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25分钟限时规范训练23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总复习25分钟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
姓名:班级:
限时训练2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时间25分钟分值1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2.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B.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3.关于马的进化,下列研究方向合理的是()
A.比较不同时期马的数量
B.比较现代不同品种马的特点
C.比较不同地质年代马的腿骨化石
D.研究赛马的毛色遗传规律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B.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会存在爬行类和哺乳类化石
C.比较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可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5.下列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相符的是()
A.生物普遍存在过度繁殖的现象
B.资源有限,生物需要进行生存斗争
C.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
D.生物的变异一定有利于适应环境
6.灰林鸮有灰色和棕色两种体色,灰色个体占多数。
近30年来,冬季气候变暖,积雪变得稀薄,灰色个体易被天敌发现,棕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生殖发育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主动适应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7.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
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8.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达尔文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无翅、残翅,少数昆虫有强健翅,岛上具有正常翅的昆虫消失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B.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斗争的结果
C.频繁的大风导致昆虫的变异类型出现
D.无翅、残翅和强健翅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
9.观察如图的图片,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并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古代鹿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脖子比较长,有的脖子比较短,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的特性,且一般__________,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原因是适者_____、不适者被_____。
(3)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或淘汰的过程中,起到了_____作用。
(4)现在的长颈鹿的形态是通过长期的_____和_____不断积累形成的。
2021年中考总复习25分钟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
姓名:班级:
限时训练2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时间25分钟分值1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能产生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2.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B )
A.化石是保存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B.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3.关于马的进化,下列研究方向合理的是( C )
A.比较不同时期马的数量
B.比较现代不同品种马的特点
C.比较不同地质年代马的腿骨化石
D.研究赛马的毛色遗传规律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B.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会存在爬行类和哺乳类化石
C.比较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可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5.下列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相符的是( D )
A.生物普遍存在过度繁殖的现象
B.资源有限,生物需要进行生存斗争
C.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
D.生物的变异一定有利于适应环境
6.灰林鸮有灰色和棕色两种体色,灰色个体占多数。
近30年来,冬季气候变暖,积雪变得稀薄,灰色个体易被天敌发现,棕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B )
A.生殖发育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主动适应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7.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
正确的是( D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8.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达尔文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无翅、残翅,少数昆虫有强健翅,岛上具有正常翅的昆虫消失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翅型的差异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B.正常翅昆虫的消失是与海岛环境斗争的结果
C.频繁的大风导致昆虫的变异类型出现
D.无翅、残翅和强健翅都是与海岛环境相适应的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
9.观察如图的图片,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并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古代鹿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脖子比较长,有的脖子比较短,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且一般是可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原因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或淘汰的过程中,起到了选择作用。
(4)现在的长颈鹿的形态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有利变异不断积累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