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延边少数民族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税Taxpaying经济纵横
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延边少数民族为例
张天玉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族不断发展、繁衍生息的前提条件。
近几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但人均GDP、固定资产投入等经济指标依然和我国其他地区有较大差距。
本文以延边少数民族为例,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阐述,并归纳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影响因素
近几年,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国家实施了控制投资快速增长等多项宏观调控策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为了应对市场中的不良投资倾向,但此举并未否定局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应正确理解中央精神,从而科学制定地区经济发展策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特点,以我国延边少数民族来说,基于环境闭塞、投资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由此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从而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的稳步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意义
经济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文化习俗、地理环境、自然资环、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向来都是以某一少数民族为主体,体现出共同的特征、共同利益关系的群体经济,有内部共同性与外部差异性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和区域经济形态较为多样,不过由民族和区域关系的角度看,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在不同范围与层面特定区域当中形成的单一型民族经济与多民族经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对解决民族问题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以我国延边地区来说,这里地貌复杂,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使得当地的物资外运和经济流通困难,限制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另外,因为环境闭塞、人文观念等原因,即便是在我国多数地区都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结构依然较为单一,民族分布集中度高,但产业层次较低。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但普遍存在农业产业效益低下的问题。
以延边地区为例,这里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占比较高,无法保证投资效益。
同时,因为位置偏远,离主流经济圈也比较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市场意识单薄,市场化程度不足,以非主流经济为主,其城乡之间以及工农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因为少数地区空间概念的影响,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发展差距掩盖了各民族群体发展差距,另外一边是汉族较为集中的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掩盖了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分散型的乡村经济欠发展的现实情况。
三、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下列几方面为主,即:(1)发展基础薄弱。
工业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判断依据。
以延边地区为例,改革开放前,这里的工业主要有临产、煤炭业和造纸业等资源开采业,产业结构单一。
改革开放后,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当地内部结构得到优化,不过和发达地区已经产生较大差距,新兴工业发展效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高,没有竞争力优势;(2)投资欠账多。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延边地区投资增速较慢,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88
年后,基于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依然和经济发展目标有较大差距;(3)地理环境的限制。
延边地处东北亚金三角地区,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但是基于周边国家各类政策的影响,当地出口通道受阻,出口贸易除了手续烦琐之外,也会产生较大的成本,区域优势反而成立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交通系统不完善,当地的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四、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建议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振兴老东北工业区等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应牢牢把握这一历史契机,谋发展、抓建设,积极促进当地的经济大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延边地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把握:(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
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制定有效的政制度,秉承着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以国家帮扶为补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产业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进一步提高核心农业、原材料、能源等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各组织机构的协调合作,全方面完善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3)研究产业政策。
应深刻、全面地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好投资导向和产业需求的关系,在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还应当重视生产性投资问题,积极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实力;(4)深化体制改革。
基于《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要求,应结合延边的现实情况,制定适用性强的投资体制改革工作计划,加快投资管理方面的改革,激发企业投资热情,将更多的资本吸引到延边地区,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注入原动力。
五、结语
分析可知,延边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协同一致的,也是一项系统、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对此,党和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重视度,促进各民族团结协作,积极创新农村人才优惠政策,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同时还应当充分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深化延边地区的农村经济开放程度,促进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金融发展对延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建议[J].时代经贸,2016(1).
[2]黄英才.延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8.
[3]申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及其调控的分析[J].商情,2018(12).
作者简介:张天玉(1994-),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人,硕士,在校生,专业:少数民族经济。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