、联系方式、症状描述等信息。
3.对于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员工,应配合公司要求进行疫情调查。
三、报告处理流程
1.接到传染病报告后,部门主管或安全保卫部门应立即通知公司卫生部门。
2.公司卫生部门将会安排专业人员对报告人员进行初步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3.如果初步检查确认为传染病症状较轻微的员工,公司卫生部门将会进行隔离观察,并通知该员工家庭成员和同事注意个人防护。
4.如果初步检查确认为传染病症状较严重的员工,将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隔离治疗和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5.对于报告人员的个人信息,公司将严格保密,并只在必要情况下向相关部门或机构提供。
四、奖惩措施
1.对于积极报告传染病症状的员工,公司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于故意隐瞒传染病症状的员工,将按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五、培训和宣传
公司将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和能力。
同时,公司将通过宣传栏、公司网站等渠道发布传染病防控知识,增强员工的防护意识。
六、其他事项
1.公司将定期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更新。
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一份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的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样本(二)
一、引言
为了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确保公众健康安全,制定本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传染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明确相关责任人,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部门、机构和个人。
三、定义
1. 传染病报告:指对发现的、疑似的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进行定期和及时的报告。
2. 报告单位:指有关部门、机构或个人负责进行传染病报告的主体。
四、报告程序和要求
1. 报告疫情信息
1.1 传染病病例的发现: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报告单位应立即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1.2 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发现:若存在疑似传染病病例,报告单位应立即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2. 报告内容
2.1 传染病基本信息:包括传染病名称、发病地点、发病时间、传染源等。
2.2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2.3 临床表现: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等。
2.4 疫情调查:包括与患者有接触的人员及其活动轨迹情况。
3. 报告方式
3.1 电子报告:报告单位可采用电子邮件、短信、在线平台等方式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3.2 电话报告:在紧急情况下,报告单位可直接电话报告生物安全防控部门。
3.3 纸质报告:在无法使用电子和电话报告的情况下,报告单位可采用纸质报告方式,报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及时。
4. 报告时限
4.1 传染病病例的发现:报告单位应在发现传染病病例后的24小时内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4.2 疑似传染病病例的发现:报告单位应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后的12小时内向生物安全防控部门报告。
5. 报告责任人
5.1 报告单位负责人:负责确保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落实和报告时限的遵守。
5.2 报告员:负责具体的传染病报告操作工作,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及时。
五、报告管理
1. 报告记录和保存
1.1 报告单位应对每次传染病报告进行记录,包括报告内容、报告时间、报告方式等。
1.2 报告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在需要时进行查阅。
2. 报告信息保密
2.1 报告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保密要求,确保报告信息的安全性。
2.2 不得私自向未经授权的人员透露报告信息。
3. 报告统计和分析
3.1 相关部门应统计和分析传染病报告信息,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3.2 建立相关的数据分析系统,为传染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违规处理
1. 对故意隐瞒、延误报告或虚假报告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报告单位内部违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进行违规记录,做到信息透明。
七、附则
1. 本制度由XX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具体细则由各报告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以上为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模板范本,供参考使用,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样本(三)
1.门诊、住院医生为责任疫情投告人,一旦发现传染病应在规定时限内将报告卡填好,做好登记,送至预防保健科。
2.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于____小时内报出;乙类传染病于____小时内报出;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在____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疾控部门报告疫情。
3.报告卡填写规定。
写清患者的家庭住址等项目。
做好疫情登记,病区、门诊应建立登记本。
4.传染病报告制度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
对不报、漏报和迟报传染病疫情的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扣除目标分。
屡教不改者,要给予行政处分。
后果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广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制度
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5、中心领导小组组织中心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区疾控进行漏报抽查。
并将检查结果报中心主任,必要时通报全中心。
6、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7、中心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广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传染病疫情登记制度
1、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要求:
(1)内容填写完整,不得漏项:____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现地址应填写到最小单位,城市应填写到区(县)、街道、门牌、幢、室,农村应填写到乡、自然村。
对于单位内宿舍应在单位前写明____区____路;户口地:卡片除填写现住址外,还应填写户口地,以确定该病人是否为外地人口,否则为不完整卡片。
(2)填报订正卡或初报卡均要做出标记。
(3)填写各项目要准确,病人住址要详细具体,字迹工整易辨认。
(4)按规定时间报告,初诊日期为医院对病人做出明确诊断的日期,应与报告日期在同一天,否则为不及时。
2、社区负责网络报告的传染病卡片质量,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诊断依据、病名、医生填卡日期、地址,地址应选择到街道(乡镇),否则为不合格卡片。
卡片生产日期即为网络直报日期。
实行网络报告的医疗机构保存传染病报告卡,保存期____年。
责任报告单位应设立《专用疫情登记簿》。
在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登记,《专用疫情登记簿》保存____年。
3、中心建立核对和每月自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