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的语言应与思维协同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AN GTAN YISH U
0 谢瑞芳
犭 展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做到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呢?第一,要将思维训练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语言和思维之间、语文知识和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语文知识体系和科学思维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从语文知识体系和科学思维体系的内在联系出发,确定既符合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发展规律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综合训练体系。

例如,记叙文读写知识的教学应该和再现形象思维的训练是同步的,文学作品读写知识的教学应该和审美性、创造性的形象思维的训练是同步的等。

只有这样,才能胸怀全局,统筹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训练的目的。

第二,要将思维训练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

要尽量做到既从语文知识的角度又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双管齐下,互相渗透,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例如,讲解词汇,可以适当渗透有关逻辑概念方面的知识,讲解语法,可以适当渗透有关逻辑判断方面的知识,并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从思维的角度对语文知识达
到本质的理解,又可以使思维训练结合语文知识的内容落到实处,同时取得两方面的效果0
山西教教学2010\5
第三,要将思维训练贯穿到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中。

人文知识是学生语言思维重要的基础材料,科学的积累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这块丰厚文化沃土上充分吸收思想文化营养,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学生的知识经验增多了,人文素质提高了,就会才思敏捷,写出既具一定的思想见解、又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好文章。

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使思维训练符合
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

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所进行的思维训练,也只能在与语言发展的矛盾统一中求得与之相适应的训练内容和途径。

在初中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没有掌握各种复杂复句语法关系的时候,要他们运用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写出比较复杂的议论文是不可能的。

任何脱离或超越学生语言发
展实际进行的思维训练都将会事倍功半,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思维训练必须结合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来进行。

对语言的理解过程(即接受)是思维对语言信息进行处理并存储的过程,在外在形式上表现为听和读。

对语言的运用过程(即表达)是思维将其结果转换为语言信息输出并物化的过程,在外在形式上表现为说和写。

语文课正是通过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即听、读、说、写的过程,既发展学生的语言,又发展学生的思维。

语言训练离不开这个过程,思维训练也离不开这个过程,而且也只有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纳人这一过程才可能达到二者的统一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思维训练要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


童青少年思维的发展既反映出普遍的一般规律,即按照一定的阶段发展的相对稳定的顺序和共同的年龄特征,又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如由于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文化上的差异出现的城乡差异、思维发展的进程和速度的差异等等。

从语文课来讲,丿L 童青少年思维的发展既服从于整体的思维发展规律,同时又表现出语言学科思维发展的一些特点。

要让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就必须认真地研究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并使其符合这个规律。

做到以上几点,就能达到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八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