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气防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电气防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矿机电电气防爆检查员,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工作人员素质全面,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工作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

1、机电监督力度和深度不够。

煤矿电气防爆检查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

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标准化检查中,又由于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检查普遍采用抽查式,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

矿井机电较其他专业复杂,而现场工作中,基本上放在设备状况,是否失去防爆性能,一些表面现象掩盖不少深层次问题,缺乏对管理制度、安全性能、动态情况的了解。

在检查中,自己去动手、去打开开关、去检查各类保护、去翻阅各类记录资料,深入采掘工作面、深入机房、深入到车间、区队发现问题、督促落实被检单位整改的情况少。

2、超能力生产。

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受利益驱动,
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在加上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拼设备现象,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3、深部开采对机电管理的影响。

随着矿井延深开采,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了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

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造成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鼓变形严重,这些都给机电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加大安全投入,就有可能酿成事故,影响生产。

二、如何加强煤矿机电管理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

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电气防爆检查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认真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养等形式,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要完善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优秀职工“传、帮、带”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提高电气防爆检查员的整体素质。

煤矿电气防爆安全检查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力量,对矿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督察,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执行,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停下来,决不手软。

要用铁脸面、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按标准执行。

3、积极采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入、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优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机、综掘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胶带运输监测监控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副井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等先进技术和装备。

4、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
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三、结束语
要组织一支由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对每个供电系统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系统优化方案。

要做好机电管理,必须从搞好安全、服务生产、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定位,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引导生产力发展,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投入和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升级。

要结合企业实际,通过提升运输等固定设备的检修工作,加强井下电气设备和流动设备管理,提高机电战线各级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