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浩荡唱和谐 农村建设谱华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风浩荡唱和谐农村建设谱华章
——梅桥乡发展巡礼
淮水悠悠丰南田,淝河依依沃北野。

这是一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这里流淌着多彩而充满激情的音符。

这里,钟灵毓秀、物阜民丰;这里,人杰地灵、重文雅书。

这里是一片发展强劲、活力四射的热土;这里是一块播撒希望、收获欢笑的宝地;这里走出了著名作家陈贵棣。

在这里有一股热浪,暖人心口;有一种合力,风雨同舟;有一群人民,思想解放,共创和谐,这就是淮上区梅桥乡——一个如大鹏展翅翱翔升腾的地方。

梅桥掠影
梅桥乡是农业大乡,是淮上区“一主两翼”的两翼之一,地处淮上区西部,坐落于淮河北岸,境内有风光旖旎的国家4A级风景区——淮河闸景区,有面积三万亩的三叉河湿地。

东与小蚌埠镇接壤,南与禹会区隔河相望,西与怀远工业园相连,北与曹老集镇毗邻。

全乡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和12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198个村民小组。

人口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62人,年人均纯收入6239元。

梅桥乡于2004年3月,从怀远县划入蚌埠市淮上区。

近年来,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干部和广大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已呈现出了和谐稳定的局面和蓬勃发展的态势。

新建了2000多平米的办公大楼,从根本上改善了乡政府办公条件。

各职能部门机构健全,建立了240平方米,硬件设施齐全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由民政、计生、城建、农业、综治、信访、工会、妇联、共青团、劳保等部门集中办公,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站式服务。

工作高效有序,真正发挥了为民、便民、利民的作用。

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以蔬菜生产为主体,农业出特色、创品牌。

积极招商引资,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文教卫工作稳步发展,成绩显著。

新建9所村卫生室、新建了省级(乡镇)文化站和全国一流的计划生育服务站所,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面貌,而且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欲兴百业,教育为先。

乡党委、乡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配合区教育局改善办学条件,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锐意探索,和谐发展;深化改革,硕果累累。

梅桥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先后取得了全国“巾帼示范村”、国家级“优质计划生育服务所”、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单位”、省级“优秀乡镇文化站”等一系列殊荣,并多次荣获市区级“先进单位”称号。

梅桥乡由弱变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党建篇
乡党委努力探索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开拓创新,突出服务功能,狠抓工作重点,配齐配强村级班子,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梅桥乡经济的快速
发展和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村两委是最基层的领导组织,我乡多措并举,扎实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建设。

一是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

二是多种措施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

采取了“年龄偏大退下来,年轻有为推上来;工作不力撤下来,成绩突出提上来”的“两下两上”原则,切实优化了村两委领导组织结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乡党委围绕如何加强乡、村干部管理;如何形成干部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重点抓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确立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例会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乡直各部门和村级绩效考核制度,每季度考核一次,与干部工资挂钩,着重加强在中心工作方面的考核。

三是落实“三公示一督查”制度,认真执行班子成员每月工作计划和总结公示,乡部门负责人和包村人员周工作计划和总结公示,机关党员干部当日去向公示。

考勤推行上下午点名公示制,对开会、办事、下村、学习、请假等不在岗人员,点名结束即有党政办负责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予以公示。

机关效能工作督查组每周两次不定时查岗,查岗结果和考勤结果记入考核档案,并纳入年底考核。

由于措施过硬、督查到位,干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热情更高涨;工作执行力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更扎实。

村党组织活动场所,是党在农村的主阵地。

为进一步巩固这一主阵地,今年乡党委进一步加大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为华圩村和杨楼村选址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供了近10亩用地,其中杨楼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占地7亩多,为全区最大。

两村活动场所均按照“一室多用”、“功能齐全”的要求高规格高标准设计施工,每处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可用房屋14间,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为民服务代理室、文体活动室、计生服务室、调解室“六室”,成为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的“五个中心”。

同时,对室外场地进行了绿化硬化,设置安装了国旗、公开栏、宣传栏,室内统一设计安装各类标牌、制度上墙,并配备了全新的办公桌椅、会议桌椅和50寸液晶大彩电。

一派现代化的气息。

十三个村由乡统一配备了档案柜,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已全面使用,并全部配备了投影仪,电教设施更齐全更先进了。

党员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巨大,我乡抓住目前正在全面推进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大好机遇,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

一是大力扶持、培育有特色“双培双带”示范户,如发展了许正久尖椒、苏同礼黑木耳、张乐龙虾、朱建波奶牛、朱家友蘑菇、孙尚金金针菇、苏同山蛋鸡、梅山贵肉鸭养殖等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党员示范户,全乡“双培双带”示范户110户;二是与专业协会相结合,建立“双培双带”示范基地。

已建成梅桥生猪养殖、裔湾蔬菜、天宇食用菌、华圩肉鸭、朱海和淝北龙虾、杨楼尖椒、苗台大青豆等七个协会型“双培双带”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全乡“双培双带”示范基地35个。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富余劳动力的培训,以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促进新农村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在裔湾村建设了一个“双培双带”示范培训基地。

裔湾“双培双带”培训基地的创建,为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提供了有效载体,既可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问题,又能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和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致富本领,对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计划生育工作向来是农村工作的难点,我乡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与创建国家级优质计生服务所有机结合,加强阵地建设,美化服务环境。

投资79万元新建了高质量高规格的计生服务所。

现有技术用房538平方米,设有治疗室、手术室、康复室、B超室、化验室、咨询室、消毒室、乳腺检查室、宣教室和药房等科室。

室外地面进行了绿化,室内进行了装修,服务环境温馨舒适。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突出以人为本,开展优质服务。

乡服务所为育龄妇女主动提供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计生维护等多方位服务,实现了人口质量和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我乡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今年以来,共为全乡育龄妇女免费检查1500余人次。

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达到95%以上;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率达到99%以上,连续10年无计划生育手术事故发生。

我乡还将“争先创优”活动与民生工程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落实农村安全饮水,华圩、淝南2个村的安全饮水项目已完工;其次是加快了村村通建设步伐,完成了苗胡路、苏岗路的建设。

三是建设4个农家书屋,投入40万元资金新建了乡综合文化站,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投资70万元建了9个村级卫生室,并已投入使用。

全区的十二项民生工程在我乡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乡党委不断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制定了社会治安综治工作的各项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近年来,刑事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信访量显著减少,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经济篇
新思路才有新突破,新突破才有大发展。

近年来,梅桥乡把大力发展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来抓,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多方位招商引资,取得了良好成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乡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着眼长远的基本原则,高起点规划梅桥集镇,制定控制性强规,按照规划先行的方针,以乡政府为中心“南延北进、东改西扩”的发展规划,加快“四纵四横”、“两园、三村、三市场”(字幕:四纵:梅桥菊花园路、梅桥大道、老街路、中心小学路;四横:刘郢路、淝南路、新街口路、梅苑大道;两园:农民创业园、梅桥工业园;三村:桥北新村、梅苑新村、菊花园村;三市场:玉潭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工程建设,以拉开梅桥集镇的建设框架。

2011年将完成商贸步行街、农民创业一条街一期、梅苑新村、菊花园新村、桥北绿苑农民公寓、世纪家园小区等6个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可新增城镇居民4000多人。

2011年完成“四纵四横”道路建设改造,2012年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和进行招商引资,完成“四纵四横”城镇配套设施。

计划3年内完成集镇开发建设总投资近亿元,梅桥集镇人口达2万人以上,城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以上,梅桥乡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绿苑农民公寓建设项目符合梅桥中心村布点规划,对原闲置多年的淀粉厂和面粉厂土地进行盘活、开发、利用,新建生态观光居住休闲小区。

项目位于梅桥桥北,淝北路北侧,曹梅路两侧,规划用地面积36亩,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为多层建筑,规划建设为十二栋6层楼房,建设农民住宅400多套。

该项目南邻北淝河,依托北淝河和三叉河良好的自然湿地资源优势,配套建设观光旅游码头等休闲设施,项目功能集休闲居住、垂钓、观光、旅游融
为一体。

项目建成后,可安置农民住宅400余户,置换土地160多亩。

同时,也能带动桥北今后的加快建设和发展。

梅苑新村建设项目用地已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同意,是土地整治置换项目。

该建设项目位于梅桥中学南侧,占地面积38亩,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

建设规划为中间一条东西长500米、宽30米的主街道,两侧配套绿化和亮化。

一期工程建设,征地面积22.9亩,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投资2600万元。

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前期征地工作,征地面积15.1亩,计划总投资1600万元,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项目建成后,可安置农民住宅280户,节约土地70余亩。

菊花园新村(商贸城)建设项目位于梅桥玉潭农贸市场西侧,梅胡路北侧,是土地置换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6亩。

计划总投资5100万元,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

项目于2010年9月份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已完成总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安置农民住宅300余户,节约用地90余亩,该项目主要集中安置梅桥村陈、吴台自然庄全部搬迁户。

杨楼村土地增减挂钩建设项目是淮上区实施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涉及拆迁安置住户119户,473人,总投资1400万元,集中新建农民居住小区,共建108套住宅。

通过一年多来的辛勤努力,截止目前,该项目已按计划全面完成中心村安置还原房建设任务。

下一阶段,计划用2个月时间集中开展并完成拆迁户搬迁安置工作。

争取3月底完成搬迁工作,4月底老村庄复垦到位。

该项目完成后,可复土地175亩。

如今,走近这处农民新村,眼前是一排排外观优雅时尚的楼房,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

如果不是村外一望无际的碧绿麦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这是在乡村行走。

华圩土地置换和旧村改造项目区共涉及拆迁安置住户68户,272人,其中住房户38户,建筑面积2686.71平方米,已完成前期勘查、丈量、计算、公示等工作并上报区建委,完成王台自然庄拆迁,可复垦土地95亩。

做强做大企业是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目前我乡有方兴建材厂、正大钢构、联友贸易有限公司等五家上规模企业。

方兴建材厂位于梅桥乡吕巷村境内,前身是兴建于80年代的华圩窑厂,为响应国家节能利废减排的号召,在原窑厂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采用当今先进建材技术,一期投资1500万元,引进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新厂占地近300亩,拥有工人180人,项目建成后,当年可生产10万立方加气混凝土砖,年产值2500万元,利润500万元,可实现税收80万元。

虽然目前该厂仍生产粘土红砖,但下一步该厂主打产品有两大项,一是加气泡沫砖,其特点是重量轻,仅为传统粘土砖的1/3,保温隔热性能好,是高层建筑的首选建材。

二是粉煤灰蒸汽砖,该产品是利用最先进的180吨压力的机械压制成半成品,经过静养后由蒸压釜高温蒸压而成,该产品特点是承重性能好、体积小、易操作、保温性能好。

以上两种产品是替代粘土红砖的理想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该厂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计划再投资2500万元,引进几条新的生产线,到时该厂产品将达到10余个品种,产品包括墙体砖、路面砖、广场砖等,年产值将超5000万元。

并计划投资800万元把华圩窑厂沿路门面开发为五层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商住小区。

联友贸易有限公司位于梅桥乡淮丰村境内206国道旁,创建于2000年,前身为蚌埠市联友轮胎经营部,该公司于2007年投资500万元兴建蚌埠市联友贸易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建设,该公司现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流动资金300
多万元,法人代表杨旗,本乡淮丰村人,该公司下辖淮丰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汽车营销部及联友轮胎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拥有员工110人,公司主营物流、轮胎销售、车辆销售与维修、轮胎翻新四大项。

公司年产值1500万元,年实现利税100万元。

下辖淮丰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汽车30余辆,主要经营国内长短途运输等业务。

汽车营销部主营一汽、二汽载重汽车,并代办车辆分期付款、入户、挂户、保险等业务。

联友轮胎有限公司销售网络遍及皖北20多个县市,主要从事轮胎、钢圈等经销产品的厂家一级代理。

今年,全乡企业完成总产值2.8215亿元,完成企业营业收入2.7985亿元,完成增加值7798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244万元。

完成区下达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186%(区下达任务企业营业收入1.5亿元)。

2010年,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

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政策性财政收入800万元。

招商引资达到2.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0%。

农业篇
梅桥乡是农业大乡,农业工作是我乡工作的一部重头戏。

全乡拥有耕地面积4.9万亩,农业人口4.35万人,占总人口的94.6%。

2010年我乡农民人均收入6239元,其中:裔湾、淮丰两村人均收入超万元。

我乡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种植面积近3.6万亩;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种植面积达2.6万亩;食用菌生产面积80余亩。

目前,我乡已形成南菜北粮的农业生产格局。

已成立蔬菜协会等7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蚌埠市裔湾生态蔬菜农民合作社等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拥有裔湾蔬菜批发市场、润安公司、金旺食品公司、越洋香料公司、远通香料公司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培育了一大批蔬菜销售经纪人,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目前,我乡主要蔬菜生产区为裔湾、大岗、淮丰、苗台、吕巷、天宇等村,共有蔬菜生产面积2.6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生产面积11000余亩,是我市、区重点菜篮子工程基地。

年可产各类蔬菜21万吨,总产值达1.3亿元。

主要品种有番茄、辣椒、圆葱、莴苣、白萝卜、芹菜、食用菌等。

通过运销经纪人把产品销往江、浙、沪等市场。

蔬菜生产是我乡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已形成了以裔湾为核心的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从过去露地常规蔬菜生产发展到现在的标准化水泥骨架蔬菜大棚生产,由原单一品种并分季度集中上市,而发展到如今的多品种反季节上市;由过去的垃圾蔬菜,而发展到如今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由原来亩产效益不足千元,而增效到如今亩产超万元。

群众种菜热情日益高涨,生产越来越规范、绿色、健康。

我乡还利用示范户和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工程,有力促进了我乡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2010年全乡家禽饲养量达到150万只,出售商品禽140万只。

在苏同礼的牵头下二十多位黑木耳种植户又联合起来成立了黑木耳合作社,目前黑木耳栽培面积已扩大到近百亩。

今年又新建了华圩村宏博养猪小区、五台养猪小区、天宇村张会堂养猪小区、胡口村张明虎养禽小区。

全乡发展到22个特色种植、养殖小区。

并在他们的牵
头下,新成立了天蓬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梅桥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乡农业注重品牌效应,干部和群众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

在“珠城农佳”“梅桥大青豆”等蔬菜品牌之后,又注册了“淮丰”品牌蔬菜。

目前天宇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材料和“天宇”品牌食用菌注册的材料已完成上报。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搞好农业的重要保障。

一年来,全乡共完成75条中小沟疏浚,长达36千米,完成土方6.7万方,新打机井28眼,修建碎石道路长7.5公里,配套桥、涵、闸62座,完成土石方1.4万方,新建吕巷灌溉站一座,总装机2 台套,共50千瓦时。

实施了吕巷3000亩的土地综合治理片,实施了华圩新农村建设项目,铺设田间碎石道路4000米,架设高低压线路2700余米新增80KV A变压器一台。

完成杨楼新村外排水工程,铺设地下管道800余米。

完成淝北村北刘片510亩低洼地改造。

植树造林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乡常抓不懈的工作,今年完成成片造林309亩。

完成苗台、吕巷农田林网3000亩,四旁植树6万株。

我乡确保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全部落到实处,分别通过一卡制和直补的方式发放到户。

今年,完成土地流转1040亩。

开展农民各类培训班4500学时,累计现场指导2507人次。

付出就有回报,汗水换来成绩。

在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今年,裔湾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000元,淮丰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大岗、苗台、天宇、华圩等村人均纯收入也大幅提高,下年将进入人均万元村行列。

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不朽名言:一个人如果要达到新的目标,就必须要走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新路。

这是一条坎坎坷坷、曲曲折折的路,我们从脚下起步,不断跋涉,不断开拓,这是一条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的路,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乡镇发展之路。

迎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高唱和谐发展主旋律,我们将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梅桥的明天会更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