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叙事散文阅读理解应对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叙事散文阅读理解应对技巧
把握文意,概括要点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目的都是为了抒“情”明“理”。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把握这类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运用材料在谋篇布局表达主题的思想轨迹。
这样对作品有了整体的了解,才可以进入答题状态。
应考策略
1、理清思路
(1)把握线索: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2)疏理脉络:注意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变化的词句。
叙事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作者的认识和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2、概括文段要点
(1)注意开头结尾句:文段开头句有时起总该段内容的作用,文段结尾句有时起总结该段内容的作用。
(2)注意过渡句(段):段落间的过渡句(段)对段落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确定文章的中心
(1)看标题。
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可以据标题确定中心。
所以也可以根据中心拟写标题。
(2)看注释。
注释有时会交代作者思想、写作背景及写作动机等,文章的中心往往与这些背景有关。
(3)看过渡句(段)。
文章的过渡句(段)对文章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4)看开头结尾句。
文章开头句有时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句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5)看抒情议论句。
叙事散文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6)看反复出现句(段)。
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进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注意: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
如果文章找不到关键句,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可以使用这样的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
练习与解析
海边荒石
高立群
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
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
它们多得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
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拣着。
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
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
俯身其中,令人沉醉。
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
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
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
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
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
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
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
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
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
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
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
我把石头放回海中。
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
这个一生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
“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
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
”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
与有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
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
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
1.文章说:“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
”这句话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怎样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从作者的情感变化入手,在作者看来,让如此光艳、润泽的石头失去神采本
来就是一种罪过,自责、后悔、内疚在所难免。
解答这类题最好能采用情景体验法设想当时的心理活动。
2.此题考查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抓住抒情句,就知道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不要“贪婪”地占有而应“尊重”自然的本性。
答案要点
1.答:(1)这句话表现了“我”的自责(后悔、内疚)。
(2)海水中的本来很美,“我”把它从海水里拣起来,暴晒在岸边的阳光下。
由于“我”的犯傻,石头失去了原来的美态,引起了“我”的反思,由此“我”产生了自责的心理。
2.答:世间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和环境,都有自己的美,我们要尊重它们,而不能贪婪地占有它们。
理解含义,品味语言
细节品味类题是在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每一个细节品味类题都体现出作者的写作目的,都指向实现写作目的的一个阶段或一个侧面。
这类题,有的针对某一个词(一般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或反复强调的数词或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有的是针对一个句子(一般是描写句或点明题旨的抒情议论句)。
在审清题干要求之后,有针对性的详细研读。
应考策略
1、赏析(理解,分析作用)词语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理解词语的本义,也就是词典上解释的常用义(简称词典义),把握词语在一般情况下的感情色彩。
第二步: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简称语境义)
第三步:分析词语用在此处的作用也就是表现力。
如,动词:这个词语准确描写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
2、赏析(理解,分析作用)句子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即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
这一步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中心,中心不离背景”。
解答此类试题时千万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作架空分析。
第二步:分析句子在形式上的作用即分析句子在结构、艺术形式上的作用。
句子在艺术形式上的作用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表现手法(衬托、象征、照应、渲染、烘托、铺垫、情景交融等)
(3)语言上的作用(包括修辞及关键词的作用)
练习与解析
圆梦的翅膀
尤今
①台上,亮晃晃的灯光打在她美丽得毫无瑕疵的脸上。
这名身材高挑而仪态万千的女子姜馨田,就好像是一轮骤然从山里跳出来的太阳,四射的光芒扎得人眼睛发痛。
台下数千名观众,绝对不会想到,在21年前,当她还不满周岁时,被诊断为失聪儿。
绝望透顶的母亲曾把她抱在怀里,悲痛难抑地走向大海。
咆哮的大海掀起的巨浪打湿了婴儿的双脚,婴儿尖锐的哭声唤醒了母亲混沌的意识。
在乍然醒过来的刹那间,身为音乐教师的母亲,噙着眼泪,痛下决心:即使女儿永远听不到声音,她也要设法把悦耳的音符嵌入女儿的生命里。
②此刻,这位绝处逢生的女子,以独特的手语对大家“说”道:“生命,总是有梦的,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想献出全部芬芳……”
③她的话,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历时两个半小时的表演《我的梦》拉开了序幕。
④金元辉天生失明,他没见过光亮,不识乐谱,凭着天赋,两岁弹琴,五岁登台,乐曲过耳即能弹出。
那晚,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在他灵活的十指下,如溪水般潺潺流泻,在观众心里铺陈出一片醉人的温柔。
⑤黄阳光生于广西山寨的一个瑶族家庭,五岁那年因电击而失去双臂。
他以脚代手料理生活,从事耕耘,闲来还绘画编织。
在《秧苗青青》这支充满了动感的舞
蹈里,看他敏捷万分地挑着扁担,蹲、坐、起、跃;扭、转、摇、摆,轻盈得像只小鹿,活泼得像只羚羊。
⑥张佳欢出世时,医生沉重地叹息:“她脊椎肌肉萎缩,最多只能活上一两岁……然而,现今15岁的她,已在生命之页屡屡谱写奇迹,她无法站立,却能在大海里游动如鱼;她没进校园,却靠自学修读大学课程;她学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只为了能以多种语言演绎异国歌曲的内容。
当晓,她以英语演唱的两首歌曲《雪绒花》和《剧院魅影》,音域宽广,歌声甜美得仿佛淌着蜜糖。
当她神采飞扬的引吭高歌时,轮椅上那萎缩的身子,高大如一巨人。
⑦最绝的是艺术总监邰丽华,两岁那年因发高烧注射链霉素而导致失聪,上聋哑小学时,受律动课老师的影响,爱上了舞蹈。
在《白舞鞋——我的自白》一文里,她忆述自己曾发狂地渴望拥有一双白舞鞋,可是,为了带她治病,母亲辞去了工作,全家四口只靠父亲微薄的收入过活。
父亲洞悉她的愿望,在她七岁生日时,给她买了一双舞鞋。
为了练舞,她全身跌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为了不让妈妈担心,长年穿着长裤来遮盖身上的伤痕……
⑧这晚,她的独舞《雀之灵》,确实已臻于艺术的化境,双臂柔若无骨,身体软如云;舞姿轻灵、轻盈、轻俏、轻巧,如深山的月光,如树梢的微风,如小巷的晨曦,如荷叶的圆露。
让人如饮甘醇,醉得难以自抑。
⑨站在台上的每一个表演者,背后都有一个悲酸的故事。
他们原本是不幸的,但是,他们的双亲,以厚重如山的爱,为他们铸造了一只无形的翅膀,而他们所生长的社会,又以宽阔如海的胸襟,为他们塑造了另一只翅膀。
⑩这双翅膀,带他们飞越了重重的难关,让他们在艺术的天地里,展现了生命的价值。
1.选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对文章第⑧段进行简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说说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1.此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析及其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按照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再结合题干要求按照上面揭示的方法分三步解答,根据此题的情况,先答出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再答出修辞句表达的内容,最后答出修辞的作用。
2.此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
本段画线句用如诗的语言,写出家人对他们的关爱,社会对他们的帮助,表现了他们的“幸运”。
解答此类题必须结合全文内容去理解其含义,才能全面准确。
答案要点
1.答:这段话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邰丽华舞姿的优美以及难人带来的美感,给人以生动形象感。
(后两方面也可以合成一句话回答,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邰丽华舞姿的优美以及难人带来的美感。
)
2.答:他们身有残疾,这是不幸的,但他们有家人的关爱,有社会的帮助,他们同样能够放飞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