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借款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借款费用
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在近三年的考试中,07年考查了单选、多选、判断题,分值计5分;06年与05年分值较少。
本章从内容上来看,比较适合出计算分析题,也可能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
第一节借款费用的确认
本节主要讲解四部分内容:
1.借款费用的内容;
2.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
3.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4.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一、借款费用的内容
借款费用的内容包括:1.借款利息;2.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3.辅助费用;4.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例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借款费用的有()。
A.应付公司债券的利息
B.发行公司债券的手续费
C.发行公司股票的溢价
D.外币借款本金发生的汇兑差额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资产的范围)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在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较长时间(相当长时间):一般指一年以上(含一年)。
注意:企业购入即可使用的资产,或者购入后需要安装但所需安装时间较短的资产,或者需要建造或者生产但所需建造或者生产时间较短的资产,均不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2.资产的内容: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
1)存货要特别注意理解:对于建造时间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存货,如果所耗资金是借入的则相关借款费用应考虑资本化;2)强调的是部分行业的部分存货:如飞机制造厂的飞机,造船厂的船只,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等。
三、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既包括专门借款,也可包括一般借款。
1.专门借款:有专门的借款合同,并有明确的专门用途。
2.一般借款:通常没有特指必须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
在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如果专门借入款项不足,企业占用了一般借款的。
应将与该部分一般借款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否则,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一)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借款费用允许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资产支出已经发生;②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③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1.资产支出的界定:
1)支付现金,是指用货币资金支付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支出。
2)转移非现金资产,是指企业将自己的非现金资产直接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
3)承担带息债务,是指企业为了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所需用物资等而承担的带息应付款项(如带息应付票据)。
理解时应注意两点:
①如果企业赊购这些物资承担的是不带息债务(如应付账款),就不应当将购买价款计入资产支出,因为该债务在偿付前不需要承担利息,也没有占用借款资金。
②如果企业赊购物资承担的是带息债务(如带息票据),则企业要为这笔债务付出代价,支付利息,与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用以支付资产支出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应视同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的界定:通常情况下,款项借入时银行就已经开始计算利息了,所以该条件一般都是已经满足了的。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的界定: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开始。
要注意和第一个条件对比理解。
如工程物资购入,说明资产支出已经发生,但不等于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原因是企业还不一定真正开始建造。
如企业为建造厂房,先购入了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但迟迟没有开始建造。
这种情况下也属于资产支出已经发生,但必要的购建活动尚未开始,即不符合第三个条件。
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都不能开始资本化。
【例题2】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支出已经发生的有()。
A.提取在建工程人员福利费
B.工程领用自产的产成品
C.以银行存款购入工程物资
D.购入工程物资,开出期
【例题3】甲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7月1日为新建生产车间而向商业银行借入专门借款2 000万元,年利率为4%,款项已存入银行。
至2008年12月31日,因建筑地面上建筑物的拆迁补偿问题尚未解决,建筑地面上原建筑物尚未开始拆迁;该项借款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为19.8万元。
甲公司2008年就上述借款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为()万元。
A.0
B.0.2
C.20.2
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