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记者队伍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记者队伍的构建
作者:曲丽红宋羽田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3期
摘要:本文对学生记者队伍这个高校报特殊而又具有重要作用的群体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紧密结合实际提出了培养学生记者队伍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校报;学生记者;培养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244-01
高校校报是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
目前各高校校报都拥有一支活跃的学生记者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能解决高校校报某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可以说学生记者已经成为高校校报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培养学生记者方面,就是要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及心理感受,关心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学生记者队伍的组建与选拔
1、学生记者队伍选拔的条件
学生记者团初期队伍的建设和人员选拔至关重要, 这直接关系到高校校报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记者自身的发展。
校报所需要的学生记者, 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和文学素养, 有较高的觉悟和境界, 有较好的文笔和才华, 具有相对成熟的心智和顽强的意志, 并且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他们能够潜心为校报工作, 及时、准确地提供校园内的各种信息和新闻, 并能很好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同时, 校报记者团成员要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 能够真正潜心写出校报需要的好作品。
2、学生记者选拔的方式
以我校记者团为例,学生记者团成员选拔及新成员的吸纳工作在每年9月中、下旬开展。
此时部分大三的成员因主、客观原因即将退团,而新生入学后已经历分寝、军训等必备活动,他们因初入校园,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对社团情有独钟,积极性非常高。
他们迫切需要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转变,需要大学社团这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
校报编辑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加入学生记者队伍的重要性、必要性,校报记者团留团高年级成员配合校报编辑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纳新活动,通过面试、笔试、口试等考核环节,选拔文笔突出、思想成熟、素质精良、综合实力强的同学纳入校报记者团,并根据其自身特长为其分类,使其人尽其用。
二、学生记者队伍的管理
1、建立学生记者团章程,实行有效管理
学生记者团成员多,分布广,性格迥异,要规范记者团的管理,避免其各自为政,必须有一套规章制度作保证。
校报编辑部根据记者团实际情况,制订学生记者工作章程、学生记者职责规范和活动制度、奖惩措施等。
例如:制定学生记者例会制,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前期工作,进行成员间信息、思想交流,对下一段工作进行分配和部署;制定学生记者值班制度,使学生记者了解校报工作流程,积极参与校报工作;开展评优活动,对写稿量大、参与活动积极地学生记者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增强其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记者干部的选用采用竞聘制,通过竞争,使学生时刻存在危机意识,让大家在相互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下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让学生记者团时刻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2、扩大学生记者在校报工作中的参与权与策划权
学生记者在校园宣传报道中,更多的是把宣传稿件发给校报,以协助的形式工作,但很难参与到校报的排版印刷等环节,更谈不上策划。
学生记者积极参与到校报日常工作中,可以增强主人翁意识,充分地锻炼自己,同时也繁荣了校园舆论宣传建设,起到共赢效果。
三、关爱学生记者队伍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促进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程计划,也不在于视听设备和图书资料,而是在于师生关系的某些品质,要创造一种以真诚、关心、相互理解为核心的人际关系。
校报编辑和学生记者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更是校报编辑和学生记者的共同愿望。
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校报编辑要尽到管理育人的责任,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把师德修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校报编辑应爱岗敬业,具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成为业务楷模、德行榜样。
他们应以高尚的人格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人文的情怀感染人。
校报编辑部门可以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上关心学生记者,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校报编辑部门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帮助他们。
要关心学生记者的生存环境,为他们争取合理的待遇,尽可能地投入财力物力,完善软环境。
做好这项工作可极大地提高校报学生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认可高校校报这个和谐的家。
校报编辑部门要在同学中倡导互帮互学、团结奋进的价值理念。
教育本来就是富有人文精神的事业,校报编辑部门在对学生记者进行培养管理时,应尊重人、承认人,少些陈规、多些创新,少些冰冷生硬、多些人文关怀。
这是时代提出的课题,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戰略目标,它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辐射源。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校报作为校园新闻宣传媒体,其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决定了它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占有明显优势。
校报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充分发挥好导向功能、舆论监督功能、服务功能,就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好学生记者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正关、王兴东、罗艳,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管理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8):114。
[2]杜笑宇,刍议高校校报学生记者的培养与管理[J],焦作大学学报,2008(4):128。
[3]马文利,新形势下高校校报工作的主要任务[J],唐都学刊,2002,18(专辑):26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