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对采自冀东油田南堡凹陷探区南堡288井(N288)和西2井(X2)的25块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牙形石分析,在13块样品中见到牙形石,3块样品中见到较多三叶
虫颊刺,5块样品中见到较多腕足类化石。
本次样品处理后共见到牙形石6属11种,以及10个破碎的未定种,主要属种有:Eoplacognathus suecicus, Tripodus changshanensis, Scolopodus nogamii, S. opimus, S. restrictus, S. bassleri, Paltodus? parvus, Aurilobodus aurilobus, Drepanodus streblus, Oistodus sp., Baltoniodus sp., Panderodus sp., Tripodus sp., Acodina sp., Gnathodus sp., Idiognathodus sp.。
对产出的牙形石分析后的结果认为,在该区可识别出2个牙形石组合带和1
个牙形石组合,自下而上分别是:下奥陶统冶里组上部Scolopodus quadraplicatus-Scolopodus opimus组合带、中奥陶统下马家沟组下部Eoplacognathus suecicus-Acontiodus? linxiensis组合带和上奥陶统峰峰组
下部Drepanodus streblus-Acodina sp.组合。
对于其他的有化石产出但不满足划带要求的井段也进行了生物地层层位分析,并与国内外有关的地区进行了对比。
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前人在该区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在本区已有牙形石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划了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
不仅修订了现有几个牙形石的采样层位,而且在西2井中划分出了上奥陶统峰峰组。
另外,对南堡地区与我国华南、华北以及与北美中大陆生物地理区牙形石生物地层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对比,建立了西2井奥陶系关键层段的岩电性和牙形石的对应关系,为该地区下古生界综合地层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
基于生物地层的对比结果,对研究区井下岩心的关键层段进行了细划和修正,以实例说明
了在南堡凹陷仅仅根据岩性和电性划分出的下古生界岩石地层尚需进一步的系统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工作进行核实或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