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林果发展 助力西藏脱贫攻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支撑林果发展助力西藏脱贫攻坚
马凌珂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郑州450009)
西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整 关、高原缺氧关等困难,坚持把“异地”当“故乡”,深入
果业新闻A
体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中国农业科 学院郑州果树研宄所坚持“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哪里,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就在哪里”,深入贯彻落实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关于深入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的 意见》精神,按照院党组的工作部署,结合现有基础,“十三五”以来先后选派3名援藏干部、多批次专家团 队开展科技援藏。

西藏自治区坚参副主席曾赞扬郑 州果树研究所“举全所之力,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支 撑西藏果业发展”。

1深入一线,开展智力帮扶
面向西藏林果发展需求,郑果所先后派出3名援藏 干部,奔赴一线为藏区果业发展贡献力量,成绩突出。

中央组织部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周厚 成研宄员(图1)在林芝工作期间(2015年12月至 2016年11月),协助组织郑果所与林芝市签订《共建 “林芝林果产业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创建林 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进果树(苹果、梨、桃、樱桃、草莓、葡萄、石榴)新品种50余种,建设示范基地5 个,填补青藏高原夏秋草莓生产空白,实现草莓鲜果 周年供应,年亩产值5万〜8万元;林果品种示范推广 面积500余亩,示范区内实现林果提质增效20%。

他服务的林芝市久巴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七批 全国一村一品(草莓)示范村镇。

图1周厚成研究员(右一)指导西藏林芝大棚草莓种植
第九批援藏干部张春岭博士克服语言关、饮食拉萨、林芝、日喀则、昌都、那曲等5市34个县(区)的 100余家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开 展关于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曾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连续调研20余天,完成调研报告4篇。

主笔或参与撰写《中共西藏自治 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牧产业高 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代拟稿)》等政策性文件30余 份,着力构建具有西藏特点、创新驱动、集聚集约、效 益显著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组织申报全国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个,国家农村 创新创业园区3个,第二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个;山南市玉麦村、林芝市西日村等8村参评中国 美丽休闲乡村。

组织并认定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 重点龙头企业4家、第五批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5家。

组织申报2020年西藏青稞优势特色产 业集群项目。

组织近百名专家和技术员深入一线为 农牧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为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产业 上水平、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提升农牧产品附加值提 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图2)。

图2张春岭博士 (右四)在山南市浪卡子县实地调研
为给西藏日喀则市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 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队伍,援藏干部田发军理论和 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在日喀则 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开展气相和液相 色谱仪操作技术、不确定度测量、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等专项培训,奔赴亚东、拉孜、南木林、白朗、江孜等6
果农之友2021.1 4
5
_ 果业新闻
县质检中心指导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援 藏短短几个月,累计培训技术人员50余人次,培养业 务骨干9人。

通过培训,整体强化了日喀则市快速检 测设备的中心(站)技术能力,提升了日喀则市农畜产 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水平(图3)。

图3
田发军(左二)在日喀则市检验检测机构指导
2聚焦产业,促进芒康葡萄提质增效
郑果所积极开展“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对口帮
扶工作。

西藏芒康县半数乡镇家家户户种植葡萄,享 有“西藏波尔多”的美誉。

葡萄团队针对芒康产业发
展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管理技术模式落后、技术 人才匮乏等问题,以党建为引领,龙头企业为依托,新 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示范推广为抓手,大力推动当地 葡萄产业现代化发展(图4)。

重点推广了 3个鲜食、 酿酒葡萄新品种,改变了芒康品种单一局面,延长了 鲜果供应周期。

重点推广的葡萄果穗整形和花果调 控技术体系、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体系,可实现当年 葡萄减工20%,优质果率80%以上,平均亩产增收 800元以上。

在生产关键时期,面授和网络讲授十余 次,培训果农和技术人贝200余人次。

3积极作为,为西藏果业发展添砖加瓦
图4首席专家刘崇怀研究员(右一)指导葡萄栽培
环境恶劣、品种单一、自我供给率低、人才缺失等问 题,为了满足藏区同胞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郑果所
通过机制创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人才培养等措施, 显著提升西藏林果产业发展能力,填补西藏果业多项 空白。

深化“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理念,为西藏有关部
门起草了《国家青藏高原果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 案》和《西藏昌都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了《青 藏高原果树绿色发展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华硕苹果(图5、图6)在西藏林芝实行良种良法 配套,单产创全区平均2倍之高,量质俱佳;沿雅鲁藏 布江两岸种植猕猴桃、桃、樱桃、李、杏等果树品种,在 丹巴地区建立16个桃新品种的种植示范园,设施甜 樱桃在拉萨成功试种,改变西藏多地自供水果品种长 期单一局面;观赏桃推广种植与西域特色旅游加快融 合,延长观赏期10天以上,助力美丽西藏建设。

在珠 峰脚下定西县林场建成保护地桃试验棚10余栋(图7),种植5个桃品种1990株,现己初见果,风味俱佳, 真正实现在珠峰脚下现采现摘鲜桃。

在拉萨、昌都、 林芝、日喀则等多地开展林果技术培训50余场次,直 接受益农户1000余人次。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兴旺。

西藏林果业存在自然
图5华硕苹果在西藏林芝 表现量质俱佳
图6阎振立研究员(左二)指导 西藏林芝苹果树修剪
图7首席专家王力荣(右二)研究员
指导设施桃种植
46果农之友
20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