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专题检测8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八)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 C
解析浪漫主义的兴盛是因为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失望,正是材料中“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体现,C项正确。
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 D
解析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3.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雨果的小说艺术”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排一个“舒伯特之夜”
的音乐会。
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B.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实主义的文艺
答案 C
解析拜伦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家,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画家,舒伯特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都是涉及到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独立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特别是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开始思考社会的变故。
他们用锋利的笔触真实地描绘社会的众生万象,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
下列反映了这种思考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D.《老人与海》
答案 B
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现代荒诞派戏剧,《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
5.有一幅世界名画,它取材于“梅杜萨”号船的海难事件,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的挣扎和对生命的渴望。
这幅画的作者应是
() A.舒伯特B.普希金
C.霍夫曼D.籍里柯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梅杜萨之筏》是法国画家籍里柯的代表作。
6.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
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 A.《离骚》——《诗经》
B.《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C.《蓝色多瑙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
答案 B
解析《向日葵》是凡·高的代表作,属于印象画派,而不是现实主义作品。
7.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作品,却在死后留下丰富的遗产。
下列作品中有一幅是他的作品,该作品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这幅作品是
()
A.《向日葵》B.《日出·印象》
C.《格尔尼卡》D.《拾穗者》
答案 A
解析解答本题只要识记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即可。
这幅画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8.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的是二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在画作展览时,一名德国军官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
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说明绘画具有
() A.艺术性B.思想性
C.阶级性D.社会性
答案 B
解析毕加索的作品及其回答,表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控诉和痛恨,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
9.“我希望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
”能反映以上思想的音乐作品是
() A.《牧神午后》B.《第六(悲怆)交响曲》
C.《命运交响曲》D.《第三(英雄)交响曲》
答案 A
解析材料强调了作品的特点:“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
《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交响诗,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符合题意。
10.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②在创作形式上都追求完善和谐③都是
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④都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等正面人物的形象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反映。
因此,文学艺术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①③正确。
11.电影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自问世以来便得到迅速发展,它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之为“第七艺术”。
阅读下列图片,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A.图一电影放映机是美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的
B.图二作品是格里菲斯拍摄的,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C.图二、图三都是著名的黑白无声商业影片
D.图四是1927年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
答案 C
解析卢米埃尔兄弟是法国人,故A项错误;电影诞生的标志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电影在巴黎首映,故B项错误;《浮华世界》拍摄于1935年,故D项错误。
12.某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的介绍有如下内容:“卢米埃尔兄弟”“默片时代”“《爵士歌手》”“好莱坞”。
这门选修课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A.《改变世界的计算机》
B.《音乐的变奏》
C.《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D.《电视与当代生活》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卢米埃尔兄弟”“默片时代”“《爵士歌手》”“好莱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门选修课是《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所以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3.识读下列四幅人物肖像画:
请完成:
(1)简要指出图一~图四所示人物的国籍,并列举他们的代表作品。
(10分)
(2)上述人物的代表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分析其诞生的历史背景。
(10
分)
答案(1)国籍及作品: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德莱塞是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嘉莉妹妹》和《美国悲剧》;泰戈
尔是印度作家,代表作品有《吉檀迦利》和《戈拉》;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代表作品有《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
(2)文学流派:现实主义。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
联系;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解析第(1)问,依据图一~图四中的人物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回答。
第(2)问,“文学流派”应联系不同人物的代表作品进行思考,“历史背景”需要从各国联系加强、物质生活变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和归纳。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足不出户看奥运。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共达196亿人次。
材料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
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英镑(或
1 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
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
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
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卢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宏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电视如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意义上传播”?试举
例说明。
(8分)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
例如: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等。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娱乐功能。
例如:电视节目《开心辞典》、电视连续
剧《三国演义》、电视节目《百万富翁》等。
(3)材料三反映了电视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
给世人的功能。
例如:人们坐在家中,却可以欣赏音乐会,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到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旅行”等。
解析本题考查电视的功能,要紧扣材料并结合题目要求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第(1)问,要依据材料,指出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
第(2)问,要围绕电视的娱乐功能作答。
第(3)问,要根据材料三说明电视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1课蒙昧中的觉醒
基础巩固
1.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则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核心思想内容是
() A.强调追求真理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强调道德作用
D.提倡人性,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答案 B
解析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而反对智者学派的人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故A项错误;智者学派反对迷信,特别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故B项正确;智者学派
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进行研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故D项错误。
2.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C.普罗塔戈拉D.梭伦
答案 C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选择C项符合题意。
3.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解析“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
这符合苏格拉底的主张,故B项正确。
4.苏格拉底曾说:“我像一只牛虻,到处叮人,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肉体,而是要保护灵魂。
”这表明他
() A.崇尚民主B.保护贵族
C.重视道德D.尊重知识
答案 C
解析由“不要只顾肉体,而是要保护灵魂”可知,苏格拉底反对只追求物质享受,主张重视道德教育,C项正确。
其他三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5.斯多亚学派认为,最高的善就是过合乎自然的生活。
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
要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去生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斯多亚哲学就是伦理学
B.逻各斯就是合乎自然的生活
C.强调了人的理性和自然规律的重要
D.人应该顺从自然界的安排
答案 C
解析斯多亚哲学包括物理学、伦理学等,A项排除;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B项错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去生活”说明既要尊重人的本性、理性,也要尊重自然规律,D项排除。
C 项正确。
能力提升
6.普罗塔戈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其理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
B.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C.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D.强调“美德即知识”,突出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答案 B
解析“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实际上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从思想理论上论述了人的重要价值,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
7.在古希腊的某一天,两位哲人——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围绕一些哲学问题展开激励的讨论,两者最有可能达成的共识是
() A.强调人类法律,否认绝对权威
B.对神持怀疑态度,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
C.主张“道德就是知识”
D.热衷于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答案 B
解析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属于古希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两者的共识应该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项强调人的价值,突出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8.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
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
①美德即知识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
宇宙”④“认识你自己”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是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的主张,不符合公元前8~前3世纪的时间要求。
①④是苏格拉底的思想,②是孔子的思想。
故选A。
9.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
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
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城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材料二泰勒斯推测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塔戈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孔子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荀子又提出“圣人不求知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和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当时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研究方向上的差异。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
答案(1)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2)差异:古希腊重视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中国只重视对人的研究。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