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2.1 函数和它的表示法教案 湘教版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小强让爷爷先上多少米?
(2) 山顶高多少米?谁先爬上山顶?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 综合利用函数表示方法描述函数关系
例 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2cm,若底边长为 y cm,一腰长为 x cm.
(1) 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 求自变量 x 的取值 X 围;
2 怎样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 X 围?
先试试看:
(1) 对于代数式 2x+1,它的值是随 x 的改变而改变,对于 x 的每一个值,代数式 2x+1
也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代数式 2x+1 的值是 x 的函数。设 y=2x+1,即 y 是 2x+1
的函数。这里的 x 可以取什么数呢?
(2)X 老师到商店买了 x 千克白菜和一个袋子,每千克白菜 2 元,每个袋子 1 元,X 老师
(3) 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2 从函数图像上获取信息
例 2 (1).一枝蜡烛长 20 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掉 5 厘米,则下列 3 幅图象中能大致刻
画出这枝蜡烛点燃后剩下的长度 h(厘米)与点燃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3/4
word
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 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你能根据图象说出小明散步过程中的一些 具体信息吗?
y
(2)你能用公式表示这个函数关系吗?这个关系你是怎么得到的?利用公式求 1000 个这样
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3)你能用图像法表示这个函数关系吗?
(4)能否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为什么?
强调:这个函数的自变量是正整数,所以图像是一些不连续的点,不能连接起来,从这
个例子我们也看到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是有 X 围的。
x2
word
(2) y=2x2+7; (4) y= x 2 .
3 从函数图像上获取信息
函数图像能直观的看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趋
势,从函数图像上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下面试
试看:
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
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
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函数和它的表示方法。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4
word
1 函数表示方法的综合利用 探究;
用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拼成图形,如图所示,用 Y 表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用 n 表示其中
等边三角形的数目,显然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y 是 n 的函数。
(1) 填写下表
n
1
2
3
4
5
6
7
8

4/4
投影图 2-1(对着图形分析),有一个直角坐标系,它的横轴是 t 轴,表示时间;它的 纵轴是 T 轴,表示气温.这一气温曲线实际上给出了某日的气温 T(℃)与时间 t(时)的 函数关系.例如,上午凌晨 4 时的气温是 10℃,表现在 X 气温曲线上,就是可以找到这样 的对应点,它的坐标是(10, 2).实质上也就是说,当 t=10 时,对应的函数值 T=4.气 温曲线上每一个点的坐标(t,T),表示时间为 t 时的气温是 T. 2 什么是函数的图像?
建立直角坐标系,以自变量的每个值为横文坐标,以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每 一个点,由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函数的图像。 提醒:函数图像有两层意思:一是 以自变量的一个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 描出一个点,这个点一定在函数图像上;二 在函数图像上任意一个点的坐标一定适合解析 3 函数有哪些表示方法?
(第 3 题) 3 函数图像的定义
例 3 已知点( - 1 ,1)在函数 y=(3m-1)x 的图像上,(1)求 m 的值,(2)求这个函数的解 2
析式。 四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要善于综合利用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函数。 2 函数的自变量有时是有限制的。对于代数式,只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就可以了。而实际 问题要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word
2.1 函数和它的表示方法(2)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意义,学会用不同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关系, 2 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像。 3 通过具体问题感受函数自变量的取值可能会有限制条件。 4 能从一些函数图像上获得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像。难点:从函数图像上获得信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回顾上节课问题 1 ,我们曾经从 P31 面图 2---1 的气温曲线上获得许多信息,回答了一 些问题.现在作一些理性的思考.先考虑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如何从图上找到各个时刻的 气温的?
花了 y 元,显然 y 是 x 的函数,你会写出它的关系式吗?这个函数中 x 只能取什么数?
从上面两个问题我们看到对于代数式,自变量的取值只要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就可以
了。而对于实际问题还要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考考你: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 x 的取值 X 围: 2/4
(1) y=3x-1; (3) y=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