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案例”为线索——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实 验 探 究 一 : 已 知 2 N O 2( g ) △H=57.2kJ·mol-1
N 2O 4( g )
(红棕)色 (无)色
学生活动:将两只充有二氧化氮的平衡球分别浸入盛有冷
水和热水的烧杯中,持续一段时间直到颜色不再发生变化为
止,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引导:由实验可得,温度能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其移动
增大 c(SCN-)
减小c(Fe 3+)
减小 增大
预测平衡移 Q与K关系
动方向
Q<K
平衡正向移 动
Q<K
平衡正向移 动
Q>K
平衡逆向移 动
预测现象 红色加深 红色加深 红色变浅
实验探究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将KSCN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
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
Fe3++3SCN- Fe(SCN)3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播放“生活提示”中的一段视频“CO中毒病
人的救护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压氧舱救治CO中
毒患者运用了什么高深的原理呢?今天我们就从影响化学平
衡的条件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引导学生利用平衡常数,判断
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引导学生回顾什么叫化学平衡
移动,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下面我们先探究温度对化学平
学生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已经知道可逆反应最终要趋于
化学平衡状态,但不能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了解温
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能使化学平衡状态发生移动,但
不知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将怎样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
实验探究,理解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丝路教育
国内刊号 CN61-1499/C
2 0 2 0 年 0 6 月 (下)
以“生活案例”为线索
——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
沈金龙1 李娜2(1山东省博兴第一中学 山东博兴 256500;2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 山东博兴 256500)
一、教材分析
本节在理解了“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及其表示方法”这一 问题后,利用K与Q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
实验步骤: 引导:通过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结论,总结浓度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 引导: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完 成“学以致用” 2SO2(g)+O2(g) 2SO3(g) △H<0是硫酸制造工业的基 本反应,在生产中常采用将过量的空气通入反应设备中的方 法,为什么?
237
吗?
2.浓度的影响
引导:利用化学平衡常数K与浓度商Q的关系,预测浓度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完成“合作交流二” 合作交流二:请根据反应Fe3++3SCN- Fe(SCN)3(红
色)的化学平衡常数K与浓度商Q的关系,预测增大反应物浓
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瞬间Q的 浓度变化
变化 增大c(Fe 3+) 减小
(红色)
根据实验现象完成表二。
试管编号 1号试管
实验操作 对照组
现象 红色
结论(平衡移动 方向)
---------
2号试管 滴加4滴饱和FeCl3溶液 红色加深 平衡正向移动
滴加4滴 1mol/L KSCN溶
3号试管
红色加深 平衡正向移动

4号试管
滴加6滴 0.01mol/L NaOH溶液
红色变浅 平衡逆向移动
通过改变条件使 K ≠ Q ,即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条件。
教材紧抓可逆反应的特点,将“反应进行的限度及其改变”
作为主线,依据平衡常数来分析平衡移动,并将平衡转化率
作为定量描述平衡状态的补充。对于平衡移动问题的讨论,
在建立浓度商Q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同时利用普遍适用的Q与
K的比较判据来辅助理解。
二、学情分析
的原因是什么呢?
合作交流一:通过P47表格数据结合教材思考:温度改变
时,平衡常数会改变吗?若变,请描述K变化规律;温度能使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完
成“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纯碱(Na2CO3)洗涤厨房油污时, 用热的纯碱溶液好,还是冷的纯碱溶液好?你知道是为什么
会判断温度、浓度改变时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学会利用平衡
常数的知识,定量分析反应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移动的原
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浓度、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
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归纳出浓度、温度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以及总结规律
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浓度、温度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