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竞赛选拔试题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竞赛选拔试题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词语。

〔3分〕
大气之人,语气不惊不惧,性格 b u ji a ob u z(ao ) ,气势不X 不扬,举止不猥
不琐,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
s d tu(0 )。

大气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
的角色,认认真真干好手头的事情,不为名利而争斗,不为钱财而 ji u ji c()
【答案】〔3分〕 ⑴ 不骄不躁(2)洒脱〔3〕纠结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
b 与p , j 、q 、x 的区别,n 、I
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 旁部首的易错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

识记并正确
书写现代常用规 X 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

2 .古诗文默写填空〔共 8分,每空1分〕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逝者如斯夫,。

〔《<论语〉十二章》〕 〔3〕,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5〕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7〕在《钱塘湖春行》中,作者通过鸟儿的活动写出初春之景的句子是
【答案】⑴人不知而不愠⑵不舍昼夜⑶海日生残夜⑷老骥伏枥 ⑸潭影空人心⑹却话
巴山夜雨时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
积累与运用
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
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比如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
有:愠、残、骥、枥、潭、莺、燕、啄,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著阅读〔6分〕
3. X屠当不过,讨饶。

A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假如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A看时,只见X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
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上面这段动作描写出自《水浒》“A三拳打死镇关西",A是 __________ 〔人物〕
结合小说情节中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4 .在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有很多和“三'’有关的经典情节,请写出下面两幅图所描绘的与三有关名著情节。

〔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如此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
与其貌美不假如气度恢宏。

人不尽知:绝色无大德也;一如自然劳碌终日,但求无过,
而无力制成上品。

德行因美而益彰,恶行因美而愈愧。

以上这段说理透彻,语言优美的文字出自《》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2分〕
【答案】
3•鲁达〔鲁提辖鲁智深花和尚〕刚强勇猛、疾恶如仇、粗中有细
4•①桃园三结义②〔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5.《谈美德》“德行之美"。

【解析】
3.
试题分析:本段选自所学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注意要写“鲁提辖〃,不要写“鲁智深〃,书中写到此情节时,鲁达身担“提辖〃之职,还没有出家做和尚。

其性格从“思想'’和“行为",从“勇"和“智"两方面总结。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
试题分析:看清图中的形象,尤其是人物的动态,比如一图中三人“抱拳〃结交,根据
自己所读联想相关信息作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抓往其中关键词语“德行",根据自己所读联想相关信息作
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莫言的短篇小说《大风》,完成后面的题。

〔18分〕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
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

每年夏天,爷爷都在那儿割草。

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

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

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

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

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

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

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

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
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

“看我怎么割。

〃爷爷示X给我看。

他并不认
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

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

我试
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

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
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

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回头看爷爷,
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突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

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

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 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
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

堤下的庄稼像接到 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
X 弓。

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
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

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

庄稼慢慢地直起腰。

爷 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 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2013年第1期,有删改〕
6 •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3分〕
7 •根据要求回答如下问题。

〔4分〕
(1)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句中,“爬行〃 一词表达上有 什么作用? 〔 2分〕
〔2〕品味“我们钻•进了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2分〕:
8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1〕“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腰。

(2)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 X 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
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4分〕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9•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

〔3分〕
10 •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
6•爷爷和“我〃一起去割草;遭遇大风;与大风搏斗。

答出三点意思即可。

7•〔1〕形象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

〔2分〕答出“低沉有力〃、“节
奏缓慢'‘各1分。

(2)写出了风之大,表现了祖孙俩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

〔2分,每点
1分〕
8•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的人。

答出“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各2分,意
思对即可。

9•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大风降临前自然界的反响;用词准确生动,富
有变化。

角度2分,“视觉"“听觉"“嗅觉"写出其中两种即可;语言I分。

10•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降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
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

【解析】
6 •
试题分析:根据“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以人物行为为中心梳理情节,概括
出什么人物做了什么事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
试题分析:在文意语境中体会描写的作用,从表现事物〔歌声、风〕和人物精神特点方面理解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
8.
试题分析:这是对人物行为的细节描写,抓住其中描写细节的词语仔细体会,概括其所表现的人

性格与精神品质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此处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赏析这样的句子一要说明描写了景物什么特点,二要说明描写的作用,它的作用一般来说,有推动情节,有创造气氛,有烘托人物等。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
10.
试题分析:第一人称的作用,可从文章的表示线索、增加故事的真实感、表达情感、衬托人物形象等方面来考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晏子使楚。

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
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 .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X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如此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1•如下句子中的“以"与“楚人以晏子短'’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 •吾欲辱之,何以也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岁以大穰
12•如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选文中晏子的一段话,衍生出多个成语,如“挥汗成雨"“摩肩接踵'’等。

B.选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了晏婴这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热爱祖国的外
交家的形象。

c.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家尊严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

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
既委婉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D.这如此故事和课本上的《晏子使楚》一样,告诉了我们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于人;也可以提
醒很多人,对人贸然无礼只能自讨没趣。

[
13.解释如下句中加点字〔4分〕
①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②傧者更道更:.
③晏子对_曰:对:④故宜使楚矣宜:
14•翻译如下句子。

〔4分〕
①X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②王曰:“然如此何为使子?"
【答案】
11. D
12. C
13.〔4分〕①请②改变③回答④应该
14.〔4分〕◎〔2分〕〔人们〕一起X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得分点:袂比踵补充省略笑〔2分〕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你来呢?〃〔得分点:然如此何为疑问语气〕
【解析】
11 .
试题分析:D中与例句中“以〃都是“因为〃;A:表目的连词;B C都是“凭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o 12.
试题分析:C中“委婉地〃说法不准确。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
C o
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
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根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
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比如“对〃这个词,在这里是“回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X的白话文, 做到文从字顺,规X简明,通顺畅达。

这里注意关键词“袂、比、踵、然如此、何为、使'’的理解与句式的调整。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