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王国松;高山红;吴彬贵;侯敏;解以扬
【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
【年(卷),期】2014(032)001
【摘要】基于美国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近20 a(1991-2010)10m风场再分析数据(0.3°×0.3°,1h/次,简称CFSR风场),对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估.利用天津渤海A平台观测站(118°25′E,38°27′N)逐时观测风速数据对CFSR风速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仅为均较小(分别为2.28 m/s与0.16 m/s).基于此CFSR风场,本文章进一步统计并给出了我国陆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结果与第三次风能普查(1971-2000年)及相关文献结果(1991-2010年)相当一致.依据国家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由CFSR风场推算了我国近海20 a平均的70 m 高度风能资源分布.结果显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均达到了200 W/m2以上,大于6 m/s的风速累积小时数为4 000 h以上;其中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海区风能最为丰富,黄海中部、渤海中部和辽东湾海区风能次之.参照海上风场选址要求,28°N以北的近岸海域由于水深较浅,30m/s以上风速发生频次极低,比较适合建立海上风电场.
【总页数】9页(P21-29)
【作者】王国松;高山红;吴彬贵;侯敏;解以扬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300074;天津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天津300457;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3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89
【相关文献】
1.基于MM5模式的我国近海海洋风能资源评估﹡ [J], 姜波;杨学联;张松;邢建勇;马治忠
2.基于ERA-interim资料中国近海风能资源时空分布 [J], 孙稚权;项杰;管玉平
3.包头地区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J], 蔡文玮;黄炜;白国平;潘新源
4.全国风能资源综合评估报告即将揭晓——我国近海风能开发潜力巨大 [J], 无
5.辽东湾觉华岛附近海域海底地形地貌及沉积物分布特征分析 [J], 张建兴;宋永东;栾振东;杨立建;甘雨;阎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