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般来讲确定食物保质期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要考虑食物食用品质包括外观、颜色、口感、味道等①_______________ 生产实践中大多以微生物指标作为判断其卫生品质的依据保质期内的食物不应出现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现象我们国内经常将食物的安全期限当作“保质期” 认为食物只要过了这个安全期限就是危险的事实上国外所提的“保质期” 指的是食物具有最佳食用品质的最后日期或者商家售卖该种食物的最后日期超过这个天数②_______________ 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时候的食物卫生品质有问题已经不能食用了③_______________ 国外的表述更加客观合理预留的想象空间较小
【答案】①另一方面是要考虑食物卫生品质, ②食物的食用品质就变差了, ③相对于我国“保质期”的提法
【解析】①处由前文“一般来讲确定食物保质期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可知这里是在讲确定食物保质期需要从两方面考虑讲了其中一方面所以要填的句子应该是“另一方面……” 由后文“以微生物指标作为判断其卫生品质的依据”推断此处应该填写“另一方面是要考虑食物卫生品质”
②处由后文“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时候的食物卫生品质有问题已经不能食用了”可知食物还能食用由前文“食物具有最佳食用品质的最后日期”可知食物只是不再具有最佳的食用品质了即“食用品质就变差了” 所以此处应该填写“食物的食用品质就变差了”
③处由后文句子中的“国外”和“更”可知此处是在比较“国内”和“国外”关于“保质期”的说法前文说了我国的“保质期”和国外的“保质期”的标准此处是一个总结比较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相对于我国‘保质期’的提法”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亡命司马国璠兄弟自北徐州界聚众数百潜得过淮因天夜阴暗率百许人缘广陵城得入
②高祖北伐而亡命司马氏寇涂中秦郡太守刘基求救分军掩讨即破斩之
A. 祗惊起/出门将处分贼/射之/伤股/乃入/祗语左右/贼乘暗得入欲掩/我不备/但打五鼓/惧晓/必走矣/
B. 祗惊起/出门将处分/贼射之/伤股/乃入/祗语左右/贼乘暗得入/欲掩我不备/但打五鼓/
惧晓/必走矣/
C. 祗惊起/出门将处分贼/射之/伤股/乃入/祗语左右/贼乘暗得入/欲掩我不备/但打五鼓/惧晓/必走矣/
D. 祗惊/起出门将处分/贼射之/伤股/乃入/祗语左右/贼乘暗得入欲掩/我不备/但打五鼓/惧晓/必走矣/
【答案】B
【解析】(1)“贼射之”主谓宾句子成分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两项“我”是“掩”
的宾语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答案】B
【解析】(2)B项“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错误应是“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答案】C
【解析】(3)C项“所以官职一直在升迁”错误文中有“祗降号建武将军” 可见他并非官职一直在升迁
【答案】(4)①亡命反贼司马国璠兄弟在北徐州边界聚众数百人偷偷渡过淮河乘着
夜色阴暗率领一百左右的士兵沿着广陵墙城潜入城中
②高祖刘裕北伐亡命徒司马璠侵犯涂中秦郡太守刘基求救(檀祗)分派军队偷袭很快就打败并斩杀了(司马璠)
【解析】(4)①亡命亡命之徒潜偷偷地缘沿着
②高祖指刘裕破打败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3.(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2)诗歌颈联描述了诗人赴官途中的所见所闻请分析其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
A. 首联用“竟”和“又”二字表现了作者因生活所迫而复出为官的深深无奈
B. 颔联运用的两个典故准确贴切符合诗人赴官实际突出路途的遥远艰难
C. 诗人听说关中名胜古迹众多真心劝告有志的男子一定要到长安游历赏玩
D. 本诗在叙述方式上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相近都用诗人自述的形式
【答案】C
【解析】(1)C项“要到长安游历赏玩”错误传说关中胜迹如云可供游赏诗人不禁发出如此的壮哉豪言“男儿须到古长安”其中流动着诗人感情的波涛表现了江南人对于古长安的羡慕隐含着赴任秦中的愉悦气氛
【答案】(2)①表现了作者对秦中人文风情与自然风光的喜爱既含蓄又形象地表达出到秦中为官的欣慰
②与上联叙写行程艰难形成转折使情感不拘于无奈忧愁为下联写立志为官秦中作情
感铺垫让情感转变更加自然
【解析】(2)辞阙十年重返京城一檄文书分发陕西诗人叙完赴官秦中的缘由再借“凫飞”和“五羊皮”两个典故写自己前往秦地上任离京城越来越远离秦地越走越近随着离
秦地愈近诗人的心情也愈发忐忑颔联中“远”“难”二字流露出诗人因养家的压力需再次出山做官而又畏惧做官繁难向往自由的矛盾心绪但毕竟能够赴官秦中还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以前喜欢的伊、凉曲调就是出自盛唐时期的长安这次去秦地一定可以大饱耳福又想到自己去秦中赴任可以饱览西岳华山的壮丽景色更令人欣喜的是传说关中胜迹如云可供游赏故诗人在尾联不禁发出壮哉豪言“男儿须到古长安”据此分析可知颈联既表达了作者对秦中人文自然景观的喜爱也流露出赴官秦中的欣喜之情与上联构成情感转折一改烦闷而为愉悦同时结合尾联来看颈联也为其埋下了情
感伏笔使情感的转变更加自然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4.(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小说在结尾处才交代吴大咖否定了前两位优秀的笛子演奏员的原因,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
4.(3)小说为什么以《笛音》为标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A. 小说先交代了吴大咖热爱音乐、不留情面、要求严格、坚持自我的形象,这样写给下文吴大咖坚持寻找最千净的笛音的情节做了铺垫
B. 吴大咖临走时特意给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敬酒,这一-细节与上文大家认为吴大咖傲慢无礼形成了对比,使吴大咖的形象更高大、饱满,令人敬佩
C. 小说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描绘盲女的笛音,先将笛音比作流水,描绘其清纯的特点;又用吴大咖听笛音后眼含泪花的情景来衬托笛音的感人力量
D.
生活在“本地最闭塞的山村”的盲女使这个戏夺得最高荣誉,而国家-级二级演奏员却遭到吴大咖淘汰,这有力地讽刺了社会上注重虚名的现象
【答案】D
【解析】待补充
【答案】(2)①补充交代了两位笛子演奏员落选的原因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给人留下想象空间②笛子演奏员与盲女形成对比突出盲女笛音的纯净③形象表现了吴大咖精益求精执着音乐有追求目标的人物形象打破人们对其的偏见
【解析】待补充
【答案】①“笛音”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笛音”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③“笛音”有助于凸显文章主旨在喧嚣的文化场域干净的笛音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要保持内心的干净不要被欲望冲昏了头脑
【解析】待补充
5.(1)下面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5.(2)作品中的五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5.(3)有人认为可以将结尾的画线句删掉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A. 炸糯米球是小说的线索尽管五婶儿患了阿尔茨海默病但她从没忘记要吃炸糯米球暗示着五婶儿从来没有忘记她和五叔之间的爱情
B. “唉这辈子算是着了你的道” 这一句话虽然包含着五叔对五婶儿患病这一事实的些许无奈但更多的却是对五婶儿的爱怜
C. 五叔与五婶儿之间的爱情故事虽平淡朴实但也不乏温馨动人之处蕴含着作者对当下婚姻爱情观念的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D. 小说中的“我”作为五叔与五婶儿爱情的见证者推进了五叔与五婶儿平凡却美好的爱情生活的发展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答案】D
【解析】(1)D项小说中的“我”起到叙述者的作用仅是故事的呈现者五叔与五婶儿的爱情生活并不是由“我”推进的
【答案】
(2)①对爱痴情五叔十分重视五婶儿嘱咐的小事只要五婶儿开心五叔也就觉得开心
②温和耐心不辞辛劳地去买炸糯米球从不生气五婶儿病情加重五叔用心教她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③富有童心五叔在商场陪五婶儿坐儿童摇摇车五婶儿玩得很开心
【解析】(2)回答时先总后分结合文中五叔的行为、语言和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逐条分析即可概括人物性格时要紧扣小说创设的主题环境所用词语须是表示性格的词语概括的要点与列举的例子逻辑要一致
【答案】
(3)示例一可以删掉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停留于五叔用小本子画“正”字的画面结尾戛然而止使得主题含蓄隽永蕴含于画面之中使读者回味无穷
②结构上能更好地与前文的情节相照应五叔画“正”字的情形会令读者很自然地想起五婶儿画“正”字的情形使结尾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示例二不宜删掉
①从主题上看画线句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引导读者不单单只为老两口深沉的爱情而感动更延伸到对当下人们爱情观的反思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五叔和五婶儿像画线句中所说的那样“牵了手就结婚过一辈子” 他们的爱情虽然不轰轰烈烈但却细水长流
【解析】(3)答题时要注意从小说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思想、表达效果几个角度入手就本题而言若删掉画线句子可以令读者回味无穷照应全文若不删能够深化主题令人深思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
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6.(2)小说中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布局巧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6.(3)“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A. 小说开头“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出现两次既照应了题目又为下面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 “她”认为自己即使脸上长的雀斑也不会影响自己的青春感表明“她”虽然处于人生的暮年但依然乐观自信
C. 小说描写细腻传神“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 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和舐犊情深
D. “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
【答案】B
【解析】
【答案】丰富了“妈”这一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推动情节发展“老头”是“妈”的情节在意料之外能震撼读者
【解析】
【答案】“暮鼓”即“暮色中的鼓声” 寓意着临近结束而又坚强有力
“暮鼓”具有象征意义①烘托出打工母亲的性格即人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格感悟到人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消沉的生活态度
【解析】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7.(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7.(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7.(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就地取材别具匠心饮鸩止渴
B. 出类拔萃因地制宜别有洞天急功近利
C. 出类拔萃就地取材别有洞天饮鸩止渴
D. 脱颖而出因地制宜别具匠心急功近利
【答案】B
【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脱颖而出才华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语境中表达超出同类故用“出类拔萃”
②就地取材意思是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前文有三个“依托于” 侧重于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故用“因地制宜”
③别具匠心意思是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别有洞天意思是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语境是用来形容风景故用“别有洞天”
④饮鸩止渴意思是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急功近利意思是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从横线后面的“一拥而上简单模仿”等内容看侧重于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故用“急功近利”
故选B
【答案】C
【解析】(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可在“与当地特色文化”后补上“相融合” 二是搭配不当“触摸”可以与“脉动”搭配但与“惬意”不搭配
A项语序不当“尤其是可以提升自身品位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改为“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 搭配不当“触摸”可以与“脉动”搭配但与“惬意”不搭配可在“诗意栖居的惬意”前加“享受到”
B项成分残缺可在“与当地特色文化”后补上“相融合”
D项搭配不当“触摸”可以与“脉动”搭配但与“惬意”不搭配可在“诗意栖居的惬意”前加“享受到”
故选C
【答案】C
【解析】(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最后一段讲的是促进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括号前面的“更要统筹规划”里有一个“要”字后面接“还要”更恰当据此排除BD两项从括号后面的“拓展……环节”“带动……发展”的动宾结构来看“延长产业链条”更恰当
故选C
8.
点赞起源于各大社交网站的“赞”的功能网民对网络上一个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的内容表示赞同、欣赏、支持或声援可以点击一下帖子下面的“赞”图标随着微博微信的快速流行点赞日益渗透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但同时也有人认为“点赞”是一种病
针对“‘点赞’是种病”这一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一同意“点赞是种病”的说法因为现在点赞往往已不是出于对内容的肯定而是出于面子亲朋好友要你点赞上司同事要你点赞这时不管要点赞的内容是什么似乎都只能答应给人带来不小压力
示例二不同意“点赞是种病”的说法因为点赞可以沟通感情增进友谊给陌生人点赞能够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传递温情给亲人点赞表达爱意传递真情亲情也会更加浓厚【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自己的理由如同意“点赞是种病” 可从点赞者的态度、点赞泛滥等角度阐述其弊端如不同意“点赞是种病” 则可从点赞的效果阐述其优点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准确、生动不超过80字
9.(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9.(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9.(3)按照文中所述内容逻辑为文末括号处选填最恰当的一项()
A. 攻势球作为乒乓球使用率最多的制胜手段有着超出人的反应极限的速度使对手无法招架使自己获利得分
B. 作为乒乓球使用率最高的制胜手段攻势球凭借着超出人的反应极限的速度对手无法招架使自己获利得分
C. 作为乒乓球使用率最多的制胜手段攻势球有着超出人的反应极限的速度对手无法招架使自己获利得分
D. 作为乒乓球使用率最高的制胜手段攻势球凭借着超出人的反应极限的速度让对手无法招架使自己获利得分
【答案】D
【解析】(1)该句偷换主语“攻势球”为主语偷换为“对手” D项加“让”字保留了原主语故选D
【答案】C
【解析】(2)①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任务出现后不久就消逝电光石火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②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
③如虎添翼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为虎傅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④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多指看待某人不同于一般
故选C
【答案】B
【解析】(3)A、C太绝对 D不符合文意
故选B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下列各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中战国时指宫廷的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B.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C.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鬟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青年时代
D.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答案】C
【解析】C项“‘总角’指代青年时代”错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茉莉花开放的时候会有香气释放出来特别是在夜晚时分①_______________ 茉莉花朵的香气物质是以糖苷类的前体物质存在的这些前体物质本身并没有气味只有在特殊酶的作用下②_______________ 而促使香气物质释放的酶只有在低温和黑暗状态下才会活跃起来将那些香气物质释放到空气中来③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茉莉花的香气更加浓郁, ②才会分解成有香气的物质, ③这就是茉莉花在夜晚会更香的原因(这就是茉莉花为什么在夜晚会更香)
【解析】第一空从上文“特别是在夜晚时分”可以推断出此时的茉莉花的香气应是更加浓烈故①空中可以填入“茉莉花的香气更加浓郁”等类似的句子
第二空从前文“只有在特殊酶的作用下”可知酶的主要作用是分解物质那么没有气味的前体物质在酶的分解作用下会发出香气故②空中可填入“才会分解成有香气的物质”等类似的句子
第三空③是文段的结尾是总结性的句子以上内容都是解释茉莉花夜晚更香的原因故③空中可填入“这就是茉莉花在夜晚会更香的原因”或“这就是茉莉花为什么在夜晚会更香”等类似的句子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3.(1)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②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
A.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B.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C.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D.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答案】D
【解析】(1)句中“秦王”作前句的宾语其后应断开排除B、C两项“诸侯之侵地”中“之”是“的”的意思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 故选D
【答案】C
【解析】(2)B项“是对对方的尊称男女均可被称作‘子’”错误“子”是对男子的尊称
【答案】B
【解析】(3)B项“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于文无据原文“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的意思是说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
【答案】(4)①眼见秦就要吞灭六国大兵已逼近易水恐怕灾祸将至太子丹为此很忧愁
②太子上前叩头至地坚决请他接受这个使命不要推辞这样荆轲才答应了
【解析】(4)①且就要以通“已” 患担忧
②顿首叩头固坚决让推辞
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2)诗中的陆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A. 成都赏花建溪饮茶让人感受到陆游宦游生活的自在和心情的舒畅
B. 陆游在太平时代担任官员未能战场建功晚年隐居令人叹惋不已
C. “蒙蒙”情景交融远处青山蒙蒙引发哀愁借此表达了陆游的情感
D. 本诗抒发了读陆诗的感触林景熙借陆放翁的经历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
【答案】C
【解析】(1)C项“远处青山蒙蒙引发哀愁”分析错误“青山一发”在这里借指中原“青
山一发愁蒙蒙”的意思是远望中原地区仿佛笼罩在悲愁的气氛中
【答案】(2)诗中的陆游是一个爱国官员和诗人他一生宦游去过许多地方晚年辞官隐居在家乡鉴湖他一生作诗颇多但因没有投身战场抵抗金国而充满痛恨之情
【解析】(2)从诗中的首联和颔联“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
归来镜曲盟鸥沙”可以知道陆游一生宦游去过成都、建溪等许多地方晚年辞官隐居在家乡鉴湖颈联“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意为“喝醉了酒随意挥洒作出了高超
的诗篇上万首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投身战场亲手斩下敌酋的头” 由此可见他一生虽作诗颇多但因没有投身战场抵抗金国而充满痛恨之情是一位情感真切的爱国官员和诗人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5.(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5.(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5.(3)阿来认为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不是“叙述”而是“叙写” 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中“叙写”的特点
5.(4)作者认为小说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文本一具有“诗”的语言风格请简要分析
A. 小说开头阿妈斯炯接连四次说丹雅不知道怎么照顾蘑菇圈写出了阿妈斯炯肯定、惊讶、怀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变化虽多次描写却无雷同之感
B.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了阿妈斯炯守护的蘑菇圈被丹雅公司追踪拍摄并以此骗钱的故事塑造了阿妈和丹雅两人对比鲜明的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C. 文章结尾写到阿妈斯炯的蘑菇圈被发现了之后有种“空洞的迷茫” 这种“迷茫”表现了
她面对时代与个人命运变化时茫然失措的心态点明了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