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0)含答案(有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模拟测试
理综生物试题(10)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2.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3.(2011·广州一模)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

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下图中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体的机率为( )
A.2/3 B.1/2
C.1/3或2/3 D.1/2或2/3
5.(2010·深圳一模)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物进化的本质
D.达尔文进化理论不能正确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等现象
6.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 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7.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生殖隔离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等
8.(2011·广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嗜热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B.基因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
C.若一双链DNA 中的 A+ T =40%,则 A+ G =60%
D.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三、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64分)
9.(16分)(浙江十二校第一次联考)已知某一植物种群是雌雄同花的纯合相同品系,科研人员在种植过程中偶然发现有两棵植株(甲和乙)各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下图为甲植株的A 基因和乙植株的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A基因和B基因的突变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2)若突变产生的a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两种优良性状,则甲植株发生突变后的基因型为________,乙植株发生突变后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假设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设计杂交实验,培育出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

(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相关的遗传图解,或者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过程,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
10.(16分,其中(1)、(2)、(3)各小题每空1分,(4)、(5)小题每空4分)(2010·长春市模拟)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
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

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___________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__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____试剂。

(4)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6分)下图中甲、乙是两个家庭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__性遗传。

(各1分)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的卵细胞和__________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___________。

12.(16分)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

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有毒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无毒的R型细菌。

通过实验,格里菲思发现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会使小鼠致死。

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菌。

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鼠体内产生的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3)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

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一想法。

实验目的:验证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菌、R型活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解析】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应该是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不会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32P标记噬菌体DNA。

2.C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3.C 【解析】与转基因作物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能获得抗除草剂性状,说明作物与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进行了有性杂交,基因工程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而且有性杂交过程中产生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4.D
5.D 【解析】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均是种群;正常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库在种群中通过交配而传给子代,不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更加不会消失;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本质,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6.C 【解析】①是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②是DNA连接酶的作用;③是解旋酶的作用;
④DNA聚合酶的作用。

7.C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8.AD 【解析】嗜热性细菌是能在较高温度环境中存活的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基因在配子中一般是成单存在的,且在细胞质DNA上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DNA 双链中嘌呤碱基等于嘧啶碱基,即A+G=C+T=50%。

9.(1)DNA复制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或碱基对发生替换) (2)AaBB AABb
(3)实验步骤及相关的遗传图解如下:
方法一:
①将甲、乙两植株分别自交。

结果如下图所示:
亲代AaBB AABb
↓○X↓○X
自交后代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②分别种植自交后代,从中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植株杂交。

结果如下图所示:
亲代aaBB×AAbb

杂交后代AaBb
③②
10.(1)4 AaBb 丙(2)(第一)极体de (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或碱性染料) 甲基绿(或二苯胺) 双缩脲(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和2没有分开
(5)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11.(1)常显(2)不一定基因型有两种可能(3)X B X b X B Y (4)23A+X 22A+X(或22A+X 23A+X) 染色体变异
12.(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2)蛋白质(3)实验原理:动物体受到外界抗原性物质刺激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将抗原消灭实验过程:①取小鼠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②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R型活菌液lmL,在乙组体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③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S型活菌液lmL,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实验预期:①若甲组小鼠存活,而乙组小鼠死亡,说明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 ②若甲、乙两组小鼠都死亡,说明抗R型细菌的抗体不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不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