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幸运、台湾、袭击、期待、空旷、暂停、平安无事、突如其来”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
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在余震中捐献和
抽取骨髓的危险及他们的勇敢无私。

2、教学难点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关白血病患者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白血病的危害。

2、提问:如果你身边有患白血病的人,你会怎么做?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一个为白血病患者
捐献骨髓的感人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
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袭、暂”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3、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小钱患了什么病?病情怎样?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钱的病情严重?(引导学生抓住“灿烂
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 18 岁的年轻人,患了严
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等语句体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钱病情的严重和生命的脆弱。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小钱的生命只有骨髓移植才能得救,但是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找到合适的骨髓不容易?(引导学生抓住“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等语句体会)
(3)教师介绍骨髓移植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找到合适骨髓的艰难。

3、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分组朗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在抽取骨髓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台湾青年和李博士是怎么做的?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突如其来的余震、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次又一次、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等词句,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勇敢无私的品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至六自然段,读出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坚定和勇敢。

4、学习第七自然段
(1)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小钱得救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不仅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桥梁,更指两岸同胞之间用爱心架起的一座生命之桥。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在危险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为小钱捐献和抽取骨髓,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小钱重获新生。

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了两岸同胞之间的血脉亲情。

2、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感人故事,或者谈谈自己对“爱心”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搜集有关海峡两岸同胞相互关爱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高尚
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
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白血病患者的痛苦和骨髓移植
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但是,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还不够到位,部分学生的情感表达不够充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