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外译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2卷第 4期 白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32,No.4
2018年 7月
JournalofBaichengNormalUniversity
Jul.,2018
我国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外译策略
贯丽丽
(黑河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二)源于时代精神 我国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学校创立之初也有着独特的时代氛围。校训作为一个学校的精神核 心和精神支柱,在其确立之初便紧随时代精神,是时代精神在当下的客观反映。我国的大学校训不仅有着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传统,也有着来源于时代精神、高于时代精神的特征。一个典型案例便是南开大学 的校训。在建校之初,南开大学便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办学宗旨,创办了南开大学并将其定义为校 训。该校训创立之初,源于张校长的“公能”教育,允公即要求学生时刻发扬大我精神,有大公之德,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爱国精神。能指能力,这里不仅包括学习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还包括身体的体能,智力的智 能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学生公德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成为不断创新、积极进取、“日新月异” 的高素质人才。经过一个世纪漫长的发展,南开大学的校训始终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注入新的时代 内涵。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社会主义“八荣八耻”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南开 大学的校训也进一步完善,走在时代前列。2012年,南开大学在最新修订的《南开大学学生素质教育实施 纲要》中进一步丰富了校训新的时代内涵,即“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 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优秀学子和合格公民,同时将校训与我国目前进行的教育改革联系到一起,为 百年校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三)源于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顾名思义便是一所大学所遵循的目标和出发点,也可以视为是大学办学的价值观念。从广 义的角度来看,办学理念中包括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方法和办学宗旨。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精 髓,往往蕴含了大学的价值追求与育人理念,是学校师生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学校精神文化 的核心内容。如法律类院校的公平正义、医药类学校的救死扶伤、师范类院校的为人师表等。如中国政法 大学的校训中,不仅体现了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厚德”,还针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提出了“明法”,同时在 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即“致公”,这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不谋 而合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校将校训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融合到一起,如海洋大学的“海纳 百川”,将海洋博大、深远的特征融入校训之中,同时也一再鼓励学生要眼界高远、目标远大;又如国防科 技大学的“强军兴国”,突出了国防科技大学强军、兴国的办学理念。 二、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 大学校训不仅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更有着独特的语言特点。大学校训的使用目的决定了大学校训
收稿日期:2018-04-11 作者简介:贯丽丽(1981—),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业务费科学研究创新专项 (2017-KYYWF-0351);黑 龙江经 济社会 发展外 语学科专项重点研究 课题 (WY2017090-C)。
23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内涵;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8)04002305
校训不仅是一所学校精神内涵和内在文化的外在表现,更是学校对外传播办学理念、宣传学校精神风 貌的重要桥梁。我国汉语大字典中将校训定义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因此,校训对一个学校的 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其壮大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在教育逐渐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各大高校及国 际高校间交流十分频繁,因此,校训的翻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校训的翻译对国际间高校的 合作、国际交流生的学习和交流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能准确、真实地翻译校训, 大学校训在翻译过程中有怎样的策略等问题有重要的分析和研究意义。近年来,到中国大学学习的留学 生越来越多,而英译的大学校训恰好是他们了解一所大学的开始,因此,准确地翻译大学校训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由于中国文化与各国文化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中国大学的校训多源于国学经典、时代精神等, 不仅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内涵精神,更反映了我国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
第 32卷 第 4期
表 1 部分 211工程学校校训及内容
序号
学校名称
校训内容
1
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兼容并蓄,博学笃行
3
第二军医大学
求实创新,严谨献身
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大工至善,大学至真5Fra bibliotek南昌大学
格物致新,厚德泽人
表 1简要列举了目前我国五所 211工程院校的校训,可以看出其校训运用了丰富的国学经典并具有 深厚的文化内涵。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周易,以乾坤卦象的卦辞为依据,有 着浓重的国学内涵;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兼容并蓄,博学笃行”,其中的博学笃行便出自《礼记·中庸》的博 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第二军医大学的“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虽没有过多的历史渊源,但深刻 地反 映 了 中 华 民 族 舍 己 为 人、敢 为 人 先 的 爱 国 爱 民 的 传 统 文 化;哈 尔 滨 工 程 大 学 的 “大 工 至 善,大 学 至 真”,不仅有“大道至简”的传统道家韵味,还包含了真善美等大学生应具备的难能可贵的素质和真谛;南 昌大学的“格物致新,厚德泽人”,取自“格物致知”的典故,有着多种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 大学校训不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内在动力,也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内涵。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 传统,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涵不仅与我国的国学典范相结合,还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 结合时代内涵为校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大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 (一)源于国学典范 我国自古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校训与我国的国学相结合,在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同 时,进一步突出了学校的人文特色和内涵,也受到了国外学校和学者的欢迎。以我国目前的“211工程”学 校的校训来看,其中有 51所大学的校训均与我国的国学有关。笔者简要搜集了国内几所 211院校的校 训,归纳如表 1。
摘要: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内涵的体现,是大学文化与办学理念的高度浓缩,具有简 洁凝练、易于诵读且含义丰富等特点,同时具有对内教化育人、对外沟通交流的功能。校 训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且特别的应用文体,具有丰富的国学文化内涵,大多源于国学典范、 时代精神及办学理念,其构词简洁明快,句型整齐对称,注重修辞美学。随着中西方交流 日益加深,大学校训的外译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在大学校训外译时应充分体现我国国 学文化的深刻内涵,以求为我国大学对外交流和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2018年 7月
JournalofBaichengNormalUniversity
Jul.,2018
我国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外译策略
贯丽丽
(黑河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二)源于时代精神 我国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学校创立之初也有着独特的时代氛围。校训作为一个学校的精神核 心和精神支柱,在其确立之初便紧随时代精神,是时代精神在当下的客观反映。我国的大学校训不仅有着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传统,也有着来源于时代精神、高于时代精神的特征。一个典型案例便是南开大学 的校训。在建校之初,南开大学便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办学宗旨,创办了南开大学并将其定义为校 训。该校训创立之初,源于张校长的“公能”教育,允公即要求学生时刻发扬大我精神,有大公之德,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爱国精神。能指能力,这里不仅包括学习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还包括身体的体能,智力的智 能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学生公德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成为不断创新、积极进取、“日新月异” 的高素质人才。经过一个世纪漫长的发展,南开大学的校训始终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注入新的时代 内涵。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社会主义“八荣八耻”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南开 大学的校训也进一步完善,走在时代前列。2012年,南开大学在最新修订的《南开大学学生素质教育实施 纲要》中进一步丰富了校训新的时代内涵,即“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 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优秀学子和合格公民,同时将校训与我国目前进行的教育改革联系到一起,为 百年校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三)源于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顾名思义便是一所大学所遵循的目标和出发点,也可以视为是大学办学的价值观念。从广 义的角度来看,办学理念中包括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方法和办学宗旨。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精 髓,往往蕴含了大学的价值追求与育人理念,是学校师生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学校精神文化 的核心内容。如法律类院校的公平正义、医药类学校的救死扶伤、师范类院校的为人师表等。如中国政法 大学的校训中,不仅体现了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厚德”,还针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提出了“明法”,同时在 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即“致公”,这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不谋 而合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校将校训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融合到一起,如海洋大学的“海纳 百川”,将海洋博大、深远的特征融入校训之中,同时也一再鼓励学生要眼界高远、目标远大;又如国防科 技大学的“强军兴国”,突出了国防科技大学强军、兴国的办学理念。 二、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 大学校训不仅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更有着独特的语言特点。大学校训的使用目的决定了大学校训
收稿日期:2018-04-11 作者简介:贯丽丽(1981—),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业务费科学研究创新专项 (2017-KYYWF-0351);黑 龙江经 济社会 发展外 语学科专项重点研究 课题 (WY2017090-C)。
23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内涵;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8)04002305
校训不仅是一所学校精神内涵和内在文化的外在表现,更是学校对外传播办学理念、宣传学校精神风 貌的重要桥梁。我国汉语大字典中将校训定义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因此,校训对一个学校的 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其壮大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在教育逐渐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各大高校及国 际高校间交流十分频繁,因此,校训的翻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校训的翻译对国际间高校的 合作、国际交流生的学习和交流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能准确、真实地翻译校训, 大学校训在翻译过程中有怎样的策略等问题有重要的分析和研究意义。近年来,到中国大学学习的留学 生越来越多,而英译的大学校训恰好是他们了解一所大学的开始,因此,准确地翻译大学校训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由于中国文化与各国文化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中国大学的校训多源于国学经典、时代精神等, 不仅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内涵精神,更反映了我国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
第 32卷 第 4期
表 1 部分 211工程学校校训及内容
序号
学校名称
校训内容
1
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兼容并蓄,博学笃行
3
第二军医大学
求实创新,严谨献身
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大工至善,大学至真5Fra bibliotek南昌大学
格物致新,厚德泽人
表 1简要列举了目前我国五所 211工程院校的校训,可以看出其校训运用了丰富的国学经典并具有 深厚的文化内涵。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周易,以乾坤卦象的卦辞为依据,有 着浓重的国学内涵;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兼容并蓄,博学笃行”,其中的博学笃行便出自《礼记·中庸》的博 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第二军医大学的“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虽没有过多的历史渊源,但深刻 地反 映 了 中 华 民 族 舍 己 为 人、敢 为 人 先 的 爱 国 爱 民 的 传 统 文 化;哈 尔 滨 工 程 大 学 的 “大 工 至 善,大 学 至 真”,不仅有“大道至简”的传统道家韵味,还包含了真善美等大学生应具备的难能可贵的素质和真谛;南 昌大学的“格物致新,厚德泽人”,取自“格物致知”的典故,有着多种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 大学校训不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内在动力,也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内涵。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 传统,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涵不仅与我国的国学典范相结合,还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 结合时代内涵为校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大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 (一)源于国学典范 我国自古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校训与我国的国学相结合,在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同 时,进一步突出了学校的人文特色和内涵,也受到了国外学校和学者的欢迎。以我国目前的“211工程”学 校的校训来看,其中有 51所大学的校训均与我国的国学有关。笔者简要搜集了国内几所 211院校的校 训,归纳如表 1。
摘要: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内涵的体现,是大学文化与办学理念的高度浓缩,具有简 洁凝练、易于诵读且含义丰富等特点,同时具有对内教化育人、对外沟通交流的功能。校 训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且特别的应用文体,具有丰富的国学文化内涵,大多源于国学典范、 时代精神及办学理念,其构词简洁明快,句型整齐对称,注重修辞美学。随着中西方交流 日益加深,大学校训的外译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在大学校训外译时应充分体现我国国 学文化的深刻内涵,以求为我国大学对外交流和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