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仪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磁共振波谱仪使用方法
核磁共振(NMR)波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学等领域的实验仪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排列在强磁场中的核自旋的共振吸收来得到分子结构信息。
以下是核磁共振波谱仪的使用方法:
1. 样品的制备
首先需要准备待测试的样品。
根据不同的样品和实验目的,样品的制备有着不同的方法和要求。
一般来说,需要将待测试物质溶于有机液体,如CDCl3或DMSO等,并在的条件下制成溶液。
2. 样品的放置
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放入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试管中,并将试管装入样品自动旋转的夹具中。
3. 调整参数
根据不同样品的特性及实验目的的需要,需调整不同的
参数。
包括射频场强度、扫描范围、扫描速度等。
4. 开始扫描
调整好参数后,启动波谱仪进行扫描,以产生核磁共振信号。
通常需要多次扫描以提高信噪比和获得更好的谱图。
5. 数据处理和分析
完成扫描后,需要对得到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使用专业核磁共振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验证、分析、比对和判断。
通常需要经过多道处理的算法处理,最终能够得到图形并进一步进行数据解析和结论提取。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避免对人和设备造成危害。
同时,波谱仪的使用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建议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