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8.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 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瓶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2)在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某同学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没看到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
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

17.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6/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5、BADAA 6-10、ACDCD 11-15、CCCDD 二、填空题 16、(1)都需要氧气助燃 都需要点燃 (2)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吸收 SO2,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瓶底炸裂 (3)CO2 17、(1)混合物 供给呼吸 (2)蒸馏 ①②④⑥ 18、H Fe O Fe2O3 19、(1)白磷 A 燃烧产生白烟,温度计示数上升
写出 A、B、C 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写出 B、C 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19.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 中的白磷 A 与红磷 C 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A.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4.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时生成了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是 ( )
A.催化剂
B.氧化剂
C.生成物
D.反应物
5、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
A、氮气、氩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氧气 D、氢气、氮气
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
用收集好的氧气来进行 H 所示实验时,
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的过程中试管出现了破裂,则可能是因为①
、②
(写两点)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 B 装置相比较,C 装置的优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 G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氧气,检验 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氧气除去,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炭 B.硫黄 C.铁丝 D.红磷
11、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B.铝+氧气 ⎯点⎯⎯燃→ 氧化铝
C.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二、填空题
16.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 列问题:
(1)甲、乙、丙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3/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写两点即可)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若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
A.细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体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6. 图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其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1/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
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 )
A.全正确
B.全不正确
C.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
14、下面摘录了某些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描述的一部分,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木炭在空气中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C.波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化汞 ⎯加⎯⎯热→ 汞 + 氧气
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2/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13.某同学设计了 4 种制氧气的方案: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装置应稍作修改的地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此法收集氧气时,需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制备实验结束后,应该进行
7/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2)使白磷 B 隔绝氧气,使白磷 A 温度达到着火点 20、(1)D (2)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 (3)化石燃料的燃烧 (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等 三、实验探究题 21、(1)分液漏斗 水槽 (2)AF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住导气管口 气体均匀放出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倒吸使试管破裂 防止瓶底破裂 (3)没有预热就直接对固体加热 有少量水没有烘干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 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 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 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 40mL 附近。其中正确的是( )
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 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18、A、B、C 三种元素,A 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 元素的单质能在 C 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B 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2.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 于 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5/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量筒内加入 100 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 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65 毫升。 (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4)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 + 氧气 可以控制反应速度 a 带火星的木条放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22、(1)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广口瓶,发现有气泡 (2)无需打开瓶塞,避免空气逸出 (3)14%
8/8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 70℃热水的作用:

20、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 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4/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填序号)。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3)想一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从哪儿来的?

(4)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实验探究题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