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山民俗游乐园以民俗风情和文化为主题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以民俗风情和文化为主题范文
第一篇:青云山民俗游乐园以民俗风情和文化为主题范文
龙欣SEO 第 1 页 2013-4-22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以民俗风情和文化为主题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坐落在山东省潍坊市境内。

这里主要展现的是民俗风情和文化。

整个游乐园景色优美,植物繁多,花团锦簇,有山有水,充满诗情画意。

主要有江南秀色,野生动物,民族风情,休闲娱乐,桃花源和齐鲁民俗六大区。

此外,园里还有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的结婚习俗,戏曲表演等等。

山水园林区主的要景点有渠丘阁,青云桥,留云湖,听雨轩,云泊榭,筠石园,青云斋,石舫观鱼,接秀亭,江南民居等。

民族风情区主要有佤寨,摩梭人家,白塔,怒族寨,蒙古包,锦鸡园,鹿苑,哈尼寨,石林等等。

野生动物区里有猕猴园,独龙桥,天鹅湖,龙潭,鸵鸟园,熊舍,生肖广场等。

齐鲁民俗村里是孔子铜像,富有人家,鲁中民居,鲁北民居,钟楼,蕙芳园,大戏台等。

休闲娱乐区里主要是木化石园,儿童乐园,植物园,青云塔等。

桃花源区里主要有桃源度假村,五柳祠,茶园,秦人旧舍,桃源渡等等。

本文由站长提供
第二篇: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
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占地5000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国际风筝都——潍坊市南30公里,是一处以民俗文化为主题,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

它依托青云山自然地貌,建有江南秀色、民族风情、野生动物、休闲娱乐、齐鲁民俗、桃花源、国际汽车营地和青云庄园等功能区。

有着“齐鲁民俗第一园”的美誉。

游乐园气候宜人,植被丰富,三季开花,四季常绿,山水环绕,景色秀美,如诗如画。

游乐园具有民俗特色的娱乐活动异彩纷呈。

民族歌舞、民族婚俗、地方戏曲、县官审案等表演将南北风情展现的淋
漓尽致,骑马、射箭、荡秋千、印年画、打铁、织布等参与性项目令游客流连忘返。

2010年,景区新上了“齐鲁冰川第一漂流”、“江北第一玉佛园”、高空滑索等特色鲜明、游客参与性强的游乐项目。

青云山已经成为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经营收入1500多万元,景色秀美、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主要功能分区
江南秀色区:
山环水绕、碧波荡漾:桥亭廊榭、错落有致;茂林修竹、翠绿欲滴。

主要景点有:渠丘阁、留云湖、青云桥、云泊榭、听雨轩、石舫观鱼、筠石园、青云斋、鸣翠园、揽胜亭、接秀亭、江南民居等。

主要娱乐项目有:划船。

民族风情区:
集西南、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尽显边陲风光的美丽、边寨风情的神秘。

主要景点有:傣寨、佤寨、怒族寨、摩梭人家、哈尼寨、白塔、孔雀园、锦鸡园、图腾广场、石林、蒙古包、敖包、鹿苑、窑洞、竹林等。

主要展示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场景、民族工艺品、少数民族服饰。

主要娱乐项目: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惊险飞车杂技表演、小动物竞技表演,跑马、射箭等。

野生动物区:
以别具一格的园林造型,在变化万千的沟壑中放养了各种野生动物,充分体现了野生动物和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主要景点有:大吊桥、独龙桥、天鹅湖、熊舍、猕猴园、休闲天地、龙潭、月亮湾、鸵鸟园、天池、生肖广场等。

主要娱乐项目有:登步云桥、晃板,打秋千,滑桥飞渡天堑,还可以在吊床上小憩。

休闲娱乐区:
现代化的游乐设施与园林景观完美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老少皆宜,其乐无穷。

主要景点有:木化石园、植物园、儿童乐园、青云塔等。

主要娱乐项目有:高尔夫练球场、垂钓场、竞技场、大风车乐园、梦幻城、嬉水池等。

齐鲁民俗村:
以一个清末村落的形式展现了齐鲁大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

主要景点有:渠风堂、县衙、孔子铜像、大戏台、富有人家、胶东民居、鲁中民居、同区民居、鲁北民居、城墙、钟楼、蕙芳园等。

主要展示有:书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剪纸、缝缀、木版年画、烧黑陶、扎风筝、核雕等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

主要娱乐项目有:婚俗、地方戏剧、舞狮、跑旱船等民间文艺表演,射箭、荡秋千、爬登山
架、进迷宫、过独木桥等传统民间娱乐项目。

桃花源区:
以陶渊明的《桃花源》为意境、以田园风光为内涵营造的一处新的“世外桃源”。

主要景点有:桃源渡、桃源度假村、茶园、五柳祠、秦人旧舍、又一村等。

主要娱乐项目有:踏青赏花、采摘果实、划船、茶艺。

主要景点
青云山滑雪(滑草)场
青云山滑雪(滑草)场,占地200余亩,总投资1.2亿元。

滑雪场建有100米至260米的初级滑雪道2条。

300米至400米的中级滑道2条,还建有滑雪圈道、儿童嬉雪区、雪地摩托车区和雪地真人CS 野战基地等。

引进芬兰高科技人工造雪系统和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滑雪器材;滑草场建有脚踏式速滑场地、滑草船场地、草地卡丁车场地、新西兰悠波球运动场等。

滑雪(滑草)场建有高标准的配套服务大厅。

这是我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滑雪(滑草)场,能同时供1000人滑雪(滑草)。

冰川漂流
全长2000余米,落差45米。

地上部分依托青云山特有的自然地势,沿山顶而下,迂回曲折;地下部分为冰川漂流,地下温度在5度左右。

清凉舒心,冰川在五颜六色的彩光照耀下,流光溢彩。

游客漂进来,宛如进入了一个清凉的魔幻世界。

青云山野人谷
青云山野人谷占地300余亩,位于民族风情区的东部,充分利用沟壑纵横,野草丛生,林木繁茂的特点,建有野人巢居、穴居,野人表演场等。

反映的是大西南边陲深山老林里的“土著人”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脚踩玻璃、生吃火鸡、火把舞、舔火碳、上刀山、下火海、吃生肉、喝生血、人蛇共舞、头顶开砖、上刀山、下火海、等野性十足的精彩表演,这些神秘而奇特的部落文化,将带给您强力的感觉刺激和心灵震撼。

庄户人家
庄户人家位于齐鲁民俗村内,分别以胶东、鲁中、鲁南等民居的形式展现了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

民居大多独家独院,院内有生产生活设施,室内完全按古时本地风情设计。

游客可以在这里住宿、餐饮,体验农家风俗。

大戏台
位于齐鲁民俗村内,气势恢宏。

这里每天都有京剧、茂腔、吕剧等地方戏表演,大戏台还是婚俗表演“选新郎”的主场景,也是齐鲁民俗村的代表景点之一。

大象迎宾
位于民俗风情区门口内侧,几头大小不一,憨态可掬的白色大象(雕塑)拱首欢迎着每一位客人,大象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吉祥动物,设置在这里寓意在于给广大游客带来吉祥和快乐。

海眼井
海眼井东、西各一眼,位于青云山顶,是景区的标志性景点。

海眼井有美丽的传说和许多神话故事,相传通渤海,是海龙王的两只眼睛。

海眼井水含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清爽甘甜,相传能治百病,故称是神水。

盆景园
盆景园位于桃花源区东部,里面有各种盆景上千盆,大的1-2米高,小的于拳头,造型别致,神态各异。

这些盆景取材于祖国四面八方,大都经过精心雕琢、加工,是园艺文化的精华,颇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吊桥
大吊桥位于野生动物区,成南北向,长达88米,又称独龙桥,它凌空高架。

底部由8
根粗如手臂的大钢索支撑。

游客走在上面晃晃悠悠,惊险刺激,而且还能远观其他景点的壮观景象,是青少年游客最喜欢的景点。

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位于青云山顶部,周边绿树成荫。

正面建有舞台,是景区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

广场周围有万卷楼、民俗村、胜揽园、麦姑庙等文化类景点,因此成为文化广场,每年景区都在此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

听雨轩
听雨轩位于山水园林区的红叶沟北坡,为上下两层的竹木结构,设计新颖、风格别异,现为茶楼。

因前面临两个大荷塘,客人可以边品尝茶边听雨打荷叶声而得名,这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游客放松心情、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齐鲁民俗
齐鲁民俗村位于景区最东部,它以清末一个村落的形式将齐鲁大地的风土人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里面有安丘县衙、渠风堂、富有人家、庄户人家等景点,这里每天有县官审案、婚俗礼仪表演、地方戏等演出项目,还有扎风筝、印年画、纺线、织布、制陶、剪纸等十多项游客参与项目,这个齐鲁民俗村通过建筑、演艺、展示等形式反映出齐鲁民俗丰厚的文化底蕴。

云泊榭
云泊榭位于山水园林区、留云湖西岸。

因临水而建,而且能观云在湖中之胜景而得名,它的建筑风格,借助了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室内有江南苏州评弹演出。

游客在这里可以听江南小调、品茗茶清香、观鱼儿戏水,好不悠闲。

五柳祠
五柳祠位于桃花源区东部,临水而建,因纪念陶渊明先生而得名。

里面有陶渊明铜像,整个建筑高数十米,四面通透,高大雄伟,颇为
壮观,是景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县衙署
安丘县衙署位于齐鲁民俗村内,是仿古县衙风格而建,为四进园,内有监狱、仪门、大堂、后院、侧房等。

现在大堂内每天都有“县官审案”情景剧表演,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古时县衙的风貌和县太爷公正廉明的审案过程。

蒙古包
蒙古包位于民族风情区北部,由大小十多个蒙古包组成,周边是茫茫绿草地,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蔚为壮观,周边建有敖包、射箭场、跑马场等景点。

人们来到这里仿佛来到了胡马秋风的大草原,可以尽情体验蒙古族特有的风土人情。

白塔
白塔位于民族风情区中部,它是傣族的吉祥建筑,该白塔仿云南德宏白塔,按1:1比例而建,由1座主塔和36座小塔组成,各塔顶都按有风铃,微风中悠扬的铃声将人们仿佛带到神秘的边寨,各塔上都雕有吉祥图案,寓意给人们带来吉祥。

白塔也是青云山标志性建筑。

摩梭人家
摩梭人家位于民俗风情区,邻水而建。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支,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即为人们常说的“女儿国”,它的建筑为木质结构,摩梭人以捕鱼为生。

该摩梭人家完全仿泸枯湖畔,摩梭寨的风格而建。

第三篇:以善德文化为主题打造常德文化名城.
以善德文化为主题打造常德文化名城
常德博物馆
毛雅琴
历史是城之根基,文化是城之灵魂。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是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

因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发展目标,是富有远见的决策。

在此,我就如何建设文化名城,发表自己的一点意见。

一、把弘扬善德文化作为常德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

要把常德建
设成文化名城,首先要找到自已的特色,确定自己的主题。

常德处于荆楚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交汇处,既兼有二者的特点,更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而常德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就是发祥于常德的善德文化。

只有将善德文化确定为常德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才能最有效地发掘出本地独有的文化遗产,使其发扬光大,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相映衬,文化意味愈发浓厚,地域特色更加鲜明,才能使常德具备独有的文化魅力。

其理由有三:
第一,善德文化在常德的历史最久远。

在远古时代,常德就诞生了一位传说人物善卷,他居住在枉人山,即今德山。

“枉人山”顾名思义,是未开发的人群居住的地方。

常德以善卷为发端,开发民智,以“善”和“德”锻炼人们的精神和品格,很有成效。

唐尧敬慕善卷的德,拜善卷为师;虞舜欣赏善卷的品德与才干,要让位于善卷,请他出山治理天下;大禹在治水途中,也曾向善卷求救,并得到了善卷的指点,对善卷十分仰慕。

可见,善卷是与远古时代尧、舜、禹三位贤德帝王齐名的人物,他所代表的善德文化在常德历史最久远。

第二、善德文化对常德的影响最深远。

历代名人贤士很敬慕善卷,奉善卷为圣人。

隋人樊子盖任本地刺使时,鉴于善卷的事迹,改“枉人山”为“善德山”,简称德山,并在德山孤峰岭修建善卷坛,即“善德观”,在山下汪水入沅处修钓鱼矶,名“善卷钓台”。

唐咸通元年,朗州太守薛廷望重修“善德观”,并建乾明寺,以纪念善卷,还请鉴禅主持,使其香火不断。

宋真宗皇帝为善卷立祠封墓,徽宗皇帝颁诏封善卷为“高蹈先生”。

宋绍定年间太守袁申儒捐资修建楚望、临睨、仰止三亭,纪念善卷。

明弘治十一年,工部郎中陈珂在德山修建“思乐亭”,意即“思其人,乐其道”。

乾隆十一年,武陵知县翁运标在孤峰岭下建善卷书院,视善卷为书圣。

善卷历代也为儒、道、诗家所尊崇。

道教把善卷视为道教人物,把善卷居住的德山视为洞天福地,列为“五十三福地”。

德山后成佛教禅宗的圣地。

2 历代名人著作中,也经常记述善卷。

最早《庄子》、《吕氏春秋》记载了善卷其人其事。

晋人皇甫谧的《古今高士传》就有善卷传。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了一首《善卷坛下作》的诗,讲述了善卷不接受禅让的原因,
呕歌了善卷的高风亮节。

屈原第二次被放逐,创作了《离骚》、《天问》、《招魂》等名著,这些诗歌是在德山、枉水、沅澧一带创作的,诗中一再称颂尧、舜、禹、汤、文、武之治,主张推行“德政”,讲求“义”和“善”,无疑是受到善卷的影响。

汉代独著儒术的思想家董仲舒、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极力推崇善卷及其“善”、“德”文化。

现代人钟毓龙于二十年代所著的多卷本《上古神话演义》,也按时间顺序系统记述了善卷的事迹。

善卷的事迹在民间流传也很广,一句古老的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广泛流传于三湘四水。

“德山”和“常德”的地名,也与善卷和他所代表的善德文化有关。

总之,善卷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开拓者。

善卷的故乡在常德,善德文化的发源地在德山,是常德人的骄傲,是常德人拥有的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善德文化也一直是常德历史文化沿袭发展的主线。

第三,以善德文化为主题建设文化名城,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加强文化名城建设,既是为了传承常德3 优秀的历史文化,更是为了创造城市更加光辉美好的未来。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交流的桥梁,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最后取决于文化竞争。

一个理想的家园,不在于它的奢华,而在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

而善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更是离不开善德文化。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精神失衡的现象屡见不鲜的时代,善德文化更显得难能可贵。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就是讲善与德的。

我们紧紧抓住善德文化这个主题,加强常德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既能弘扬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对于提高市民的道德水平和常德的美誉度,打造城市的品牌,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提升城市的软实力,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突出主题,明确重点,把弘扬善德文化贯注于文化名城建设的每一个局部中。

主题既然确立,就要紧紧抓住,毫不放松,对于如何弘扬善德文化,既要有战略性的考虑,又要将它贯穿到文化建设的每一个局部和
细节之中。

在此我提几点具体建议:
1、突出抓好德山历史文化的开发。

德山是“德”、“善”文化的源头,也是常德城建的发端。

据考证,常德远古城池在德山附近,叫“枉山旧城”,又叫“南城”,后来才移至沅水以北。

建设文化名城,首先要紧紧抓住德山这个重点。

可喜的是,市委、市政府已着手修复乾明寺,并正在规划德山公园建设。

问题是,在建设中,如何抓住“善”、“德”文化这条主线,深挖“善”、“德”文化的历史内涵。

德山景区的开发,要纳入文化开发的整体规划中去考虑,通过修复和开发,带动其它古迹和景点的修复和建设。

同时,德山文化开发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在搞厂区建设、社区建设时,要尽可能体现“善”、“德”文化的特点。

在德山开发区的显著位置,还可塑一个善卷的大塑像,并设计足够的平地,供游人瞻仰。

现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铁、公两用桥的建成通车,德山已在城内,成了闹市中的绿洲,旅游休闲的胜地,条件得天独厚。

德山经济开发区现在发展很快,在开发德山历史文化景区时,还可发挥经济开发区的优势,招商引资进行开发。

我深信,按照“善”、“德”文化建成的德山人文景观,其影响力决不会逊于炎帝陵和黄帝陵。

2、认真抓好主城区的文化建设
抓好主城区的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继承、保护、弘扬“善”、“德”文化这条主线,兼顾其它文化特色。

为此,要组织专门班子进行考察、研讨,在此基础上,作出统一规划。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对过去有价值的东西要保护好。

历史是一本书,我们应把每一章每一页都保护好,没有权利毁坏它。

对文物古迹,有文物价值的要坚决予以保留,部分完好的加以修缮利用,已被破坏且与城市规划矛盾较大的重点文物古迹要易地重建。

为此,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要划定保护、保留、改造对象,明确到每一幢房屋,每一座桥梁,每一口古井,每一处城墙、牌房、门楼,每一株古树,并分阶段地进行修复和改善。

在保护好古迹、有价值的文物的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利用和创新。

文化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历史文化只有与现代
文明相互交流,才能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因此,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要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造,在开放中发展。

必须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来塑造新时期的城市精神,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对已有的博物馆、纪念馆、人文景点,要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作好充实、完善工作。

如市博物馆,在筹办常德名人馆后,还可再辟善卷纪念馆,充实馆藏内容,6 同时还可在声、光、电、雕塑等现代科技和美学技艺上作文章,提高其品位,增强可视感和吸引力。

在柳叶湖景区建设过程中,应围绕“五柳”及其著作的《归老侨》、龙膺及其氵隐园、荣府捐资建桥、刘复基及其乡党同仁戴展诚、戴修瓒等历史故事作文章,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

又如河洑山,既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又是革命圣地(中共湘西特委上世纪20年代在此成立)、中日常德会战的主战场,还有善卷桥、崔婆井、女儿坟等美丽的民间传说,要进一步完善开发,挖掘其善德文化内涵。

二是要开发新的具有善德文化内涵的标志性项目。

比如拟建中的芙蓉文化中心,应当成为我市现代化建筑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在这里,既有常德大剧院、会展中心等现代化文化建筑,又有供群众游览的现代化文化广场,并在其中充分地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广场中央应造一座善卷塑像,作为常德市特有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3、以弘扬善德文化为着眼点,搞好文物景点的宣传。

一是标识性的宣传。

如崔婆井,除了立井名牌外,还将其来历进行说明,并将“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亦无地上有。

南来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

”一诗写出标明。

如丝瓜7 井,除了立牌名外,还应将《刘海砍樵》的传说写出标明。

又如“中国常德诗墙”外延建筑“渔父阁”、“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和古笔架城,都有其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于没有立牌说明,很多游人并不了解。

因此,做好标设性的宣传工作十分重要。

二是通过报纸、电视、电台进行宣传,要扩展宣传广度,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化深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常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是通过写书、编印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并将这些书在旅游、参观景点陈列出售或赠送。

四是通过常
德丝弦、常德渔鼓、常德大鼓、歌舞戏曲等地方曲艺形式进行宣传。

可编写一台反映常德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综艺节目,作为基本节目,在游旅景点、广场及重大活动期间演出,还可通过常德历史文化座谈会、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宣传。

五是编写乡土教材进行宣传。

教材以善德文化为主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以三字经为形式,编写出常德的“三字经”,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善、德教育。

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更多的人了解善德文化,受到善德文化的熏陶,以增强常德的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促进常德两个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把弘扬善德文化作为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并将这一主题蕴含在文化名城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蕴含在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经过全体市民的努力,常德市一定能建设成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风尚优良、文化生活丰富、文化设施先进的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四篇:浅析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以苏州南苑宾馆园林文化为例浅析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
—以苏州南苑宾馆园林文化为例
摘要
随着国际星级酒店与连锁经济型酒店在我国酒店行业中的地位逐渐牢固,并且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酒店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主题酒店作为一种酒店行业全新的的发展形态,可以为游客带来难忘的体验,深刻的记忆,也可以为今后在本土酒店的发展指明一个方向。

但是在游客深刻记忆的背后,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显得格外重要。

可以说一个具有特色的主题酒店,那么它的背后肯定有令人流连忘返的主题文化,这种文化是主题酒店的根本,是一个主题酒店是否具有活力的象征。

建立一个主题酒店需要符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本文通过苏州南苑宾馆园林主题酒店文化分析的就是如何成功的打造一个属于当地文化特色的主题酒店。

关键词:主题酒店,主题文化,苏州南苑宾馆园林文化
一、主题酒店文化的背景与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