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地理信息的获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地理信息的获取方法
作者:胡伟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年第05期
摘要: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是高考说明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明确规定的基本考核目标和要求,也是实现其他几种能力的前提。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特色,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关键词:信息获取;高中地理
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每个题组都有各种类型的图形图表。
地理图表在各地地理高考试题中均占据重要比重和分值。
如何从众多的文字及各类图形图表资料中快速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从而顺利地调动所学知识,准确地解题,这是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面临的难题,也是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按特点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地理文字信息、地理图像信息和地理表格信息。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地理信息,找出不同的获取方法,从而综合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
一、文字信息的获取
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文字表述都是最基本的提供地理信息的方法。
教师在日常教学里,要培养学生养成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将能表示区域位置、大小、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的关键性字眼圈画出来,解题时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1: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第(2)问: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此题是2013年安徽卷第34题。
“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时,根据图像信息,看到图示虚线区域有冷锋天气系统,推断出可能会有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式。
另外,题目中有重要的文字信息“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从该文字信息中可以推出该地表土解冻后土质疏松,由于地表干燥,如果受到大风或强风的影响,可能成为沙、尘物质源。
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
这一文字信息是判断该气象灾害的重要依据。
再加上气旋中心气流
上升。
调动课本知识:沙尘暴形成条件是①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②沙、尘物质源基础;③不稳定的热力条件。
从而判断该气象灾害是沙尘暴。
二、图像信息的获取
关于地理图像中信息的获取,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三看”:一看图名,二看图例、注记和注释,三看地图内容。
图名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规定了材料论述的方向,是材料的中心意思。
图名中往往隐含着解题所需要的信息。
看图名帮助学生了解图像反映的内容。
图例、注记和注释,是图像内容的延伸,但是考试中,由于时间紧,特别容易被学生忽略,读好图例、注记和注释可以让学生了解图表中隐含的对做题很有帮助的信息。
图表的内容是解题关键所在,阅读图表获取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和整合,联系课本所学知识,运用图表分析、判断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例2: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此题组是2011年安徽卷选择题。
本题组分别考查影响河流的搬运能力的因素,影响流量变化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及图表分析能力。
第1题:河流搬运能力与径流量大小及流速大小有关,流速快、流量大,则搬运能力强,反之则弱。
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可以从题目中的左侧图中获得:11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最小,河流搬运能力最弱。
因而选A。
第2题:从右侧图中可以看到“沼泽“图例,该地沼泽广布,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沼泽属于湿地,湿地具有调蓄水源的作用,该流域沼泽广布,导致径流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
因而选D。
例3: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此题组是2015年新课标卷选择题第四个题组的前两题,分别考查气温的变化及结冰期的长短,河流水文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第一题:b图是该地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可知,该地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大约从12月到次年3月,河流结冰必须在气温0℃以下,由此判断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4个月,因而选C。
第二题:由a图内容及图例可知,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之间有水电站,说明此处河段落差大,水流急,不易结冰。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易结冰;蒙特利尔以下河段纬度较高,易结冰,因而选B。
三、地理表格信息的获取
地理表格一般以多行多列形式,展示地理事物的类别和数量关系。
读地理表格时,要做到三看——看图名、看图边、看图中,即先要注意看表格名称,了解该表格表示的主体内容;其次要看表格的内部构成,要注意表格的表头分别表示什么事物;最后看表格中的具体数据,要注意根据题目设问比较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数据,一般需要找出该类别数据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再结合课本对相关知识的描述,调用知识储备,依次判定类别。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无论哪一种地理信息的获取都是建立在知识储备基础上的。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想要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需要教师课前备课充分;上课时让学生逐渐完成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同时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形信息,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效率;课下,再选取典型题目让学生精练,学以致用,加强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均海.培养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策略——从学生典型错例分析引起的思考.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裘建闽.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教师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