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编织物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变换花纹快,花型大小和变化不受 限制,但机器价格较贵。
40
(一)编织方法及走针轨迹 成圈针:织针达到退圈高度 不编织针:织针未被选中,保持在最低位置
41
编织提花织物的走针轨迹
虚线1:被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 虚线2:未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
成圈 不编织 42
(二)多针道圆机编织提花组织上机工艺 1.选针原理
纱高0.5级。
应严格控制原棉短绒用量,以提高纱线的条干水平。
原棉成熟度与成纱外观疵点和上染性能密切相关,尤其是
染色和染深色的针织用纱应特别注意。低成熟度棉纤维要 严格控制使用,当用不同成熟度系数差异较大的棉纤维纺 成的纱线混杂时,针织坯布经染色整理后会出现色花,色 差,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横条疵点。
(3)提高挡车工的操作水平,经常保持机台的 清洁卫生,保证纱线道路的畅通,减少阻 塞和纱道的毛刺现象,筒纱对导纱圈的位 置要摆正,严防错支纱上机。
18
3、对容易产生横条疵点的针织机要 加强管理
(尽量选用不易产生横条疵点的织物组织和染 料)在染整工艺上应注意坯布上染,升温,保 温的时间以及浴比温度和染料助剂的续加量。
2、调节每一路织针三角达到相同的弯纱深 度。(当机器运转时,每一路纱线的编织 张力一致)
3、牵拉张力保持稳定。
3
二、常见疵点的认识 横条(起横)
纬编针织面料横条疵点
是指针织布表面横向呈 现宽窄不同,深浅不一, 不规律性的条花。这类 横条不是设计者需要的。 织造过程中的横条斑点 有的可发现,有的在染 色整理后才能发现。
15
3)针织用纱在管理上应做到分批进库,先进 先出,不同批量,不同生产日期,不同支 数的纱线要严格加强管理,需染色的纱线 更应严格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16
2、减少编织过程中的纱线张力,控制和稳定 织物的线圈长度。
(1)减少编织过程中纱线的喂入张力,使各路纱线张力 基本一致,采取下列方法:
棉纱线在倒纱(络纱)时应上蜡; 车间温湿度要合适; 给纱的路径必须稳定畅通; 筒子纱的排列与纱线退绕时出现的气圈间的距离应
25
1.单面均匀提花组织
• 特点:
1)在每一个横列中,每一种色纱都出现一次,如果是 双色提花,每一个横列中有两种色纱出现;
2)线圈大小相同、结构均匀、外观平整;
3)每个线圈后面都有浮线,浮线数等于色纱数减一, 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个线圈后面只有一根浮线(两色 浮线交换处除外);
4)每枚织针编织次数相同,即每个横列中只参加一次 编织;
5)浮线太长,容易勾丝,一般在4-5个圈距为宜; 26
应用:依靠色纱组合来形成色纹图案,设计是采 用意匠图来表示。
27
2.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 可分单色、多色不均匀提花组织。
下图(1)为单色不均匀提花组织:
单色不均匀提花组织
多色不均匀提花组织
28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特点: 1) 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的次数不 完全一样。某些织针连续几个横列不编织,这样就形 成了拉长的线圈 。 2)线圈大小不相同,结构不均匀,外观有凹凸效应。
选择正确。
纱线输入张力尽量小且恒定,采用积极输线装置,
减少紧线圈,松线圈,不均匀线圈的出现。
17
(2)控制和稳定线圈长度。
在变换品种或处理坏车后要认真调校各路
的压针三角,使针织机每路压针量均符合 工艺要求,保证弯纱深度一致。
在平车时,要仔细检测针筒筒口与上针盘
的不圆度。注意上针盘与下针筒间的水平 度和同心度的精度。
纬编织物质量控制
1
一、纬编多针道大圆机织物 编织质量控制的内容
编织质量主要包括 1、织物规格质量,以线圈长度为主要控制要
素,线圈长度的变化会影响平方米克重、密 度等参数 2、布面外观质量(表面疵点)
2
(二)多针道大圆机织物 线圈长度控制方法
1、采用积极送纱机构,通过调节送纱圆盘 的直径,控制积极式储纱器送纱速度达到 织物线圈长度要求,并使每一路纱线的送 纱量均匀、一致。(测试:坯布纱长)
4
直条(针路、稀路针)
5
破洞(爆孔、爆吼)
6
漏针
7
花针
8
脱套(断纱、烂布)
9
烂针
10
三、 针织布常见疵点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一)横条疵点的产生原因
1、纱线的质量差异造成横条 (1)纱线的细度、捻度、条干,强力、杂 质等方面有差异
(2)纱线的毛细管效应--检测纱线上染效 果有差异
(3)或是纱线批次不同,都可能形成横条。 11
2、织造过程产生的横条疵点
主要是由于针织机安装的技术质量不符合编织要求, 其次是上机工艺参数不一致等原因引起。具体表现:
(1)针织机的上针盘或针筒筒口不圆度超过允许限度。 (2)纱线张力完全相同时,弯纱三角的差异或各路压针量
调整不一致时,布面出现横条。 (3)编织时纱线张力不均匀,编织的横列长度就会发生变
线圈指数——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连续不脱圈的次 数,线圈指数愈大,一般线圈越大。
29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的应用
应用范围:T恤面料、时装面料、袜子等
目的:不均匀提花组织用 来编织短浮线的单面提花 组织 ,使浮线减少而将提 花线圈与平针线圈纵行适 当排列。
30
(二)双面提花组织
1、分类: 可分为:完全提花组织、不完全提花组织 或分为:均匀提花组织、不均匀提花组织
14
2)上机前检验针织用纱。在上机前应检测细度、捻 度、条干,强力、杂质等几个方面,检查是否将 符合工艺标准。同时应作纱线的毛细血管效应, 减少因纱线造成的各种疵点。
检测纱线的毛细管效应--检测纱线上染效果,防 止和减少造成针织面料在染色整理后形成整匹整 批的色花,色差和横条疵点。
(纱线毛细管效应的测试方击:取一缕2圈左右的纱线经精练后烘干,套在专 用的支架上,垂直地把另一头浸在1%重铬酸钾的溶液里,待30--40后看溶液 渗透高度,即毛细管效应,渗透高度应均匀一致,毛细管效应达到10—13。)
其余5块三角都可根据织物组织进行调换; 0号起针三角:
编织平针组织时, 0号起针踵的三角调 换成成圈三角, 1—4号选针踵的三角不 工作。 编织提花组织时,0号起针踵三角不工作, 1—4号选针踵的每一个三角根据花纹要 求调换 。
45
2.形成花纹的能力 1)不同花纹的纵行数B0与最大花宽Bmax
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大芝麻点 注:反面形成直条效应,色纱效应集中,容易
显露在正面而形成“露底”现象 ,通常采 用芝麻点做反面。
34

反面呈纵条纹




正面花纹意匠图


反面花纹意匠图
35

反面呈芝麻点






36
三色不完全均匀提花组织
三色提花——三个成圈系统完成一个正面线圈横列。37
进行选针。 如:多针道选针(圆机)、分针三角(横机)、提花
轮选针(提花轮提花机)
39
2.间接式选针 ——在发出信息的选针元件与执行选针信
息的工作机件之间有传递信息的机件。
分为:机械式选针和电子式选针
机械式如:拨片式、推片式、提花轮式和 滚筒式等 ,用于小花型提花。
电子式选针分为:多级式和单级式两类。
二、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 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 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 3)生产效率低。 2、用途 1)服装用布 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
38
三、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
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选针机构的分类: 1.直接式选针 ——通过选针机件(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针踵来
31
2. 完全提花组织——指 每一路成圈系统在编 织反面线圈时,所有 反面织针(在圆机中 即上针盘织针)都参 加编织的一种双面提 花组织。
32
完全提花组织特点: 1)反面形成横条效应 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圈纵密;色纱数应在2 -3色为宜。
33
3.不完全提花组织——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 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 提花组织。
49
3.上机工艺设计案例
例1:根据所给单面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绘出织 针排列图和三角排列图
Ⅰ ⅡⅢⅣ
双色均匀提花组织,一个横列每二个成圈系统完成,织针排列
呈步步高”/“。
50
例2:根据所给单面提花组织花纹意匠图,绘出
织针排列图和三角排列图 ● 一个横列要 两个成圈系统完 成。
● 织针呈对称 排列
● 织针1’=5’ 2’=4’
51
不同花纹的纵行数B0取决于踵位数, B0=n 凡同一踵位的织针编织的纵行完全相同 二针道 n=2 三针道 n=3 四针道 n=4
46
若踵位排列为:步步高”/“排列或步步低”\“排列; 则最大花宽Bmax=B0=n
若踵位对称排列“ ”或“ ” 则最大花宽Bmax=2B0=2n
将4档针踵织针以各种顺序交替排列,不成循环, 则最大花宽Bmax≤N(N为针筒总针数)
47
2)不同花纹的横列数H0与最大花高Hmax 对于某一路三角,每一档均有成圈、集圈和浮
线三种变换,若有n档三角,则
H0=3n-1
若为四跑道
各档三角均为 浮线三角
H0=3n-1=34-1=80
假如花纹横列重复出现,且不成循环,则完全组织
花高可扩大,但Hmax ≤M(M-成圈系统数)
48
通常 B----为总针数的约数 H----为成圈系统数的约数 B与H的比例要适当,使花型美观
19
横条疵点产生的原因很多,可能 由纱线质量造成,也可能在织造和 染色过程中产生,所以首先必须查 明产生的原因,再制定解决的措施。
20
模块二 之
单面多针道圆机编织 提花组织的上机工艺
21
内容提要 提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编
织方法
多针道圆机的选针原理和上机工艺设计
方法
22
任务九 提花组织结构认识
通过不同高度针踵的织针(又称不同 踵位织针)和相对应三角的变换来实现选 针的目的。 单面四针道针织机 双面四针道针织机
43
机件配置 三角: EA成圈三角, EB集圈三角, EC浮线三角(不编织) ——三功位编织 织针: 踵位0#——选针踵 踵位5#——压针踵 踵位1-4#——选针踵
44
压针三角6不需要调换 ,只需调整高低位 置;
动形成紧线圈或松线圈,由于其反射光不同于正常横 列而形成明显的横条。 (4)双面机的上针盘和下针筒的安装精度,水平度和同心 度超过允许限度。
12
3、染色和后整理方面造成针织面料 产生横条疵点 (较少见)
13
(二)、消除横条疵点的方法
1、提高针织用纱质量,加强纱线检验和管理
1)控制纱线质量
针织纱配棉标准应比机织纱高一档,配棉等级应比机织用
一、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1.定义——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 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 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 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浮线 3.分类:单面提花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
23
24
(一)单面提花组织 分类:均匀(规则)提花
不均匀(不规则)提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