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外阅读真题汇编(二)(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真题汇编(二)(含
解析)
课外阅读真题汇编(二)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
1.(2022秋山亭区期中)阅读下面一段话,再完成作业。
每当百灵鸟敞开歌喉,那优美的歌声立刻招来无数听众,大家议论纷纷夸奖它,百灵鸟听了高兴万分,每天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唱着。
可它唱得越卖力,听众越来越少了,最后连一个听众也没有了。
百灵鸟很难过,它便到喜鹊大姐哪里去诉苦:“大姐,我的歌喉那么好,但大家为什么都不来听我唱歌呢?我又没有骄傲!
喜鹊说:“小妹,你的歌喉还是那么好,但你总是反复地唱那支歌,大家都已经听厌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听了。
"
百灵鸟听了,谢过喜鹊大姐,当天就赶去学了几支新歌。
第二天,当它又亮开歌喉时,大家又都飞来了,听得津津有味。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__个自然段。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①近义词:立即——表扬——
②反义词:虚心——高兴——
(3)我会查字典。
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组词
诉__________
骄__________
(4)百灵鸟感到难过的事是什么,请你用“”画出来。
2.(2022秋洪泽区校级月考)课外短文阅读。
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1992年,拉萨市附近发生了地震。
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藏族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
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一天夜里,孔繁森悄悄地来到医院,请求献血。
医生见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没有同意。
经孔繁森再三恳求,医生才勉强答应。
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这几个孤儿上学读书。
藏胞们
知道了这件事,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1)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永远会孔繁森记住我们
(2)认真朗读第三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段话共有___________句。
②用“"画出医生不同意孔繁森献血的原因。
③找出文中一对意思相近的词。
——
(3)你喜欢孔繁森吗?为什么?
___
3.(2022秋三台县期中)我爱阅读。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
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要红,比玫瑰还要红。
它的样子也很好看,就像我的小小手掌。
我把这片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贺卡,送给了我的老师。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一___________枫叶一___________贺卡一___________小诗
(3)选词填空。
放拾
①我___________起枫叶,向家里跑去。
②我把枫叶做的贺卡___________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4)“它比朝霞还要红,比玫瑰还要红。
”一句中的“它"指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朝霞___________ 枫叶___________玫瑰___________
(5)我要找寻火红的枫叶,是因为___
4.(2022秋夏津县期中)阅读我能行。
猫头鹰
猫头鹰的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
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夜晚,它就像一名哨(shào)兵,睁(zhēng)着两只闪闪发光的大眼睛,注视着田野。
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
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1)因为猫头鹰面部像,身子像,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2)文中“注视"的意思是(①很注意地看②东张西望)。
(填序号)
请用“注视”写一句话:。
(3)细读第2、3自然段,作者在描写猫头鹰的外形时,具体写了它的和。
(4)用“"画出写猫头鹰耳朵特别的句子。
5.(2022秋丛台区校级期中)快乐阅读。
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山村。
村里小溪纵横,溪边长满了花草树木。
小鸟、蝴蝶、小虫、鱼、虾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唤起了法布尔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一阵阵低微的嘎吱嘎吱声,从丛林中传来。
法尔布想:这是什么声音呢?是饥饿的小鸟在巢中呼唤?还是小虫在鸣叫?他想去看看,就鼓起勇气,不顾天黑,一个人跑到丛林里去。
一次,两次,三次,一连好几个晚上,他都没弄清楚是什么在叫。
法布尔不灰心,一定要弄个明白。
许多天过去了,他终于获得了胜利。
逮住了那个会唱歌的小家伙。
原来那不是鸟儿,而是一只颜色嫩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后来,法布尔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1)法布尔是___________国人,是著名的。
(2)法布尔要弄明白的问题是___________
A.纺织娘长什么样子。
B.什么东西发出了低微的嘎吱嘎吱声。
C.小鸟在不在丛林里。
(3)第三自然段中,法布尔“终于获得了胜利”,意思是___________
A.法布尔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B.法布尔敢一个人去丛林里了。
C.法布尔弄清楚了是什么在叫,并且逮住了那个会唱歌的小家伙。
(4)那个会唱歌的小家伙是。
6.(2022秋石景山区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睡觉的叶子
一天傍晚,晚饭后,我忽然发现马路边上有一些植物的叶子是合上的,好像在睡觉呢!我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
妈妈笑着说:“你真是个善于仔细观察的好孩子!这种植物就是花生。
到了傍晚,花生的叶子就会合上了,到了第二天早晨,叶子又会打开。
花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合拢,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睡眠。
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花生的生长。
”
听了妈妈的话,我很快乐。
(1)短文共有___________个自然段。
(2)“我"问了妈妈什么问题,在文中用“”画下来。
(3)花生的叶子为什么到了傍晚就会合上?在正确答案后画“√"。
①叶子不喜欢黑夜。
___________
②叶子怕虫子咬它们。
___________
③叶子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
___________
(4)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我一边看一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
合上叶子睡觉?”
一边一边
课外阅读真题汇编(二)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
1.【解答】(1)考查学生对自然段的辨析。
每个自然段前空两格即为一段,故文章共有2个自然段。
(2)考查学生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能力。
①立即:立刻。
故近义词是文中的“立刻"。
表扬: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
故近义词是文中的“夸奖”。
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
故反义词是文中的“骄傲"。
高兴:愉快而兴奋。
故反义词是文中的“难过”。
(3)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诉"的部首是“讠”,除去部首还有5画,组词为:告诉。
“骄"的部首是“马”,除去部首还有6画,组词为:骄傲。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可它唱得越卖力,听众越来越少了,最后连一个听众也没有了"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2;
(2)①立刻夸奖②骄傲难过;
(3)讠5 告诉马6 骄傲;
(4)可它唱得越卖力,听众越来越少了,最后连一个听众也没有了。
2.【解答】(1)考查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
连词成句时根据平时的语言习惯完成作答即可。
即:我们会永远记住孔繁森。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①表示完整句的标点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由此可知,这段话共有3句。
②阅读句子“医生见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没有同意”可知答案。
③“请求"的意思是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从文中找出近义词为“恳求”。
(3)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
示例:我喜欢孔繁森。
因为他非常关心和照顾藏族儿童。
故答案为:
(1)我们会永远记住孔繁森。
(2)①3;②医生见他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没有同意。
③请求恳求;
(3)我喜欢孔繁森。
因为他非常关心和照顾藏族儿童。
3.【解答】(1)考查学生对自然段的辨析。
每个自然段前空两格即为一段。
由此可知,短文共有4个自然段.
(2)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应用。
学生从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即可。
即:一片枫叶、一张贺卡、一首小诗。
(3)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放:搁置;放下。
拾:从地上拿起。
①我拾起枫叶,向家里跑去。
②我把枫叶做的贺卡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要红,比玫瑰还要红"可知,“它”指枫叶。
(5)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句子“我把这片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了一张贺卡,送给了我的老师"可知,“我”要找寻火红的枫叶,是因为“我"想把它做成一张贺卡送给“我”的老师。
故答案为:
(1)4;
(2)片张首;
(3)①拾②放;
(4)枫叶√;
(5)“我"想把它做成一张贺卡送给“我”的老师。
4.【解答】(1)考查了结合语段内容填空的能力。
根据第一自然段的阅读填空。
(2)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造句能力。
注视:在文中是指猫头鹰很注意地看着田野。
造句:小明注视着黑板上的题目。
(3)考查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关键句“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可知,作者在描写猫头鹰的外形时,具体写了它的眼睛和耳朵。
(4)考查了学生按要求画句子的能力。
通过阅读不难发现,描写猫头鹰耳朵特别的句子是: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
故答案为:
(1)猫老鹰;
(2)①小明注视着黑板上的题目。
(3)眼睛耳朵;
(4)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
5.【解答】(1)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和“法布尔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可知,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2)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一阵阵低微的嘎吱嘎吱声,从丛林中传来。
法尔布想:这是什么声音呢"“一连好几个晚上,他都没弄清楚是什么在叫”可知答案。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他终于获得了胜利。
逮住了那个会唱歌的小家伙。
原来那不是鸟儿,而是一只颜色嫩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可知答案。
(4)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逮住了那个会唱歌的小家伙。
原来那不是鸟儿,而是一只颜色嫩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可知“那个会唱歌的小家伙是"是纺织娘。
故答案为:
(1)法昆虫学家;
(2)B;
(3)C;
(4)纺织娘。
6.【解答】(1 )考查了学生对自然段的辨析。
自然段是表现文章层次的最小结构单位。
它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外在标志(通常是首行缩进两格)。
故本文有三个自然段。
(2 )考查了信息的提取。
结合“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可知答案。
(3 )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花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合拢,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睡眠。
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花生的生长。
”可知③正确。
(4 )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例句形式为:……一边……一边。
照此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
(1 )三;
(2 )妈妈,您看,那些植物为什么会合上叶子睡觉?
(3 )③√;
(4 )我们一家人吃饭看电视。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