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家风家训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的家风家训是什么
关于教育,每个家庭都有各⾃的教育⽅式和家风家训,虽不尽相同,但⽬的都是⼀样的。
那么教育孩⼦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家风和家训,希望可以帮到你!
家风和家训
家风和家训,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明传统的国⼈⽽⾔,⽆论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古以来就很讲究,并以此作为⾔传⾝教的根本和范本。
这和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有关,在农耕时代,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家风家训在家庭中的地位,举⾜轻重。
因为它连带着家庭⾥的每⼀个⼈,同时通向社会,乃⾄通向古⼈特别强调的天下。
所谓修⾝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此由个⼈、家庭、国家,到天下,进⾏阶梯状的层层递进。
可以说,这是处事之理,道德之根,做⼈之基,更是⽴⾝之本。
近读《中国古今家风家训⼀百则》(武汉⼤学出版社2014年8⽉版),读出极其严肃⽽明确的现实指向味道。
在商业时代到来之际,在乱花迷眼的物欲横流之中,⼈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受到严重的冲击。
在中国存活了漫长岁⽉的家风家训,也受到了极⼤的冲击。
许多⼈、家庭乃⾄家族开始淡薄、遗忘家风家训,乃⾄颠覆家风传统。
在这样的现实⾯前,这样⼀本书,能够让⼈们低头重温并弯腰重拾这些家风家训,便显得尤为重要。
《家风家训⼀百则》分为古代和现代两部分,贯穿悠悠⼏千年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沙⾥淘⾦选出其中最能为今天的⼈们所接受的,也是今天的⼈们最为⽋缺的那些家风家训乃
⾄“国风国训”。
不看别的,在古代部分,仅看唐太宗李世民的家训:“朕即位⼗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之娱。
”再看今天那些声⾊⽝马,贪得⽆厌,毫⽆内外之戒的贪官污吏,即知如今的家国之风,是多么需要匡正,⼜是多么需要在我们的先辈这⾯镜前正冠整⾝。
在现代部分,仅看李嘉诚教⼦的例⼦,即知我们对孩⼦教育的不当。
他从⼩要求两个⼉⼦克勤克俭。
在学校读书时,许多孩⼦都是车接车送,可两个孩⼦却经常和爸爸⼀起挤电车上下学。
以⾄两个孩⼦闷闷不乐地向⽗亲发问:“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私家车专程接送,⽽您却不让家⾥的司机接送我们呢?”李嘉诚告诉孩⼦:“在电车、巴⼠上,你们能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能够看到最平凡的⽣活、最普通的⼈,那才是真实的⽣活、真实的社会;⽽坐在私家车⾥,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不会懂得。
”于是,两个孩⼦和普通家庭的孩⼦⼀样,在拥挤的电车⾥⼀天天长⼤。
再看我们今天对孩⼦的教育,家长宠惯孩⼦习以为常,却不知道对于奢华⽣活的垂涎,会让我们的孩⼦永远长不⼤长不壮。
家风家训,实在是⼀笔中国⽂明的独特财富,它不独属于教育,它显⽰了中国⼈的智慧。
它是国⼈追慕前圣先贤⾼贵精神的体现,也是对知⾏合⼀的践⾏。
正如缺什么才需要补什么⼀样,这本书确是对我们精神与⼼灵维他命缺失的⼀种有益补充。
教育孩⼦的建议
让孩⼦的脾⽓打在空⽓中
⽗母⼼中⽆怒⽕,孩⼦脾⽓就发不起来。
记得有次孩⼦⽕急⽕燎的要吃菜,跟她说等爸爸洗好澡⼀起吃。
可孩⼦不听,不但⽤⼿去抓菜,还往菜盘⾥喷⼝⽔、吐⽓,正好被我看到,⽤眼睛瞪她,她也反过来瞪我。
她的举动令我⾮常愤怒,想吼她不听话、没教养,可我忍住了没发⽕,继续若⽆其事的打扫厨房台⾯。
接下来孩⼦可能知道错了。
吃饭时,我对她刚才的举动只字不提,她反⽽⽐往常任何时候吃饭都要乖,不乱⾛动也不问这问那,吃完饭后还知道把碗放回洗漱池了。
看到孩⼦的反常表现,我突然感觉到克制脾⽓是对的。
在如此有挑战意义的事件上,能做到不发脾⽓,很佩服⾃⼰。
如果我当时忍不住,对着孩⼦的⾏为⼤声呵斥或打骂,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脾⽓的对峙就像拔河⽐赛,对⽅的铿锵有⼒是以你的坚持不懈为前提。
如果想让对⽅放弃,最好的办法是⾃⼰先放⼿:⽗母⼼中⽆怒⽕,孩⼦的脾⽓就发不起来。
⽗母⼩⼩的改变,对孩⼦未来影响巨⼤。
⼈的脾⽓都有互动性,你投射出去的脾⽓往往会加倍反弹回来。
所以,我们要让好脾⽓不断和我们相逢,不让坏脾⽓露脸。
与其发脾⽓,不如传递正能量
和孩⼦较量中只要你动怒、发脾⽓,就败了。
⽗母若不和孩⼦发脾⽓、逞强,遇事有定⼒、会变
通,孩⼦学到的也是这些智慧。
⼀次单位临时开会,我把孩⼦送给邻居照看。
当看到邻居阿姨对着⾃⼰孩⼦的淘⽓⼤吵⼤吼批评责骂仍不起作⽤时,我家六岁孩⼦对阿姨说:“你不应该那样⽆缘⽆故地批评他,他会很难受的,你应该跟他⼀起想办法呀。
”
邻居忍不住跟我说:“你这孩⼦真懂事,不仅嘴巴会讲,还会出主意、善动脑筋,⽐我家孩⼦⼩两三岁,却⽐我家孩⼦懂事。
”后来我家孩⼦⼜跟阿姨说:“我妈妈从来都不对我发脾⽓。
”邻居问我是不是真的。
回想起来,我确实很少对孩⼦发⽕,即使她犯错、顽劣淘⽓,我多数情况下都忍着不怒,然后跟她⼀起动脑筋、想办法。
正因如此,我的孩⼦也学会了⽤同样的⽅法去解决问题。
孩⼦遇到事情不是通过动怒、发脾⽓来解决,⽽是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想法,我很欣慰。
如果你只会⽤发⽕、发脾⽓解决问题,孩⼦从你这⾥能学会什么呢?除了发⽕、实施暴⼒外,没有任何受益。
没有脾⽓的胸腔,才是装满爱的教育
记得有次喊孩⼦吃饭,她没理我。
⽽后⼜把画好的画展⽰给我看,我故作⽣⽓状扭头没看,她却劈脸给我⼀巴掌。
虽然不疼,但这个⾏为让我震惊。
当时我双⽬圆瞪,⽓的想把她打回去,可是我忍住了。
⽽孩⼦却忍不住了,她⽴马就知道⾃⼰做错了,三番两次跑到我跟前道歉说:“妈妈对不起,我没有过来吃饭是不对的,那是因为我的画还没有画完,我是想画⼀幅漂亮的画送给妈妈作为礼物。
”
是的,如果我选择对孩⼦发脾⽓、打骂的话,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孩⼦⼼⾥的想法和满满的爱,给母⼥交流设置严重障碍。
有时候孩⼦叛逆、不听话甚⾄顶嘴,要看到本质原因。
从另⼀个⾓度看说明孩⼦有独⽴思考的能⼒和⾯对问题的勇⽓,总⽐像个⽊头⼈⼀样,没主见和灵魂,唯唯诺诺听命⼤⼈要好。
教育孩⼦的⽅法
1:接受现在的他
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
每个孩⼦都是按照⾃⼰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
把你的孩⼦与其他孩⼦相⽐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个失败者。
2:⿎励有⽅法
⿎励的通⽤公式:
⿎励=信任孩⼦(⼈格、能⼒)+我相信你能⾏+⾝体接触。
为了恢复孩⼦的勇⽓和信⼼,家长不但⽤语⾔告诉孩⼦,你相信他的⼈格和能⼒,⿎动孩⼦去尝试或再试,更重要的是要与孩⼦有⾝体接触,通过拥抱、拍打孩⼦肩膀或抚摸孩⼦的头发等⽅式,把信任和⼒量传达给孩⼦。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真正感受到⼒量,使他们恢复勇⽓和⾃信。
3:找找是否有隐藏在暗中的困难存在
你是否问过你的孩⼦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话——他被坏孩⼦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师等等。
如果孩⼦变得毫⽆动⼒了,通常他会有⼀个正当的理由。
4: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喊⼤叫、声嘶⼒竭地训斥他。
因为⼤叫后没⼏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5:重视赞扬的作⽤
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的。
你仅仅说了句“⼲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6:明智的奖赏
⽗母会许诺,如果孩⼦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辆⾃⾏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
事实上,这样对待孩⼦是⼀种可怕的态度。
建议各位⽗母不要给你的孩⼦许以⼤奖赏。
最有效最简单的⽅法:三句话教育孩⼦就够
亲爱的家长,当孩⼦犯了错误,你是不是很伤脑筋?当你批评他,他是不是当⽿边风?当孩⼦不改正,你是不是很“受伤”?看来,有可能是我们批评的⽅法出了点⼩问题哦。
其实,批关于批评,只需要三句话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