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联动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联动模式研究
司幸伟1,冯 霞2
A Research on the Linkage Model between Shaolin Wushu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Si Xingwei1,Feng Xia2
【摘要】研究目的:少林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奇葩,研究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林武术文化建设的联动发展,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具有理论意义及现实意
义。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实地考察法,深入了解“高校校园文化”与
“少林武术文化”产生的背景、内涵等基本概况,找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探究两种
文化的联动发展。
建议:精选少林武术体系内容纳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
高校校园文化
应提倡少林武术的精神——强身健体、匡扶正义、保家卫国。
根据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
开展情况对少林武术的制度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关键词】少林武术;校园文化;联动
Abstract:Research objective: Shaolin wushu (martial arts) culture is a wonderful flow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culture. Studying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and Shaolin wushu
culture has a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innovati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d data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and field survey method to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and “Shaolin wushu culture”,
such as their backgrounds and connotations, and to find out the fit point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and explore their linkag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 should
carefully select the contents in Shaolin wushu system into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university campus.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should advocate the spirit of Shaolin
wushu —— strengthening physical fitness to support justice, protect our homes,
and defend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ulture activities
at the university campus, we should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oss” in
the institutional culture of Shaolin wushu.
Keywords: Shaolin wushu; campus culture; linkage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各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发展空间更加广阔,随之产生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也愈演愈烈。
中国传统武学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少林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面旗帜,无论是在国际文化交流还是国内体育文化交流中,俨然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至今,有其自身特殊的优势与劣势,如何使其更好的在高校传承与发展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探究少林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两者的契合点,进一步实现并扩大两者的应用价值,对于少林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同时,少林武术走进高校校园对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CNKI期刊、硕博论文数据库的查阅,搜集有关“高校校园文化”、“少林武术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书籍等,深入研究两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内涵以及发展的基本概况,为正确理解少林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联动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国内文化学、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学习、借鉴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找到“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林武术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从而探究两种文化的联动发展。
1.3 实地考察法
通过实地考察河南省新郑市的嵩山少林寺,分析少林武术文化产生的渊源、背景及发展历程,为正确理解少林武术文化及其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奠定基础。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少林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契合点
目前,我国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如内涵、结构、特征与功能,且重复研究现象较严重。
众多研究很少涉及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分析,缺乏操作性较强的文化发展与运行模式,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及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结合不紧密。
关于少林武术文化研究,学者研究多集中于少林武学起源、内涵、价值与功能以及少林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对于少林武术文化建设的探究不多。
2.1.1 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林武术文化内涵的解析
学者对校园文化的解释很多,研究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下,由学校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
少林武术文化是依托中国佛教,以多元文化交流为积淀的一种文化的融合体。
少林武术文化身处深山,饱受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具有其独特的技击艺术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以说少林武术文化具有文武双修的特点,是儒家、道家两种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基金项目:
Fund project: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
Author unit: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2015-QN-298)
Youth project of human and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ed by Henan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2015-
QN-298).
司幸伟(1983-),男,讲师,研究方
向:竞技武术教学与训练,E-m a i l:
sixingwei-44@;冯霞(1983-),
女,讲师,研究方向:竞技武术教学与训
练。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2.1.2 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林武术文化价值的认知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是“以人为本”,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其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其和社会相适应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少林武术文化具有很强的社会普同性与文化信息共有性,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世人多关注其经济价值,但少林武术的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千百年来,少林在武学发展中“独占鳌头”,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
少林武术文化除了武术本身具有的壮内强外的健身价值、防身制敌的攻防价值外,还有展示技击美、技艺美的审美价值、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等。
2.2 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林武术文化建设在物质层面的联动
2.2.1 少林武术文化内涵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升华
少林武术文化内涵的主体是禅宗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结合,其内涵能够进一步充实、升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禅宗文化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塑造个体独立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使人达到彻底的精神解放。
禅宗文化是强调一个人在经历了自我认识、净化、完善、不断走向解脱的修炼过程。
少林武术文化是在禅宗文化与武术文化两者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佛家的智慧、道家的哲学以及儒家的伦理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由最初的“技击”发展成为一种“文化“。
少林武术文化不仅仅包含简单的武术运动技术,更成为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融合古代技击、兵学、美学、伦理等理念,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保家卫国为最终目标,达到了一种臻于完美的境界[2]。
2.2.2 少林武术内容体系能够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容
少林功夫名扬世界。
根据少林寺内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套路合计708套,其中拳术和器械套路为552套,另外还有少林七十二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种功法156套。
这些武术套路都是按不同门类和学习难易程度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庞大而有序的少林武术体系[3]。
少林武术内容体系就技击训练而言,包括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其中以棍术最富盛名。
高校校园体育活动可以选取少林体系中简单易学的内容练习,例如“少林棍”,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御敌防身且观赏性强,学生练起来兴致盎然、得心应手,何乐而不为呢?
2.3 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林武术文化建设在精神层面的联动
2.3.1 少林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联动有助于重塑华夏民族尚武精神
少林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组成,具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鲜明的个性发展特征。
在历史长河冲刷下,少林武术逐渐形成了一些可贵的精神,例如:舍身救难的侠义风骨,日求精进的尚武精神,虚怀若谷的博大胸襟以及心存天下的爱国情怀等[4]。
目前,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几年来的结果不容乐观,这与当前学校教育文化领域中存在的“重智轻体”现象有一定关联。
高校校园文化在精神建设层面融入少林武术文化,可以通过其文武双修的性质对大学生进行身心两方面的锻炼。
大学生通过对少林武术文化及技术的学习,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其尚武精神、爱国情怀,进而增强爱国气节、弘扬民族正义。
2.3.2 高校校园文化促进少林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提倡弘扬人的主体性,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为按照社会和自身的发展要求接受教育,促进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5]。
大学生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个体的潜式影响,应该将少林武术文化纳入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这是实现少林武术文化普及发展与长远发展的最佳途径。
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通过在求学期间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接触、了解少林武术文化,习练少林武术达到身心全面发展。
2.4 少林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制度层面的联动
2.4.1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少林武术文化开展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校园文化意识的体现,是高校校园课余文化活动、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
少林武术文化是我国多种传统文化思想交融与发展的产物,是否适应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
我国高校具备良好的文化活动环境、先进的文化活动设施,充足的大学生群体,是传承少林武术文化的肥沃土壤,也是少林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少林武术文化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捷径。
2.4.2 少林武术的宗法门头制度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少林武术功夫的传习活动是按照严格的师徒制度进行的。
在传习过程中,离不开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弟子的勤学苦练。
高水平的少林功夫练习,则完全取决于师傅的点拨和弟子的悟性[6]。
少林武术宗法门头制度的传承方式具有很强的封闭性,这对少林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
但是,这种师徒关系是少林寺传统宗法门头制度的体现,也正是这种制度致使少林武术文化及其体系得以完整保存并传承至今。
这种宗法门头制度和目前高校实施的“导师制”非常类似,由于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学校体育师资有限,很多高校“导师制”并不能很好地贯彻与落实,很多大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缺乏科学指导,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宗法门头制度的引入需要加强导师的责任心以及学生自身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林武术文化都属于体育文化范畴,两种文化活动都可以为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重要途径。
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增强体质,发展智力、非智力因素,同时还促进社会交往,和谐人际关系,学习掌握社会规范性,学习培养社会角色。
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不仅是河南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受到保护与发展的体现。
因此,高校校园文化与少林武术文化的建设联动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国内高校的普及与传播,还可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 建议
3.2.1 精选少林武术体系内容纳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
少林武术体系内容教材种类繁多,徒手、器械、功法、套路及对抗,必须选择适宜大学生学习的内容,无论是套路、器械或功法,只有学精学深学会,才能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受益,才能使少林武术文化融合到大学校园文化中。
因此,武术文化传播内容的有效选择至关重要。
只有大学生喜欢、热爱的少林武术内容,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充实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3.2.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提倡少林武术的精神——强身健体、匡扶正义、保家卫国
无论是文武兼修,还是尚武精神,在当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少林武术的习练过程不单纯是技术动作的身形手法演练及大学生的强身健体,更是国家栋梁、新生人才朝气蓬勃、奋发图强的精气神体现。
3.2.3 根据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少林武术的制度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传承至今,其制度文化功不可没。
伴随西方体育文化思想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抓住校园体育制度文化这一阵地还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