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2012中考语文精粹专题热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滕州市滕西中学语文:2012中考精粹专题热练1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间为120分钟。
题量大,时间紧,望同学们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相信自己,勇创佳绩!
一、积累运用(27分)
1、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4分)
⑴刷,汗水立刻从他额头上qìn出来。
()
⑵终于,那纸烟燃出圆圆的深红的火头,火头上niǎoniǎo地升起颤抖的青烟。
()
⑶从这图像中去jí取启示吧。
()
⑷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fěi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
2、原文填写。
(13分)
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⑵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⑶《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⑷,。
生活正应像你这样充满音响,波——浪——啊!
(5)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 ___”。
(用《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6)高尔基是前__________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______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3、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1分)
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B、的《卜算子·咏梅》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揭示其精神品格。
全词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C、《沁园春·雪》一词,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D、《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散文名篇,作者还有小说《童年》《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4、选出下列理解文意正确的一项()(1分)
A.章太炎的学问大,在当时中国学术界有三个“第一”:经学第一,史学第一,医学第一。
B.章太炎狱中复食并不是改变了抗袁的决心,而是接受朋友们的诚恳劝告同时要留朋友深入长谈。
C.陆建章为章太炎囚车开道的目的是希望章太炎为自己拟写一份檄文。
D.章太炎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的普罗米修斯。
5、使用下列提供的词语,仿照例句写话。
(4分)
A.例句:“幸福固然令人羡慕,但战胜逆境则使人敬佩。
”
词语:聪明懒惰
答:
B.例句: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词语:美德寒梅
答:
6、口语交际(4分)
根据提供的情景,补写下面的对话,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晚上,李娟正在复习功课,铃响了)
“喂,哪位?”
“你是娟娟吧?我是爸爸。
”
“爸,!您出差这么长时间,快回了吧?”
“大概还要两天才能回来。
后天你就要考试了,想必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你都复习好了吧?爸怕你有精神压力和思想包袱,特地从外地给你打。
爸想说的是:。
”
“谢谢老爸!我会轻装上阵的。
”
“祝你成功!晚安!”
“晚安!”
(1)补写出娟娟问候爸爸的话语:。
(2)补写出爸爸对娟娟要说的话:。
二、阅读理解
(一)(34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这首词中,词牌是,题目是。
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________图。
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动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
(5分)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
⑴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惟余:)
⑵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顿:)
⑶须晴日(须:)
9.原文填写:(2分)
⑴《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
⑵《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
10.(1)“望”字在这段文字中的作用是()(2分)
A.总起B.总括 C.统领下文
(2)“望”的领起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沁园春·雪》中作者“望”见了哪些景物?(2分)
(4)“望长城内外”一句的朗读节奏是()(2分)
A.望长城/内外 B.望/长城内外 C.望/长城/内外
11、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有()(2分)
A.记叙B.抒情 C.议论 D.描写E.说明
1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4分)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②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④欲与天公试比高。
()
13、按要求写出《沁园春·雪》中的句子:(4分)
比喻句:
拟人句:
1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词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分)
1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的,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的感受怎样?(2分)
16、《沁园春·雪》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抱负?(2分)
(二)卜算子咏梅(7分)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17.“卜算子”是_________名,“咏梅”是词的_________。
词的前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3分)
18.“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9.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
“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
“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
“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三)《海燕》(19分)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③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④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⑤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⑥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⑦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⑧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⑨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⑩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11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12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
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上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
了。
○13——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14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
在叫喊。
○15——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0、概括海鸥、海鸭、企鹅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写这些海鸟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对大海做了多次的描写,这种描写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
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4分)
①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
...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
碎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海抓住
..在自己的深渊里”
..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赞颂的事物,例如:小草、树根、春蚕等,请你展开联想
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一段话,赞颂一样生活中你喜欢的事物。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闲话章太炎(13分)
鲁迅应该算是章太炎的弟子,因为他在日本留学时,正经八百地听过太炎先生的课。
后
来各人走的路不同,志也不同。
章太炎死了以后,鲁迅写文章纪念他,首先赞叹的,不是太
炎先生的学问,而是他的革命经历。
有一段文字棒得让人好眼红,不敢忘记: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
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
的楷X。
章太炎的革命经历,现在许多人怕是已经不知道。
其实在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运动中,
章太炎是了不得的人物。
然而我敬佩章太炎,不是因为他创建光复会参加同盟会的革命经历。
记得上大学时学古
文,古文教师几乎言必称章黄。
章是章太炎,黄便是太炎先生的大弟子黄侃。
《章太炎先生
国学讲演录》是研究国学的人不敢不读的一本书,章太炎是真正的大师。
他的学问太大,有
成就的弟子遍天下,可是敢称古文大师,没有第二人。
有人问章太炎,他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
章太炎笑了笑,说都不是。
他的回答让提问者大吃一惊,说自己是医学第一。
艺高人胆大,口气也大,这种大话,只有大学问家才会说,才敢说。
譬如齐白石先生就称自己诗最好。
后来者如我辈不敢妄断是非曲折,只能作为谈资说说而已。
章太炎的确懂医,著有《猝病新论》和《霍乱论》。
后来我终于发现,自己喜欢章太炎,更多的,还是喜欢他的名士气。
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章太炎曾拟模仿明朝的方孝孺故事,身穿麻衣、手执方杖、痛哭于国门,以此哀悼某某的灭亡。
后来经一帮朋友的极力劝阻,章太炎才打消这念头。
这是一场很好看的戏,此事如果当真的话,它的戏剧性绝不亚于摇着折扇、扇柄上坠着金光灿灿的大勋章,堂而皇之跑去见袁大总统。
学问和资历真到了章太炎这份上,狠毒如袁世凯也拿他没办法。
于是只好将就着把章太炎软禁起来,这一软禁就是三年,一直到袁世凯病死才恢复自由。
章太炎要不是他的学问和资历,怕是早就让袁世凯当毛贼一般杀掉了。
我平时喜欢胡乱看书,每次看到被软禁时的章太炎的一些轶事,便有些激动,忍不住想说给别人听。
太炎先生爱喝酒,古来名士都有这毛病。
酒能助兴,更能壮胆,囚禁时的章太炎威武不屈,雄风犹在,逢酒则醉,醉了则怒骂,有时干脆在窗壁上遍书“袁贼”二字。
这还不过瘾,便在院子里掘树根,挖了一个洞,写无数诅咒袁世凯的纸,扔进洞里去烧,一边烧,一边大呼“袁贼烧死了”。
当时的军政治法处长陆建章对其相当敬佩。
陆建章在北洋也算是位居要职,他好像是冯玉祥的舅舅,不是舅舅也是什么亲戚。
后来章太炎被移往龙泉寺关押,陆建章亲自骑马在前开道以示恭敬,人们都感到奇怪,没见过如此礼遇一名囚徒。
问陆,陆回答说:他日太炎若能为我草一檄文,则我可少用十万兵马,安得不尊重。
军政治法处长如此,底下当宪兵的自然不敢怠慢。
据说章太炎不止一次挥杖驱逐前来保护他的宪兵,结果宪兵不得不换上便服伺候章太炎。
袁世凯的亲信陈宦对章太炎的评价更高,因为章太炎最初见到陈宦时,便说过陈宦这人是第一等人物,然而日后灭亡民国者,必此人无疑。
这话传到了陈宦耳朵里,陈因此对章恨之入骨,章太炎后来被囚禁,和陈宦的谗言有极大关系。
太炎先生死后,陈宦常对人追悔说:太炎殁,世间无真知我陈某者。
太炎真知我,我也真知太炎。
彼陆建章谓得太炎一篇文字,胜过十万兵马,犹轻视太炎耳;我则谓太炎一语,足定天下之安危也。
袁世凯称帝,最终失败,和陈宦关键时刻的倒戈有绝对关系。
关于袁世凯的倒台,有一幅著名的对联: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和“二陈汤”恰巧都是中药名,六君子是拥袁称帝的筹安会六个人,二陈汤是陈宦、陈树藩和汤芗铭。
二陈和汤的临阵倒戈,敲响了袁氏的丧钟。
袁世凯当年接到位于前线的陈宦宣布独立的通电,犹如五雷击顶,没多少时候便送了命。
陈宦所以忌恨章太炎,是因为章太炎火眼金晴,一眼就看出了他的野心。
章太炎在世,常被戏称之为章疯子。
这疯没有任何贬的意思。
他被囚时,有人奉袁世凯的命令,送钱给他,他先是一言不发,随后突然站起来,抢过钱往来人的脸上便砸,瞪圆了眼睛大骂“袁奴滚走”。
更有趣的是,他曾经书呆子兮兮地忽发奇想,打算从囚禁的地方逃走,托人买好了离京的火车票。
同人知道他出门必被阻止,插翅难逃,便设宴邀他纵饮狂欢。
为了拖延时间,有人倡议以“骂袁”为酒令,章太炎大喜,结果酒喝多了,骂袁也骂痛快了,上车的时候也误了。
这便是著名的“纵酒骂袁以致误车”。
章太炎绝过食,决心以死来和袁世凯对抗,他终日用大幅纸,或干脆就在墙上,大书“死”字。
袁世凯早就想杀章太炎,但是害怕遗臭万年,迟迟不敢下手。
章太炎真饿死了,也许反而称了袁世凯的心。
很多人劝都没用,临了有一个熟悉的朋友去他,正说到高兴的时候,借口肚子饿了,要回去吃饭。
章太炎谈兴正浓,意犹未尽,让朋友就在牢里吃,朋友正色说:
你正为民国存亡绝食,我怎么忍心据案大嚼。
章太炎左右为难,又要继续绝食,又舍不得朋友走,想了一会儿,说我陪你吃,于是绝食结束。
章太炎早年在东京讲学时,有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个个名成功就,如黄侃、鲁迅和周作人等。
名师高徒,后人想起来,不能不羡慕。
27.“后来我终于发现,自己喜欢章太炎,更多的,还是喜欢他的名士气。
”请用四字语概括“名士气”所指的几件事情。
(3分)
答:
28.《闲话章太炎》一文中用了大量的口语词,文风平实而朴素,显得通俗生动。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4分)
①鲁迅应该算是章太炎的弟子,因为他在日本留学时,正经八百
....地听过太炎先生的课。
后来各人走的路不同,志也不同。
答:
②有一段文字棒.得让人好眼红,不敢忘记。
答:
③这种大话
..,只有大学问家才会说,才敢说。
答:
④这还不过.瘾.,便在院子里掘树根,挖了一个洞,写无数诅咒袁世凯的纸,扔进洞里去烧,一边烧,一边大呼“袁贼烧死了”。
答:
29. 谈谈你对章太炎“摇着折扇、扇柄上坠着金光灿灿的大勋章,堂而皇之跑去见袁大总统”这件事情的理解。
(2分)
答:
30.简要说说下面两处引文的主要作用。
(2分)
A.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X。
答:
B. 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
答:
“齐白石先生就称自己的诗最好”一例有什么作用?(2分)
答:
参考答案:
二、(一)7.沁园春;雪;北国雪景;长城内外----顿失滔滔;山舞银蛇----试比高。
8.⑴只剩下⑵立刻⑶等到9.⑴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⑵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1)c(2)长城内外----试比高。
(3)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b 11、d 12、(1)对偶(2)对偶、夸X(3)对偶、比喻(4)拟人13、比喻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拟人句:欲与天公试比高。
14、承上启下15、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
一派生机顽强的景象。
16、⑴上片写景,寄托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下片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无比依赖和热爱的激情。
(二)17.词牌题目小序
18.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但立意却和陆游的原词相反。
19.B(不是“对比”,而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