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杨代凤;顾俊荣;邓金花;吴国飞;李必娟
【摘要】研究了几种药剂对辣椒蚜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乳油、10%烯啶虫胺水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0.3%印
楝素乳油对辣椒蚜虫均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值分别为2.584 7、18.235 7、11.204 3、1.037 3、1.621 8 mg/L(有效成分),毒力顺序:4%阿维·啶虫脒乳油>0.3%印楝素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烯啶虫胺水剂.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6
【总页数】2页(P181-182)
【关键词】几种药剂;辣椒蚜虫;毒力;防治效果
【作者】杨代凤;顾俊荣;邓金花;吴国飞;李必娟
【作者单位】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55;江苏太湖地区农业
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55;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55;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418.2
蚜虫是辣椒生长期间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蚜虫
在辣椒上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
蚜虫以成、若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和嫩茎刺吸汁液,
造成植株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
同时蚜虫分泌的蜜露覆盖在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煤污病,辣椒轻则不能生长,重则死亡,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及品质。
蚜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严重,长期大量而频繁地使用毒力较高的化学农药,导致蚜虫产生抗性,高残留化学农药影响辣椒的品质和安全。
为保证辣椒的质量安全及害虫防
治的可持续性,开展了不同药剂对蚜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研究,旨在为辣椒生产上安全有效地控制蚜虫的危害以及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2%阿维菌素乳油(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0%烯啶虫胺
水剂(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日本曹达株式会社);4%阿维◦啶虫脒乳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农药厂);0.3%印楝素乳油(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以上药剂均为市售。
1.1.2 供试材料采自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网室水泥池内种植的辣椒植株上。
采集带蚜虫的无翅若蚜的叶片,选择中等大小、体色基本一致的若虫。
辣椒米来多 1号(北京满田种子经营中心)。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网室水泥池内种植。
1.2 方法
1.2.1 毒力测定采用浸叶法[1,3-4]。
将供试药剂稀释成5~6个系列浓度,取大小基本一致,没有用过药的无虫辣椒叶片在配好的药液中浸 10 s,取出自然晾干后分别放入一次性塑料杯内,叶柄上裹上湿棉球保湿,用软毛笔接入 20头备好的蚜虫到浸好
的辣椒叶片上,用黑布封盖杯口,置于光/暗周期 13 h/11 h、温度25℃光照培养箱
内饲养观察[2],重复3次,以清水为对照。
48 h后在双目解剖镜下用软毛笔轻触蚜
虫虫体,蚜虫 6足活动的作为活虫,反之作为死虫,分别调查活蚜数和死蚜数,计算死
亡率及校正死亡率,用概率分析法求毒力回归式及 LC50的值。
1.2.2 防治效果试验于 2009年 10月在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网室内进行,试验设 2%阿维菌素乳油 1500倍液,10%烯啶虫胺水剂 2500倍液,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5000倍液,4%阿维◦啶虫脒乳油 15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和清水对照,共 6个处理,3次重复。
试验前将辣椒苗(4~5叶龄)种植于花盆内(花盆内径18 cm,高 15 cm),每盆种植 1株,施药前 1周,按一定虫口密度接入在网室辣椒苗上饲养的蚜虫让其繁殖。
施药时用迷你喷雾器定量进行整株喷雾。
药前(10月 19日)调查虫口基数,药后 1 d(10月20日)、药后 3 d(10月 22日)、药后 7 d(10月 26日)及药后 14 d(11月 2日)分别调查辣椒整株植株上的蚜虫的残存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及校正防效,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力测定
采用浸叶法测定 2%阿维菌素乳油、10%烯啶虫胺水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0.3%印楝素乳油对辣椒蚜虫 48 h的毒力,表 1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辣椒蚜虫的毒力的 LC50值分别为 2.5847、18.2357、11.2043、
1.0373、1.6218 mg/L(有效成分),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7.1、1.0、1.6、17.6、11.2,毒力顺序:4%阿维◦啶虫脒乳油>0.3%印楝素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烯啶虫胺。
表1 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供试药剂毒力回归方程 LC50(有效
成分)(mg/L) 相关系数(r) 毒力指数2%阿维菌素乳油 y=4.6670+0.8074x 2.5847 0.9797 7.110%烯啶虫胺水剂 y=3.5656+1.2962x 18.2357 0.9954 1.0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 y=3.6719+1.2656x 11.2043 0.9841 1.64%阿维◦啶虫脒乳油
y=4.9872+0.8080x 1.0373 0.9627 17.60.3%印楝素乳油 y=4.6147+1.8350x 1.6218 0.9767 11.2
2.2 药效试验结果
药效试验结果见表 2。
从表 2可以看出,试验的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效,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对蚜虫表现了较好的速效性,同时具有很好的持效性。
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 5000倍液无论是药后 1、3、7 d 还是 14 d对辣椒蚜虫的防效均达 100%;4%阿维◦啶虫脒乳油 1500倍液对辣椒蚜虫防效在 97.22% ~100%,2%阿维菌素乳油 1500倍液对辣椒蚜虫药后1 d的防效为 61.88%,14 d的防效为 84.66%,而 3 d及 7 d的防效均在 95%以上;0.3%印楝素乳油 500倍液对辣椒蚜虫药后 1 d的防效较低,为 44.28%,药后 3 d的防效为93.04%,药后 7 d的防效达 97.99%,药后 14 d的防效下降为 77.71%;10%烯啶虫胺水剂 2500倍液对辣椒蚜虫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与阿维菌素相近。
表2 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的防治效果 %注:同列小写、大写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供试药剂药后1 d 药后3 d 药后7 d 药后14 d 2%阿维菌素乳油 1500倍液 61.88cC 98.92aA 95.67abAB 84.66bBC 10%烯啶虫胺水剂 2500倍液 47.80dC 95.22bB 90.80bB 87.72bB 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 5000倍液 100.00aA 100.00aA 100.00aA 100.00aA 4%阿维◦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 97.22bB 100.00aA 100.00aA 100.00aA 0.3%印楝素乳油 500倍液44.28dC 93.04bB 97.99aAB 77.71cC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药后 1 d,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的防效与其他几种药剂防效的差异均达极显著,这 2个药剂之间的防效差异显著,而其他 3种药之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药后 3 d,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差异均不显著,3种药剂与另外2种药剂 10%烯啶虫胺水剂及 0.3%印楝素乳油间的防效差异显著,后 2种药剂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药后7 d,除 10%烯啶虫胺水剂外,其他 4种药剂的防效差异均不显著,而10%烯啶虫胺水剂与 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及4%阿维◦啶虫脒乳油间的防效差异显著,与 2%阿
维菌素乳油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 0.3%印楝素乳油的防效差异极显著。
药后14 d,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与 4%阿维◦啶虫脒乳油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其他 3种药剂间防效差异显著,10%烯啶虫胺水剂与 2%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差异不显著,2%阿维菌素乳油与0.3%印楝素乳油间的防效差异极显著。
3 结论
本研究表明,2%阿维菌素乳油、10%烯啶虫胺水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0.3%印楝素乳油对辣椒蚜虫均具有很好的毒杀作用及防治效果,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对辣椒蚜虫既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同时表现出了很好的持效性。
2%阿维菌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的速效性及持效性虽不及上述药剂,但2种均为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试验的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及达到害虫的可持续治理的目的,建议生产上将不同药剂交替或复配使用。
本试验药效试验在网室盆栽辣椒上进行,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小,因而防效较好,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防治效果,有待进一步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不同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及持效期。
试验选用的不同药剂对辣椒的生长安全,未见产生药害现象。
【相关文献】
[1]徐建陶,高聪芬,孙定炜,等.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蚜虫的生物活性测定[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1):91-94.
[2]朱锦磊,徐健,殷向东,等.0.38%若参碱乳油防治蔬菜蚜虫室内毒力测定[J].安徽农业科
学,2003,31(2):278.
[3]王正旭.杀虫剂对蚜虫及其天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J].北方园艺,2008(2):232-233.
[4]4种生物农药对枸杞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J].林业科技,2007,32(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